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届典礼共邀请了72嘉宾参与颁奖仪式,当中包括张振华(主席)、沈志超、许朝英、梁美英、慕容爱明及杨子颖六位活动的筹委会会员。会上亦广邀各个界别出席是次教内盛事,如宗派领袖、社会同业、写作人等一同见证,共享喜悦。此外,本届参赛作品及所设奖项也是历来之冠,高达145个作品及25个奖项,创下纪录。
会上颁发了多个奖项,如为表扬前台湾浸信会神学院教务长唐佑之牧师与已故的杨牧谷牧师的默默笔耕,特意颁发"金笔奖",而向出版精英的表示敬意的"出版人奖"则颁发予天道书楼、环球圣经公会创立人容保罗牧师。当中,曾任《文汇报》副总编辑的资深传媒人程翔,则凭《千日无悔》以大热的姿态囊括"最佳作品奖(非学术类)"以及"最佳作者奖(非学术类)"两项奖项,并从金书奖顾问蔡元云医生手下接过奖项。
《千日无悔》一书,去年刚推出,随即热卖,更荣膺第六届香港书奖十大优秀中文好书大奖。此书主要记载了当年程翔被判间谍罪,无奈服刑的心路历程,追溯他被捕由因以及探讨囚禁对人性的扭曲等等,书中亦披露他在狱中受激励的书籍以及分享归信基督的经过,深深震撼社、教两会"书坛"。
大会除颁发上述四奖外,亦为两项"学术类奖项"寻得物主。当中包括"最佳作品奖(学术类)"得主为《歌罗西书‧腓利门书注释(卷上)》及《歌罗西书‧腓利门书注释(卷下)》的作者冯荫坤博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教授兼文学院副院长赖品超则以《大乘基督教神学》的宏大远见和创新获得《"最佳作者奖(学术类)",实至荣归。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游斌在与赖品超的一次访谈中,就对《大乘基督教神学》有著这一番见解:"一般来说,做神学的两条路,一条是返本,一条是创新。而大乘基督教神学就是要将大乘思想与基督教结合起来,称它为一个『思想实验』,可谓是以创新为主。"赖品超在访谈中则谓自己所提出的大乘基督教神学是为一种宽容的、多元的态度。 为求紧贴时代所需,与时并进,继上届增设"金笔奖"及"出版人奖"外,"第六届金书奖"再度增设四个奖项。分别为大势所趋、以网路为载体的"电子书出版"和"社会公共空间"作品奖、赞扬及荣耀已故的余也鲁教授及鲍会园牧师无私奉献的"终身成就奖",以及"教会纪念特刊"作品奖。
第六届金书奖得奖名单如下::
「儿童事工」:《我的天粮4》(作者:许一琴、张咏舒、陈淑贤、陈玉娥、张惠明;浸信会出版社) 「青少年事工」:《嘴巴失控了──青少年导师求生手记》(作者:伍咏光、杨安琪;突破出版社) 「宣教事工」:《起步!印佣事工──教会及各行业总动员》(作者:翟浩泉;迎欣出版社) 「教会纪念特刊」:《圣公会诸圣座堂120周年纪念特刊》(作者:贺曾庆、温慧仪、彭惠芬;圣公会诸圣座堂) 「教会事工I(教材及课程)」:《冲破障碍──自闭症及学障儿童训练课程》(作者:黄严丽慈;德慧文化图书有限公司及努力试课程训练中心) 「教会事工II(非教材及课程):《相爱又相争》(作者:许志超、萧寿华;福音证主协会) 「电子书出版」:《汉语圣经APP for Android》(编辑:汉语圣经协会电子出版部;汉语圣经协会) 「社会公共空间」:《平等‧分享‧行动》(作者:Benson & Friends;突破出版社) 「最佳新晋作者奖」(学术):《市场圣约》(作者:李适清;基道出版社) 「最佳新晋作者奖」(非学术):《非常意外》(作者:麦耀安;宣道出版社) 「最佳装帧设计奖」(学术):《灵性的光辉》(作者:作者:蔡贵恒牧师 设计:Meisy Tang;灵根自植国际网络) 「最佳装帧设计」(非学术):《那些年,我走过的路》(设计:奇文云海‧设计顾问;基道出版社) 「最佳翻译」(学术):《基督教崇拜导论》(翻译:礼亦师;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最佳翻译」(非学术):奖项悬空。入围作品包括《创意祷告体验》、《我寻,故我信》、《信仰你答我问》。 「最佳编辑」(系列):Value InPress《公民教育,香港再造!》、《用消费改变世界》及《㓥房围城》(系列编辑:吴国雄;基道出版社) 「最佳编辑」(非系列):《王明道的最后自白》(编辑:邢福增﹝编著﹞、梁冠霆﹝责任编辑﹞) 「最佳作者」(学术):《大乘基督教神学》(作者:赖品超;道得书社) 「最佳作者」(非学术):《千日无悔》(作者:程翔;宣道出版社) 「最佳作品」(学术):《歌罗西书‧腓利门书注释(卷上)、《歌罗西书‧腓利门书注释(卷下)(作者:冯荫坤;明道社) 「最佳作品」(非学术):《千日无悔》(作者:程翔;宣道出版社) 「金笔奖」:杨牧谷牧师(已故)、唐佑之牧师 「终身成就奖」:余也鲁教授(已故)、鲍会园牧师(已故) 「出版人奖」:容保罗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