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教育40年 生命造就传道人
院长曹伟彤在该院网站发悼文称,梅智理博士在生命最后时刻得蒙挚爱家人梅师母、女儿Laura及儿子Nathan陪伴身旁,并指梅智理1973年由美来港,于该院服侍迄今40余载,赞扬他光辉灿烂一生映照出的信、望、爱,且将会继续激励众人,亦邀请众人继续为梅博士家人祷告。
神学院另发悼文怀念梅智理,指他一生敬虔爱主、乐观随和,以生命造就了许多传道牧者及神学教育工作者。
梅智理于美国南方浸信会神学院取得道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于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历年教授旧约、灵修学及崇拜学等科目,并投身于祷告、灵修、崇拜及旧约等课题的研写工作。研究兴趣包括旧约神学、祷告的奥秘、敬拜的提升,著作翻译成中文有《属灵健身室:浸礼门训必备手册》、《丰盛的敬拜(增订本)》、《祷告灵旅:与15位圣徒一起祷告》及《扭斗:信仰动力之所在》。
来港传教跨越文化差异
梅智理曾于浸信会神学院《牧灵专讯》(2017年11月期)"教授分享"栏讲述其事奉呼召及跨文化宣教之见。
梅智理指,出生于美国中西部富裕的农民家庭,在保守福音派浸信会传统的氛围下成长,对亚洲人与生活一无所知,从大学和神学院的教育扩阔对世界的视野,并与妻子同蒙全球化的异象,后赴香港传教,在神学院任教并在教会牧养信徒。
他继续指,在神学院20年时间教授旧约、20年教授灵修学及崇拜学等科目,并为他在牧会上提供属灵资源。
对于跨文化宣教,梅智理认为香港是连系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具传福音战略位置。
梅智理表示感恩,在来香港前20年基督教已在港奠定基础,如1950年以来浸信会宗派的工作随著神学院、大学、出版等,在香港的福音传播已蓬勃发展,而香港有著中西文化合壁的优势、独特的历史,成为西方福音东传的基础,并且连接到亚洲。
梅智理认为,中西文化虽有差异,但认定福音是全人类的共同核心需要,基督教信仰是独特的礼物给予世界,而身为传道人必需视全球人类为大家庭,聆听每一个人的痛苦,在基督里予以希望。
梅智理追思礼将分别于4月14日(主日)下午5时30分假座尖沙嘴浸信会,以及4月16日(周二)上午10时于香港浸信会神学院西澳大礼堂举行。
安息礼定于4月15日(周一)上午10时假香港殡仪馆举行,随后移柩火葬场进行火化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