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會 > 證道
早堂李思敬(四):等候聖靈之差遣與順服
第85屆港九培靈研經會報導
2013年08月05日10時29分 上午 Posted.
 | »李思敬博士。 | 港九培靈研經會第五日,李思敬博士繼續為大家講教會歷史中聖靈的工作。今天題目為「差遣與順服」,以三個人物:腓利、彼得和保羅作主角講使徒行傳八至九章,福音如何從猶太全地到撒馬利亞,關鍵是在人對上帝旨意的順服。
路加在使徒行傳記載教會歷史是從非常獨特架構寫,想幫助弟兄姊妹明白一件事:教會歷史不錯由人由事組織而成,但不可忘記的是聖靈在其中所作的,更不要將聖靈的作為用一個公式來規範。所以路加用教會最早的歷史作為教材,有很多事情可以記載,但要選擇其中材料,亦可有不同角度,所以都在聖靈引導而行。 路加教我們如何去看。我們讀聖經,明白聖靈的工作是為著在今天現實中同樣明白聖靈的作為。你可能說今天更混亂、更麻煩、人的罪惡更大,但沒這回事——歷史一直都是混亂的,人性從開頭到今天都是醜惡的。我們不要因為人的罪惡而忘了神的大能、忘了耶穌的愛、忘了聖靈的能力。 引言:福音在猶大全地和撒瑪利亞
所以要溫故知新,使徒行為不是為讓我們記下當時代的城巿名字。求主幫助我們,真理的聖靈開我們的心竅:讀的是初期教會的歷史,但讀的是聖靈在歷史中不變的作為——從前祂可以這樣作,今天聖靈仍然可以在教會中這樣工作。我看到的是人的軟弱、你看到的牧師不足、他看到傳道人貪愛世界,讓我們不要被這一切遮蓋我們眼光。我們還是要問一個問題:聖靈今天在香港或我們的城巿中做什麼﹖
路加用了四分之一,使徒行傳從一章到七章,福音出耶路撒冷不是出於教會的計劃或使徒的熱心。「那時,門徒增多」,耶路撒冷教會在一個最快樂的「瓶頸」中,聖靈要將信徒分散出去,福音如何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是因為逼迫。逼迫之臨到教會是因司提反殉道。為什麼他會殉道因為教會選出七個領袖,選出七個領袖因為有怨言。
看到路加的焦點嗎﹖這不是因為屬靈攻擊或撒旦工作,耶穌基督升天前告訴使徒最終的目標:「你作我的僕人, 使雅各眾支派復興, 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歸回尚為小事」——福音要傳到外邦,所以信徒必須分散,分散的人出去就傳道。使徒行傳八章4節,路加用簡潔的說話寫。「門徒四散,分散的人就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傳道。」他跟著用徒八至十二章,五章的篇幅記載福音在猶太和撒瑪利亞。使徒行傳的結構很容易分,按照使徒行傳一章8節的三個階段,第一章到第七章,到耶路撒冷,八章至十二章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十三章以後是福音從安提阿教會到羅馬,保羅四次傳道旅程。
今天我們要問,路加記載福音由在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到底他選擇什麼來記載呢﹖從八章到十二章,你會發現路加選擇了三個得救的見證、福音傳開的見證。
腓利與埃塞俄比亞太監
第一個在第八章,門徒分散到到處傳道,馬上就提到腓利到撒瑪利亞去。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要一起讀,對猶太人這是大衞王國的版圖,撒馬利亞是北國首都,猶太全地是南國地域,所以撒瑪利亞加猶太全地是南北兩國全地。猶太全地落到撒瑪利亞是因為耶路撒冷是大衞住的地方,是最高的,這是輩分的問題。所以腓利「下」撒瑪利亞城是這意思
