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會議上周日結束 信仰團體紛紛關注公平與貧窮議題

梵蒂岡表示世貿應成爲促進全人類全面發展、少貧困的工具

世貿會議上周日結束 信仰團體紛紛關注公平與貧窮議題
曾俊華與世貿總幹事拉米握手慶祝通過《香港宣言》。(圖:明報)
香港第6屆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於上周日(12月18日)正式結束,149個成員國在合作與談判下最終通過《香港宣言》。該宣言在農産品問題上取得最大成果,規定於2013年前全面取消所有農業出口補貼,而在另一具爭議的發達國家棉花出口補貼問題上,各國亦同意於2006年全面取消補貼。世貿總幹事拉米對此表示香港會議令多哈回合向前邁進。但同時亦有很多難題留待明年世貿的日內瓦會議上進行磋商。

Christian Aid認爲《宣言》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會議剛剛結束,與英國聖公會和英國基督教協進會關係密切的Christian Aid即表示,《宣言》取消補貼的定是一個進步,但其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因爲事實上貧國人民得到削的補貼很微小——不足歐盟和其他國家給予自身農民的5%。

Christian Aid同時表示,雖然此次會議沒有像西雅圖與坎昆會議那樣失敗,但是其對貧困人民的影響可以說很少。因爲非常多的豁免權不可能促進貧國向富國的進口,而且把所有的難題留到明年日內瓦磋商,屆時貧國會更難爭取權利。

Christian Aid亦曾在14日就當時會議正在磋商的「改良市場准入」文件(Improved Market Access)進行否定。文件的關鍵規定是發達國家可任意免向不發達國家徵收的關稅及配額。雖然這一文件的動因是少全球貧困,但Christian Aid認爲,由於許多貧困國家根本不被允許施行零關稅與零配額,所以規定施行也只不過每年最多給相關不發達國家每人增加4美元,這對全球貧困而言只是「隔靴搔癢」。

信仰團體及非政府組織關注世貿中公平與貧窮問題

本屆世貿會議期間,世界不少信仰團體及非政府組織均對其涉及到的公平與貧窮問題表示關注,且紛紛組團出席會議。南非英國聖公會的大主教Njongonkulu Ndungane在會議開幕之前表示說若對目前貿易制度改革失敗,將會令發展中國家更加貧困。他同時認爲,世界貿易在促進貧窮國家發展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他舉例說,如果非洲的出口貿易中增長1%,將會産生7億美元的收入,這是非洲整個大陸所收到援助的五倍之多。在會議開始時,基督教團體亦調富國應消除諸如農業出口補貼等貿易壁壘,同時應給予最不發達國家更多支援以幫助他們成爲更有能力的貿易夥伴。

梵蒂岡教廷表示世貿應成爲促進全人類全面發展的工具

梵蒂岡教廷此次派出由Silvano M. Tomasi主教率領的5人代表團以觀察員的身份出席會議。代表團在16日的會議上發表名爲《第六屆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之際的反思》的文件,指出「自由市場貿易不能只局限於其本身,應將其視爲實現每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少貧困的工具」。

該文件指出,處在包括貿易關係在內的各種社會、經濟關係中心位置的是有尊嚴的人,人的權利是不能被奪的。文件肯定了此次會議的地位,表示它「為謀求整個人類大家庭的共同利益創造了一個機會。」之後明確表示「公?憫Q益」是指「屬於所有人」的、每一個人的利益,因此公?憫Q益不可分割的,只有所有人的利益在一起才能實現,而增和有效地維護公?憫Q益是對未來有利的。

文件表示國際貿易規則應有助於促進最大程度上的人類發展、改善窮人的生活條件。教廷希望世貿組織能確保所有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有平等參與機會,並爲達成貿易協議、捍衛他們的權益作出努力。同時,文件談到多哈回合中提出的「所有人的發展」應是談判的主線,會議亦需充分考慮各國不同的經濟和社會形勢,認識到「食品、醫療衛生、教育、工作、保護環境和其他問題的首要性」。

文件亦表示「關注貧困國家的發展」是會議中心問題所在。但並不應利用這一問題聲討自己權利,而應團結互助,從而相互受益。文件指出農業領域是「發展中國家的關鍵領域」,在這一領域中提供援助「可以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口脫離貧困」。文件譴責了利用設置關稅的手段來限制發展中國家的做法,但同時承認實現自由市場貿易有其困難之處,如會令發達國家失去農産品價格的競爭力。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