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不再是"通行证"宣教士须与时并进

提到宣教士,泰半人多会想起越洋过海、乡村与蛮荒等情景,甚少人会将宣教士与"时代感"、"高科技"等名词连在一起。然而近日有差会领袖提出,若宣教士不与时并进,与向著廿二世纪全速进发的世界和社会同步前进,不单无法适应世界,亦难与社会接轨,有效进行宣教工作。 随著世界各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宣教模式也起了不少变化,由传统派遣宣教士,到今天带职宣教、双职宣教、营商宣教等新模式应运而生。宣教士本身亦不例外。环球宣爱协会总干事梁伟材牧师近日提醒宣教士必须自我增值,与时并进。 他表示爱心和宣教热情己不再是宣教"通行证",有了爱心,还要加上达到一定水平的职业,才能事奉不断进步的世界。除此以外,他又提出宣教士要不断更新事工模式,追求更新和改变。他表示举例来说,过往翻译一本圣经动辄要经过5、60年才能完成,但如今由于技术和新科技的发展,20年便可完成。若不思进取,仍沿用旧有模式工作,表面是忠心服侍,实质浪费不少时间和事奉经费。 他又提醒国际宣教同工要胸怀普世,服侍本土(Think Globally Serve Locally),避免只埋首自己事奉中。一方面保对世界大趋势的了解,带领人们走在时代尖端;另方面亦应平衡地认识该国时事、历史变迁、文化风俗等,否则很容易遭淘汰。要做到这点,他建议宣教士平衡地阅读,多接触工场时事新闻,并透过互联网进行神学课程等进修。 他表示,"国际同工有先知的角色,先知是明白神心意的仆人……国际同工不只是埋首于当前的事务,更要放眼未来,不断更新,竭力为服侍的一代和后世留下美好的属灵遗产。"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