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人不离"安乐窝" 宣教士老化危机难解

年青人不离「安乐窝」 宣教士老化危机难解
刘卓聪认为现今青年人并非缺乏接受差传教育的机会,而是欠缺渴慕为主摆上的心,不愿走出"安乐窝"。(图:基督日报)
近日再有华人差传机构关注宣教士老化危机。在未有很多青年人投入宣教,加上未来十年间年长宣教士退役的情况下,差传运动青黄不接的情况将更加明显。

世界福音动员会(香港)最近一期刊物再次以培育青年一代为题探讨宣教的生态危机。

据香港差传事工联会两年前进行的现职宣教士调查,香港宣教士平均年龄是47岁。41至50岁的宣教士为多,占总体的6成,其次51至55岁年龄群占近19%,56岁以上的占约7%。值得关注的是,年龄少于35岁的宣教士竟不到百分之4,可以预见10年后,60岁或以上的宣教士将退役或准备退役时,香港将流失的宣教士将达四分之一之多。

澳洲亦有类似研究,估计未来12年内澳洲将有一半教牧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情况严峻。

有差传学者呼吁家庭、差会及教会都要出力,兴起更多青年人投身宣教,把青年人推到宣教前线去,才能根治宣教士老化的问题。几乎所有华人差传领袖都在大声疾呼青年人投身宣教。过去年间差传机构著力育和推动下,青年人的投身率仍未见突破。香港世界福音动员会总干事刘卓聪认为现今青年人并非缺乏接受差传教育的机会,而是欠缺渴慕为主摆上的心,不愿走出"安乐窝"。

近年华人的差传机构意识到宣教士老化与他们"差传生涯时间表"有莫大关系。过往传统培训宣教士的模式往往把有心投入宣教的青年人"拖"至中年才能进入宣教工场。有学者推论,宣教士一般要有数年社会工作经验,才能进神学院;在数年神学院训练后,还得有数年全时间牧会经验,加上申请差会、筹募宣教经费、接受差传装备训练等过程后,到合符"资格"进入工场时已是34、5岁左右。到适应工场环境及学习语言文化后,真正投入宣教工作时可能已年届37岁。差传学者渐渐认为不能再处处保护年轻人,而著眼培养大学生成为差传生力军。让他们先有亲身宣教体验,再在不同阶段接受适切的装备。

今年10月月荣归天家的华人差传先锋郑果牧师就甚关心华人第二代的宣教,认为华人信徒除自身竭力参与宣教外,还要专心带领孩子认识宣教,并鼓励他们接受神的呼召。

差联总干事洪雪良就青年宣教的问题曾建议教会从多方努力,包括向他们进行差传教育、让他们多接触及认识宣教的人事机构,加强对文化及世界的认识,设青少年宣教教育基金等。

相关新闻 华人宣教人力呈老龄化危机 挑战青年人回应 "恩临万邦"运动继续推动青年投入宣教 差会青黄不接闹"宣教士荒"﹖ 宣教士流失问题存隐忧 我们的世世代代 “就是现在─青年‧献身‧宣教”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