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二戰的陰影下,許多猶太人心中都帶著一個難解的問題:如果上帝存在,他為何允許大屠殺發生?阿維·斯奈德(Avi Snyder)便是這樣一位帶著憤怒和懷疑長大的猶太人。
阿維成長於紐約市一個保守的猶太家庭。青年時期,他因大屠殺的慘痛歷史深感憤怒,也因此滑入虛無主義的陷阱。
「我曾經對上帝非常憤怒。」阿維説。「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大屠殺,我為此憤怒不已;二是我成了一個虛無主義者——這是非常殘酷的思想,它讓我覺得人生毫無意義。無論我做什麼,內心總有個聲音説:『這沒意義,你不重要。』」
「有一天,我氣得大喊大叫,甚至揮著拳頭對著天花板,質問上帝:你為什麼這樣對我?!」
「忽然有個清晰的念頭在我心裡想起:『哦,你在生氣?那你在跟誰生氣呢?你不是説自己是一個無神論者嗎?』」
「這讓我愣住了——如果真沒有神,我又怎麼會怪罪於祂?這提醒我,如果我要指責祂,就得先承認祂存在。」
阿維開始正視自己與上帝的矛盾。
從憤怒的虛無主義者到為耶穌的跟隨者,回憶這一轉變時,阿維説由兩節經文深深的觸動了他。
「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箴言14:12)以及,「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就必尋見。我必被你們尋見」。(耶利米書29:13-14)這兩節經文挑戰他放下憤怒,開始尋求真理。
事實上,1975年的一天,阿維在街頭遇見一位身穿印有「Jews for Jesus」(猶太人歸主)T恤的年輕人,對方正在派發傳單,傳單上的內容是「猶太人不應該信耶穌,除非……」附帶了一長串希伯來聖經中關於彌賽亞的預言。阿維憤怒地接過傳單,卻沒有扔掉。
與此同時,一個基督徒家庭走進阿維的生活,他們真誠的愛心讓阿維願意認真查考聖經。
經過兩年的掙扎,阿維終於承認:如果聖經是真的,那麼耶穌就是他所宣稱的那一位彌賽亞。
1977年的一個晚上,他回到家,先隨意做了個三明治、泡了一杯茶,然後跪下禱告,把心交給耶穌。
「我本以為天花板會裂開,會有手指在牆上寫字……但什麼也沒發生。」阿維笑著回憶。
然而之後的一段時間,「一切都變了。」
這個曾經的虛無主義者發現,以前所擁有的一些看似高深的哲學,卻「連鞋帶都幫不上忙」,只讓他「每天被『人生毫無意義』折磨。」
成為耶穌的跟隨著之後,阿維內心深處的憤怒和空虛被盼望與平安取代。曾經每天都覺得生命毫無意義;但之後他發現「不是虛無,不是空洞,而是恩惠和慈愛隨著我,並且我還要永遠住在耶和華的殿中。」
阿維隨後加入「猶太人歸主」事工,他熱衷於向猶太人傳福音,尤其是在中歐和東歐。他和妻子露絲常常進入最艱難的地方開拓福音事工。
上世紀90年代,他們甚至在德國街頭公開派發傳單,這在當時讓許多德國人震驚——他們無法想像會有猶太人在德國傳講耶穌。
有同族的朋友質問他,「你怎麼能去德國?難道忘了歷史嗎?」
「我什麼都沒忘。」阿維説,「耶穌為我死,不是在我是祂的朋友的時候,而是在我還是他的仇敵的時候。但如果作為猶太人和基督徒,我對這些國家沒有負擔,那福音可能就不是真的。」
阿維·斯奈德( Avi Snyder )現在是「猶太人歸主」( Jews for Jesus )事工的歐洲大使。他著有 Jews Don’t Need Jesus—& Other Misconceptions( 中文暫譯《猶太人不需要耶穌——以及其他一些誤解》) 和 Never Ashamed—Stories of Sharing Faith with Scoffers and Skeptics .(中文暫譯《永不羞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