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約翰福音10:11-18
講員:鄧瑞強博士(榮譽助理校牧)
日期:2012年4月29日(崇基禮拜堂)
聆聽講道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各位弟兄姊妹,主內平安。
無論是遠古的蠻荒,抑或是現代的大都巿,都有狼出現。
早幾日,有一個返幼稚園的小朋友,在放學時,險些被四個男人強行擄走。這是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這是發生在鬧巿裡的,這是發生在現代文明的社會裡的。你們說,這些人「狼不狼」?所以說,我們這個社會真是有狼的。
狼來了,怎麼辦?這要看「羊」身邊有沒有牧人,也要看這牧人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牧人。有報章說,那日,那小朋友不被擄走,是因為接送她的那位司機,冒死保護她。也有報章說,有人及時呼叫,嚇退了歹徒。想想,若沒有人守望,這小朋友的下場,便很難預計了。這隻小羊身邊,有守望羊的好牧人。我們多麼希望,當狼要吃我們的時候,有人願意冒死救我們。
當我們軟弱時,需要別人保護。當別人軟弱時,我們需要保護他們。生活,應是這樣子的。當我們軟弱時,卻沒有人願意提供保護,這是悲慘的。當別人軟弱時,我們不願意保護他們,這是無情的。有誰願意活在悲慘世界裡?有誰願意活在無情的人間?
只要世界仍有無知的、手無寸鐡的、容易被欺負的、像「羊」一樣的人,就會有狼。無論古代,無論現代,都出現狼食羊的事。所以,無論何時,都會有「狼來了」的故事。
今日,我要講三個「狼來了」的故事。那些羊都是無助的,那些狼都是「很狼」的,故事的分別,在於守望那些羊的牧羊人的素質。
第一個「狼來了」的故事,是「伊索寓言」的故事。
從前,有個牧羊的小孩,他在鄉村附近,牧放一群羊。他日日看著這群羊自由自在地吃草,不覺得滿足,反覺得無聊。無聊的人,為了搞事而搞事。他的心,不是記掛羊,而是尋找自己的快樂。於是,他大叫:「狼來了!狼來了!」村民是很齊心的,為了保護這小孩及那些羊,個個都出來,氣喘喘的跑上山。
有人為了快些跑上山救這小孩及那些羊,褲還沒有穿好,甩甩漏漏。有人為了快些跑上山救這小孩及那些羊,仆在地上,還仆崩個鼻。人齊了,發現沒有狼。那小孩子卻指著每個人的狼狽相逐一取笑。村民很不開心地下山回家。之後,久不久,那牧羊小孩便大叫:「狼來了!狼來了!」村民還是很齊心的,為了保護這小孩及那些羊,個個都出來,氣喘喘的跑上山。但還是發現沒有狼。
有一次,狼真的來了。牧羊小孩於是便大叫:「狼來了!狼來了!」儘管他今次叫得特別大聲,但村民想,這個牧羊小孩子又為了自己的快樂,搞些花樣來取樂。今次,沒有村民上山了。狼於是將羊逐隻逐隻吃掉了。
每次講這故事,大人都會說,這故事教訓我們,不要講大話。
這個牧羊小孩子固然是講了大話,但講大話應該只是他的表面問題,他還有深層次問題。他的深層次問題是他竟然覺得悶。「悶」是一個深奧的神學問題。作為一個守護羊的牧羊人,牧羊是他的天職,羊的命運在他手中,守護羊群是件多麼有意義的事,但他竟看不到這事的意義重大,竟感到悶。當一個人守護著眾多無助的人的生命,承擔著這件意義重大的事情時,竟感到悶,並看重自己的快樂感受多過羊的需要,這真是一種沉淪。他為了自己的快樂而犧牲別人,失去了別人對他的信任,最後所有羊都被犧牲掉。
他是一個牧羊人,卻只顧在牧羊的過程中尋歡作樂。他沒有珍惜自己牧羊人的角色,他沒有珍惜別人對他的信任,他沒有珍惜羊群對他的倚賴。他失去一切。
第二個「狼來了」的故事,是「麥兜」(McDull)的版本。(參《麥兜故事:豬來了》)
我在網上讀這故事,這故事的版權屬「麥兜」的創作人。
從前有隻小豬,名叫麥嘜(McMug),他是一隻牧羊豬,負責牧放村裡的羊。若有狼出現,牠便要大叫「狼來了!狼來了!」藉此召喚山下的村民來幫手。
有一天,麥嘜大叫「狼來了」。山下的村民聽到麥嘜呼叫「狼來了」,都連忙拿起武器,急忙跑上山,去幫助麥嘜趕狼。
