粤语诗歌的重要性
"我是透过粤语诗歌认识神,决志相信祂并以此作事奉,从中得著鼓励和成长!"苏如红在讲座中道出她与粤语诗歌的经历。西伯亦提到音乐是不分语言种族的,但既然粤语是我们的母语,所以推动粤语诗歌也是很自然的事。而霍志鹏以圣经大使命(马可福音16:15)中提到的"万民",是指以当地文化和语言来传福音,并需尊重每种语言的独特性,纵使创作普通话诗歌较粤语来得容易,但我们仍要坚持以粤语诗歌赞美神。
探讨粤语和国语诗歌的创作
随著科技进步现今录制诗歌已较多年前来得容易,很多弟兄姊妹也会尝试创作诗歌,有参与者问及创作普通话与粤语诗歌的分别和窍门时,三位讲员皆认同受声韵所限,粤语诗歌的变化较普通话少,歌词表达的难度和用字技巧要求亦较高。西伯鼓励弟兄姊妹要学习以多角度看待事物,尝试以不同字眼和语法来表达歌曲意念。霍志鹏则认为不要勉强以音调迁就歌词,有时需要在文法上作出配合。而苏如红特别提醒弟兄姊妹创作诗歌时,需留意歌词中的神学内容是否正确。她分享到创作的秘诀是多为自己祷告,时刻警醒创作的动机是为了向人分享与神的经历还是其他原因?唯有靠著圣灵的感动才能创作出令人感动的诗歌。
粤语诗歌未来发展与突破
粤语诗歌在香港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未来将如何继续发展和突破?霍志鹏指出现时教会普遍存在一种"颂唱文化",流行的都是容易瑯瑯上口的主流诗歌,应多尝试选择不同种类的诗歌。西伯则挑战更多弟兄姊妹投入粤语诗歌创作的行列,并多为他们祷告求神保守他们的内心,创作出合神心意的歌曲。
现时在香港有多间音乐机构推动粤语诗歌的发展,霍志鹏与西伯皆认为机构存在的使命为要让更多人认识神,彼此间合一服侍不等于大家做著相同的事情,透过不同机构的合作更能见证神的作为,并在音乐上带来新的火花。面对现今香港基督教音乐市场不断萎缩,要运作一间音乐机构实在殊不容易,霍志鹏及西伯不约而同呼吁大家多为不同机构代祷及支持他们,让更多弟兄姊妹能继续推动粤语诗歌的发展。
霍志鹏分享"更亲近"含义 是次发布会除了专题讲座外亦是"更亲近"音乐会Live DVD的发布会,霍志鹏分享聚会意念时指出,"更亲近"不单是一个聚会或音乐产品而是一个信息,让我们在敬拜中选择与亲近神时,亦靠著神拉近与人的距离。当我们越带著期望投入事奉时,越会面对各样关系上的挑战。唯有让神鉴察自己的内心,回到神所赐永生的道路放手把困难的关系交托给神,神定会修补并重新建立我们与神和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