腓利下撒瑪利亞是宣講基督。「使徒既證明主道,而且傳講,就回耶路撒冷去,一路在撒馬利亞好些村莊傳揚福音。」但26節又回到腓利身上:「有主的一個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腓利從撒瑪利亞回耶路撒冷,上帝的使者說「往南走」等同對腓利說:回去,不是回到耶路撒冷,而是「下」迦薩的路上。
去作什麼主的使者沒有講,腓利就去,看到迎面而來埃提亞伯太監的馬車,馬車裡坐著一個大官不會行得很快,速度是只要稍行慢一點可跟上。腓利下去南面,在一條曠野的路上,心中不知發生什麼事。車慢慢來了,聖靈提醒他:你過去吧。果然走過去事情就發生了,裡面讀的是以賽亞書。腓利就開口:「你所念的,你明白嗎?」大監就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腓利就上車跟他講耶穌。
這裡未講完,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腓利就說:「大監先生你信耶穌嗎﹖我為你決志吧﹖」不是,是「太監說」:「看哪,這裏有水,我受洗有甚麼妨礙呢?」要透過執事會、通過長老決定嗎﹖我有資格受洗吧,有什麼妨礙呢﹖」
太監不等腓利回答,就吩咐車停下。你看到嗎﹖不是腓利帶他信主,是聖靈已預備好他的心。腓利千里迢迢趕到,上帝已預備好這埃提阿伯太監的心。非洲埃提阿伯教會是很早期的教會,幸好腓利下去了,如果他說:主啊你叫我下去,你看看我們的日記,每天都有培靈會我要講道,我怎樣找人替我呢﹖我周日晚才過去吧,但那時太監的車已回去了。他順服了聖靈的命令。聖靈叫我們工作有祂的時間,你和我不知道,但上帝知道太監的車在這刻來到這地方,腓利亦是這刻落到耶路撒冷迦薩的路上。
可能你會問:為什麼聖靈不早清楚地說﹖你早點說我就去做了。聖靈是主,我們是僕人,明白這主僕之別。我們在聖靈面前請問是主人還是僕人﹖你認清你的身份之問那麼多幹嘛﹖聖靈跟你講話你知道的,你奉獻了,要讀神學。JOHN STOTT說:「不是你不知道,是你肯不肯。」順服聖靈,等候聖靈。教會要願恴,無論多麼忙碌多麼興旺,腓利有多少佈道會也好,聽見聖靈叫他他就順從去了,「腓利就起來去了」這是見證。與其說這是太監信主見證,不如說是腓利順服的記錄。
掃羅與亞拿尼亞
從八章讀到九章,八章其實不是講太監悔改,他早就悔改了,關鍵是腓利肯不肯去;這裡一樣,關鍵不在掃羅是否悔改,掃羅一定悔改,痛苦的是大馬色裡的一個名叫亞拿尼亞的門徒,他是耶穌的門徒,他不是使徒,不是新選的領袖,只是一個愛主的門徒。八章講到逼迫臨到,門徒分散,有人包括亞拿尼亞來到大馬色。
有一日主在異象中對他說:「亞拿尼亞。」他說:「主,我在這裏。」多麼幸福呢﹖有一天靈修,有聲音叫你的名字。主對他說:「起來!往直街去,在猶大的家裏,訪問一個大數人,名叫掃羅。他正禱告,又看見了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進來按手在他身上,叫他能看見。」
亞拿尼亞是不是立刻起身去呢﹖這是路加的鋪排,讀完八章再讀九章就明白,亞拿尼亞很多話說:上帝呀!有沒有搞錯呢﹖掃羅看不見是天大的喜事呀!他拿了大祭的文書要捉拿信這道的人,你叫我去使他看見﹖亞拿尼亞向誰說話﹖「主啊!」「主啊!不是呀!」「主啊!照我的意思,不要照你的意思!」耶穌不是這樣禱告,他說:「父啊,請你照你的意思,不要照我旳意思。」
不是說我們不可以有自己的意思,孩子未開口父母早知他要什麼了。上帝知道,上帝需要亞拿尼亞提醒祂嗎﹖對不起我搞錯了,你走到另一條路吧!不是,上帝沒搞錯,祂說:「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 我也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 最後一句與保羅的話一樣「補滿基督的患難」。
