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饑饉三十」籌得的款項,宣明會將用作在孟加拉、尼泊爾、肯尼亞、烏干達及塞拉利昂等地區推行糧食救援及發展工作,營救飢餓兒童及他們的家庭。
此外,海地近日受到地震重創,有見需要龐大,宣明會亦會將本年度「饑饉三十」籌得的部分款項用作支援海地的救援及重建工作。截至2010年1月20日,香港世界宣明會為海地災民籌得港幣960萬元。
今年「饑饉三十」將於4月17至18日假香港仔運動場舉行,期望結集5,000名「饑饉英雄」的力量,營救全球十億飽受飢餓的人。
趙煥明:每五秒就有一名孩子餓死
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趙煥明於今日啟動禮記者會上表示:「現時,每五秒就有一名孩子,默默被飢餓奪去寶貴生命。面對天災頻仍、糧價飆升,去年今日飢餓的人口還不足十億,但今年已超過十億!我們怎能坐視不理呢?」因此今年「饑饉三十」便以「同心回應無聲飢餓」為主題,希望能引起市民關注及回應飢餓兒童的需要,並踴躍參加「饑饉三十」,籌款幫助飢餓兒童以及海地災民。
各階層變身「饑饉英雄」
啟動禮上,宣明會首次邀請到默劇團體帶領一名6 歲的小女孩演繹無數飢餓兒童未為人注意的信息。此外七名來自不同階層及背景的「饑饉英雄」──包括失明作家、警隊隊長、熱心家庭、白領人士及中學生──率先變身「饑饉英雄」,以表達他們支持「饑饉三十」及關注飢餓兒童的決心。同時,他們亦分享參與「饑饉三十」的原因及助人的信念,希望更多人加入「饑饉英雄」的行列。
失明女作家汪:珍惜生命 為孩子送上祝福
曾獲選十大傑出青年的失明女作家汪明欣今年是首次參加「饑饉三十」。明欣一直以來盼望人人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她在童年時已希望身體力行到貧困國家為小朋友服務,可惜她八個月大時患上德國麻疹而令視覺神經受損,經過多次角膜移植手術,到八歲時被醫生評定為完全失明,因此未能一展抱負。
明欣希望藉着今次的參與,不僅幫助飢餓的小朋友,更向大家證明只要擁有一個願意回應的心,任何人都可以變身「饑饉英雄」,為孩子送上祝福。
衝鋒隊警長:機不可失
從事警務人員16年的衝鋒隊警長陳怡,認為把握機會是英雄爭勝的重要關鍵,因為機會一旦錯過了,就未必再有,而後果亦可以很嚴重。
「這與伸手救助挨飢抵餓的貧窮人的道理一樣,機不可失。」陳怡肯定地說。她曾於2007年參與「饑饉三十」,並於2005及06年擔任警察義工。此外,她又認為堅定的信心和正面積極的態度亦是英雄必備的特質。
熱心家庭:體驗貧困 多點關心 至於冼縣p朋友的熱心家庭,一家三口已是連續第四年參加「饑饉三十」。冼縣p朋友首次參加「饑饉三十」時僅得五歲,父母有感身在香港的孩子擁有充裕物質,希望透過「饑饉三十」讓孩子自小體驗貧困人的需要,讓他多點關心世界。冼縣p朋友亦不負父母所望,從挨餓及不同的工作坊中明白飢餓的人每天面對的苦況,所以他亦願意珍惜食物、學習與別人分享。
白領階層:站起來 回應無聲的飢餓
看似平凡的白領階層李尚謙是一名文員,但他已連續七年參與「饑饉三十」。在營內,他不單找到一班互相扶持、「稱兄道弟」的「饑饉英雄」,最難得是他認識了飢餓問題,令他更樂意為飢餓的人作出改變,並誓要感染更多身邊的朋友。於是,他兩年前自發組成「饑饉大本營」,協助推動饑饉活動,並走到街頭派發單張,鼓勵香港市民珍惜食物。李尚謙鼓勵更多香港人站起來,變身成為「饑饉英雄」,結集更多群雄力量回應無聲的飢餓。
學生:人生觀改變 以行動宣揚饑饉
就讀中六的陳立群同學自小已希望參加「饑饉三十」,結果憑着年青人的衝勁,在中二那年一嘗所願,而「饑饉三十」也改變了他的人生觀。他不僅鼓勵朋輩參與,更視參加「饑饉三十」為對自己的承諾,希望以具體行動宣揚饑饉精神。
「饑饉之星」謝安琪和朱薰將赴孟加拉
此外,大會亦委任謝安琪、叱咤903 DJ朱薰為今屆「饑饉之星」,他們首項饑饉任務是遠赴孟加拉探訪貧困兒童,並坐言起行參加「饑饉三十」,也呼籲香港市民一同成為「饑饉英雄」,籌款幫助飢餓孩子及海地災民渡過難關。我們亦邀請到去年「饑饉之星」張敬軒先生出席啟動禮支持「饑饉三十」活動。
報名日期
今年「饑饉三十」每位參加者最低籌款額為港幣1,000元。市民可登入「饑饉三十」網頁30.worldvision.org.hk即時網上報名或致電饑饉熱線2394 2394索取參加表格。截止報名日期為3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