怎知辛辛苦苦跑到上山崗,卻看不見狼,只看見麥嘜在笑。麥嘜指著這些狼狽的村民說:「你們真是大傻瓜。我那裡有叫狼來了呢,我只是自己在唱歌而已。」接著,麥嘜便大聲唱起歌來,「啦啦啦,啦啦啦」。
村民很不高興,但也不能對麥嘜怎麼樣。
日子過了不久,麥嘜又重操故技,大聲叫:「狼來了!狼來了!」
聽到呼叫,村民便又急忙的跑上山。今次,像上次一樣,又被麥嘜嘲笑一番。
「狼來了」的惡作劇次數多了,受騙上山的村民變得越來越少。村民開始不相信麥嘜了。到最後,當麥嘜叫「狼來了」的時候,再沒有人,再沒有一個村民跑上山。但是,還有一個,那就是麥嘜的朋友,是全村最肥、最大汗,跑得最吃力、最慢的麥兜(McDull),牠帶著武器,氣喘喘的跑到山上來。
麥嘜嘲笑他:「你真是全村最傻的人!」
全條村現在就只有這個全村最肥,最大汗,跑得最吃力、最慢,並且是全村最傻的麥兜,每次聽到麥嘜大叫「狼來了!狼來了!」的時候,都會很慢,很辛苦,很大汗,很蠢的跑上山來,然後被麥嘜嘲笑,然後知道被騙。
故事不斷循環。「狼來了!」跑上山,被騙。「狼來了!」再跑上山,再被騙。
最後,麥嘜望著面前這位氣喘喘的朋友,這位朋友的每根豬毛都夾著幾粒大汗珠。麥嘜問牠:「你為什麼這麼傻?你為什麼到現在還相信我?」為什麼呢?事實上,麥兜再傻,也不會相信「狼來了」這謊話了。但是,為什麼牠依舊每次都跑上山來呢?
以下是麥兜當時對麥嘜講的一番話。
「我現在已不再相信你的謊話了。開始時,當然相信;現在,不相信了。但麥嘜,我不能不跑上來啊!萬一,萬一真的狼來了,只要有一次,真的狼來了,要是村民不跑上來幫助你,要是我也不跑上來幫助你,你很可能被狼吃掉了!我受騙,當然憤怒,但這不過是白跑了一場。可是,只要有一次,只要有一次我不相信你,你可能會沒命啊!」
聽過麥兜的說話,麥嘜拉著他的手,心裡又高興,又慚愧。
麥嘜覺得,這夜的山坡很美麗!
之後,麥嘜再沒有叫狼來了,麥兜也不用跑上山。由於這樣,麥兜便缺乏運動,變得越來越肥。
為了麥兜的健康,於是麥嘜改口叫:「豬來了!豬來了!」當麥兜聽到「豬來了」的時候,便跑上山,和朋友麥嘜一起,一起摘果子,一起欣賞那美麗的山坡。
作為牧童,麥嘜是完全不稱職的。
他沒有珍惜自己牧羊人的角色,他沒有珍惜別人對他的信任,他沒有珍惜羊群對他的倚賴。看來,他將失去一切。
故事的轉捩點,是因為他有一個豬嘜朋友:麥兜。
縱使被欺騙,縱使跑到身水身汗,縱使很憤怒。但是,他愛惜朋友,他為朋友著想,他寧願自己受虧損,也要叫別人得益處。他拯救了麥嘜,也拯救了整個故事。否則,這個狼來了的故事,便會再重複第一個「狼來了」的故事了。
麥兜,是一個好朋友。他是一個牧人的好牧人。他牧養了一個牧人。
友誼的最高境界,是為朋友捨命。
主耶穌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15:13)
第三個「狼來了」的故事,是「主耶穌」的版本。
經文:約翰福音10:11-18
10:11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10:12 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
10:13 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並不顧念羊。
10:14 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
10:15 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
10:16 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裏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
10:17 我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好再取回來。
10:18 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
在村外,耶穌牧放一群羊。另有別的牧羊人,牧放另外的羊群。
有一天,狼來了。別的牧羊人,全是雇工,全跑了。
