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圣徒》:放多一双筷子

《市井圣徒》:放多一双筷子
主啊,倘若我是那个只做了一个小时的工人,我切切的求你让我知道。否则,我怎会懂得感谢和谦卑呢!
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作工,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约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这样行。约在酉初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说:"你们为甚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马太福音 20:1-16,节录) 今天所选读的经文可能令我们产生很大的疑问,因为这位用来比喻上帝的主人,对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似乎一窍不通。若按他所行的,生意终必关门大吉,因为:第一,他不是按工作的需要来招聘工人,反按人对工作的需要来招聘。这做法不但会减低利润,更为日后埋下"大量冗员"的危机,对公司发展肯定不利。第二,他对人事管理也不高明,以致做十小时与做一小时的工人,都是得同一的报酬。或部A只工作了一小时的工人,会感激这位主人的慷慨,但其他人必狠批他"大细超"。这对员工关系肯定是破坏多于建设。 当我为著这故事的不合情理而大伤脑筋之际,竟发现自己从来就不是第一批被主人聘用的人。这番话不是自我解围,好叫我减少对别人的投诉。坦白说,我真是属于那没有气力、也没有能力的一群。我之所以被聘用,全是上主的恩典。这不是因为我运气好,福星高照。若不是父母对我的养育、内子对我的信任、教会给我的机会、无名氏给我经济支持以完成学业、社会对我的栽培等等,我岂能有今天的工作与成就呢?事实上,比我更精于讲道的大有人在,比我更关心社会的人数之不尽,我只是"靠边站"著,就像只做了一小时的工人一样;但他们竟然对我如此的接纳和信任,让我有机会承担不同的责任。事实上,你们又何尝不是呢?此刻,我突然发现这个"葡萄园工人"的比喻不是关乎人事管理,也不牵涉企业运作,而是关于群体建立和成员间的关系,也就是人该当如何彼此看待。一方面,从有能力者的角度看待有需要者,会否认为他们的出现,抢去了我们应得的利益;还是看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皆是因著无数人培育自己的结果,以致我们应当和乐意向有需要的人分享?后者的态度就像是个好客的主人,对随时出现的访客都衷心欢迎,并放多一双筷子,邀请他吃一顿便饭。反过来说,有需要者又如何看待有能力者呢?会否认为他们拥有的必然是从剥削他人而来,还是看他们的财富是其努力应得的成果? 当富裕者厌弃贫穷者,并认为他们"连累"别人;又或当贫穷者抹黑富裕者,并认定他们是"剥削者"的同义词时,我们已陷入一种彼此猜疑的关系。对方已从"你"成为一个死物的"它"。"葡萄园工人"的比喻,正指出我们需要一颗感谢和怜悯的心;否则,其他人的出现,只会成为一种威胁或可被利用的工具而已。 默想:主啊,倘若我是那个只做了一个小时的工人,我切切的求你让我知道。否则,我怎会懂得感谢和谦卑呢!

蒙允载自:《市井圣徒(合订本)》(修订二刷),学生福音团契出版社,2006。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