亞拿尼亞和保羅有份在上帝救贖計劃中。「你只管去。」聽到這句話嗎﹖你不去嗎﹖幸好亞拿尼亞醒目。我們不醒目呀!上帝給我們機會在教會開始有事奉,我們不單跟牧師、長執、導師理論。上帝吩咐你。「主啊,有沒有搞錯﹖這個傢伙!你有沒看清楚﹖」上帝為什麼會不清楚呢﹖是你不清楚。你可以不去,你不去就換人。
上帝揀選了你,在母腹裡就已認識了。其實亞拿尼亞是路人甲,他碰巧出現在在大馬士革,主要用他。這個人重要嗎﹖重要。你說重要嗎﹖完全不重要,他只是做他的本份,就像馬提亞被選為後補使徒一樣。上帝給你這個職份不是要你炫耀逞能。可惜我們沒有亞拿尼亞聰明,我們若不躹躬盡粹死而後已,福音就繞道而行到別人那裡。感謝主他趕快悔改,在與上帝頂咀中回轉,趕快出去。上帝要用的是這樣的亞拿尼亞。是的我們想保護教會:「這樣的人你要我去幫助他,要他能看見,你要揀選他,你看清楚呀上帝!」你很愛教會,但你不聽上帝的話語。「你只管去。」
我懷疑路加寫的不是保羅的得救,正如八章路加寫的是腓利。腓利沒說一句就去,但我們難保他心中無話。亞拿尼亞講出來收回來快。講出來收回沒面子,但面子重要還是上帝使用重要﹖坐在足球隊後備的位置上很有面子,但上帝要使用你不是照你的意思,是照祂的意思,這是第二個見證。
福音從猶太全地傳到撒馬利亞,腓利傳道埃提阿伯,亞拿尼亞的順服去了,掃羅就看見,開始為教會努力不懈,為主跑盡他的路,謹守真道。
彼得與哥尼流
如沒八、九兩章無法看明十一章。第三個見證是哥尼流信主,他是意大利的百夫長,就如「解放軍上校」,這樣你能明白猶太人為何不願到他家裡。彼得看到異象,有一塊布落在地上,布裡面都是不潔淨的物。摩西五經上帝的重要吩咐,彼得說從小就不沾這些東西,但上帝在異象中清楚對彼得說:「彼得,起來,宰了吃!」講了三次。彼得曾三次不認主,耶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這次他三次回答說:「主啊,這是不可的!」
很多人說:「主啊!」掃羅說:「主啊!你是誰﹖」拿亞尼亞說:「主啊,你不知道!」,彼得說:主啊,NO,敢向上帝說不。彼得真的像磐石一樣,堅持三次說:「主啊,這是不可的!」那塊布就上去了,樓下就有人敲門了,彼得就悔改了。雞叫就悔改了,海邊153條大魚,彼得就回轉。敲門彼得就悔改了。很普通的事情,彼得就明白神看為潔淨的人,人不可當作不乾淨的。
彼得帶了六個弟兄,他一開口聖靈就降在外邦人身上,我怎可不為他們施洗、不跟他們吃飯呢﹖六個弟兄一起作見證。彼得有回轉,教會呢﹖教會還未回轉,但彼得明白,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還要直到地極關鍵不在外邦人是否明白,關鍵在教會是否會回轉。
教會變大,救生站不再救生命了。我自己忙不過來自身難保,是很快樂的瓶頸。這個人看清楚啊,入了教會很難送出去了。很多信徒對傳道人牧師這樣看待:主啊你揀選他作你器皿﹖開玩笑。
我們要悔改,我們要回轉,神的意念非同我們的意念,神的道路高我們的道路。上帝給你在這位上不是為了攔阻福音的工作,是為了遵行祂的旨意,所以通過你的想法,對你是很冒險的事——要回轉。外邦人已預備好了,現在是我們需要回轉。
彼得到哥尼流的家,我想起一個真實的事。很多年前我在海外讀書事奉,外華人教會面對一個困難:許多信徒原來非法移民留下來的,你帶人信耶穌時他會告解認罪,說我沒居留權。教會討論:他重生得救,離開罪惡,所以應該先去自首,履行他的信仰,那就證明他真信主,那我們才可為他施洗;若他不自首就不是真信上帝。別為他洗禮就是褻瀆上帝了;但另外的弟兄姊妹就說:他去自首了,那我們就不需要洗禮了,他就回去了,那我們教會的執事都沒了,初信的信徒都走光了。這事不能解決。