只有耶穌留下,守護他的羊。
狼來了一大群,牠們只想食羊,牠們發出低鳴,威脅著耶穌這個牧羊人,只想嚇走他。但是,這個牧羊人站著,站著,死命的守護著他的羊。
以下是一段模擬對話。
在天堂,一隻小羊與牧羊人耶穌閒話家常。
小羊:「我的牧人,你還記得那天嗎?」
牧羊人:「哪一天?」
小羊:「狼來了的那一天。」
牧羊人:「噢,你還記得那天。我記得,那一天,狼來了。」
小羊:「那天,狼來了,我們看見別的羊群的牧羊人,全走了。我們多麼擔心你也會走。」
牧羊人:「我怎會走。狼來了,我更加不會走。」
小羊:「那天,狼來了,你為什麼不走?別的牧羊人,全走了。」
牧羊人:「我為什麼不走?應該問,我為什麼要走?我不是雇工,我是你們的牧羊人。我走了,你們會變成怎樣?我不走,因為你是我的羊,我是你的牧人,我有責任照顧你們。天父將你們交給我,我怎能叫天父失望。」
小羊:「在世上,已沒有什麼責任不責任了。大難臨頭各自飛。」
牧羊人:「牧養你們是我的責任,這責任是我的天職。大難臨頭,並不是各自飛的時候;患難,更加讓人明白,生命不是為自己而活。患難,更讓人的生命緊密結連。」
小羊:「人人都是顧惜自己的,你不顧惜自己嗎?」
牧羊人:「我是牧羊人,理所當然顧惜我的羊。」
小羊:「你的心裡只有我們?」
牧羊人:「我心裡有你們。但我也顧念那些雇工牧放的羊,牠們很可憐,我多麼希望牠們能成為你們中的一分子。我多麼渴望能同時保護牠們。」
小羊:「狼來了,你不意識到危險嗎?」
牧羊人:「我意識到危險,但我更是意識到你們的危險。我不能留下你們,讓你們單獨面對危險。」
小羊:「你不怕狼吞噬你嗎?」
牧羊人:「怕,怕得汗像血點一樣滴在地上。但我更怕狼吞噬你們。」
小羊:「那天,我見到狼群咬你。當狼咬你的時候,你想著什麼?」
牧羊人:「我只想著,希望狼咬我便夠了,不要咬你們,不要傷害你們。」
小羊:「你在痛苦時,難道沒有想過逃跑嗎?」
牧羊人:「我怎能逃跑,我只知道,我和你的生命是連成一體的。我要保護你,正如我保護自己一樣。」
小羊:「那天,想不到狼真的來了。你的犧牲,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
牧羊人:「不要說無可奈何。我是自願的。若再面對同一光景,我也會作同樣的事。能有機會牧養你們,是我人生的福氣。能有機會愛你們,是我三生有幸。能為你們受一點苦,是我生命的榮耀。我像一個戰士,為天父的大愛而作戰。若有一天,我倒下了,但若這倒下像種子一樣倒在地上,則我會懷著滿足而去,因為我知道,種子落在地上,便會結出子粒來。作為一個牧羊人,最有意義的事,莫過於保護你們免受傷害。這不是什麼無可奈何的悲劇。這是我生命必然要面對的事情。作為牧羊人,我為此而生。我能對其他所有牧羊人說,我完成了牧羊人的天職,我死而無憾。而你的生命就是我的生命。我將在你的生命裡活著。我受一點苦,而你卻體會愛,這是一件好得無比的事。我留下了愛。這種愛,將會幫助你克服生命種種的憂慮,最終,會幫助你克服死亡的恐懼。畢竟,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三個「狼來了」的故事講完了。
現代社會推行「生命導師」(mentor)的做法。在不同行業,在不同學校,都有人為後輩找一個指導他的前輩。這前輩牧養著這後輩,是他的牧者。能為後輩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無私的、燃燒了自己,照亮後來者的人。
主耶穌是我們每個人生命的牧人,他為我們捨命,讓我們看見生命的大道。他呼喚我們,作為基督的門徒,在人間,成為別人的牧者。狼無處不在,但只要有生命堅定的牧者在他們身邊,他們的生命便能得到保護,也看到生命的大道。
但願:榮耀歸於聖父、聖子、聖靈。阿們。
承蒙「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校牧室」允准轉載
主日崇拜預告
日期 : 6/05/2012 (星期日)
時間 : 10:30
講員 : 林豪恩先生
題目 : 常在我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