明天我們還要繼續,保羅和巴拿巴起了爭論甚至分開。你說不是啊,外邦人信主是對的,猶太人是錯的。羅馬書、加拉太書因信稱義不靠行為。別忘記剛才我們讀的不是羅馬天主教會的訊息,是新約聖經的大公注釋。保羅書信很重要,但他只不過是一個使徒,新約聖經還有彼得、還有約翰、還有雅各、還有猶大、還有希伯來書,都是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語。大公主義,大公教會。我們沒時間追踪這問題,這不是路加記載的重點。
最重要的問題:上帝想怎樣
從八到十一章,路加記載這三個見證表面看來是三個很難主的人信了耶穌,但其實更難的,是腓利願意放下忙碌的事奉去到曠野跟上,他有一百個理由不去,絕對可以拖延幾天才去。腓利給我們很好的榜樣:儘管心中不大明白,但順服聖靈感動,將自己放在神的手中。
「任憑主用」,「任」你願意這樣奉獻自己嗎﹖我問你已經是教會領袖了,否則不會這樣忙碌,你會否在忙碌的領袖事奉中忙得聖靈的感動也不理會﹖我有一個朋友在我做院長前看我,他也是神學院院長,他給我分享了很多秘笈。他看著我說,你會很忙,會有很多事做,會問很多問題然後做決定,但我們很容易忘記問最重要的問題:上帝想怎樣。
腓利的信服是使徒行傳八章第一個見。他沒有因為自己重要、撒馬利亞的工作興旺,於是聖靈變成他的僕人,按著他的時間表去作事情不是,主的使者開口,腓利聽見上帝的聲音,認出上帝的吩咐,就起身去了。亞拿尼亞呢﹖他愛教會,要保教會,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有個弟兄說做事就是要保護教會,免很教會犯法。不是的,你做執事是為了福音,服侍上帝為了福音,再說教會不用你的保護。
求主幫助我們,上帝給你機會,上場踢一分鐘也好,是曼聯球隊啊,你踢不踢呢﹖你跟教練理論。你對上帝說你不去嗎﹖坐下。求主幫助我們,看清楚,不要攔阻福音的工作,不要攔阻上帝作為。帝可以給你們作,也可以不給你們作。我是對教會領袖說,已奉獻給上帝的人,你一定是副主席主席了,請你小心,亞拿尼亞和腓利的見證是路加刻意寫在使徒行傳提醒教會,福音廣傳其實不是靠我們,是上帝給我們機會,讓你參與。你去不去﹖你只管去,不要問那麼多。去柬埔寨遇到地雷怎麼辦﹖去韓國……很多問的。宣教是不問那麼多,宣教士就去了,他不會問有多少人信耶穌。
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怎樣﹖死了,不問的,因為問的話仍是一粒,那就沒事了,仍是一粒,刻上「詩篇23篇」放在博物館裡,射燈射著,加上恒溫,然後大家嚷嚷:這是華人教會的活寶貝啊!但一個人都沒有因這粒子信耶穌,因為他沒有死。求主幫助們,聖靈降臨不是為我們復興,教會復興是小事,福音傳出去是大事。福音信仰的教會頭一件事不是聖經權威,是福音傳出去,是聖靈的工作。
感謝主留給很小的「分」給我參與。「啊,我那天請那個人食飯,後來他作了宣教士呀!感謝主呀!」他真的靠你一餐飯嗎﹖就算他在見證上把你的名字寫上去,你也應該心知肚明。你去問亞拿尼亞,去問腓利,你再問彼得,功成身退,不用聖經為他寫。為你他禱告不需要寫下來,上帝給你機會服侍,你就將生命擺在福音的祭壇上。上帝讓你做領袖你就不要阻攔上帝的工作,讓你在他神的心中成為合乎他使工具好不好﹖
禱告
多謝天父恩典,你揀選我們,讓我們在教會中事奉你,我們甚至担起領袖職份,多年來我們忠心愛主,求你幫助我們仍然敏銳主的聲音,你的吩咐臨到時,雖然我們忙碌,雖然我們有保留,我們不明白,或我們從來不去做。主啊求你幫助我們,特別憐憫我們這班領袖,我們在你的手裡,成為由始至終都仍然任憑主用的器皿。求你鑑察我們每個人的心,幫助我們每人回轉悔改,在你的福音中我們願意成為流通的管子,不是攔阻你的工作,求主憐憫、求主幫助,讓教會在聖靈引導下,一旦復興更將福音廣傳,求你聽我的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門。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