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和合本修订版》 (下简称"和修") 终于出版了。虽然顺来迟不无遗憾,但亡羊补牢仍算为时未晚,对 期待已久的华人教会仍有一定的贡献,是件可喜可贺的事。
"和合本译本必须修订"或许"重新翻译中文圣经"的呼声,其实早已响彻云霄。开始时,敢于承担,勇于启步者一直仍是寥寥可数。但最近十年,一下子从事译经圣工的人士 和机构,虽未达到雨后春笋,却也陆续相继成立。这种成熟的醒觉,实在是中国教会真正自立的表现,也是华人教会莫大福份。
突然间出版了那么多本"修订""重译""新译"的版本,使华人教会眼花撩乱难以区别。有何不同、成效怎么样都是大家非常关切的,尤以最新的"和修"为甚。主若许可将对 各译本,提出一点我的看法。
至于"和修 ",总的来说还算不错,当然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试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分别指出"和修" 修得不错,疏漏未修,仍可改进和颇富争议的地方。以下分点评述。
一、 "和修"修得不错的地方 "和修"的前言说: "在长达二十年的修定过程中……同工们对于每一个句子,词汇、字眼都严谨地对照原文,也参各种译本,仔细推敲反复琢磨力求完善。 "从以下举出的 例子,足见"和修"的努力和细心。同时"和修"肯谦虚地参考采用别人努力的成果,是修得不错的另一个原因。据说《圣经新译本》有幸被列为参考译本,甚觉荣幸,顺便将《 新译本》的译文并列,辅助说明。
A. 把原文没有的字眼和意思一一删除,以免画蛇添足,增添原文没有的意思 (为省篇幅,只将改动的字眼列出,或加底线以兹区别):

B. 把原文有而漏译的字眼一一补上, 使意义更准确,更容易明了:

C. 把人地名作了适当的修正 (包括一些容易混淆性别、用字不雅的人名、地名则用 现代通用的)

D.修订后更贴近原意-旧译有不少译文,翻译得含糊或意译、或不够精准。经修订后, 更贴近原意,使读者可以更准确地明白。

二、有待商榷的地方
A. 在一般翻译作品上,对前后一致,原则统一,都十分讲究,翻译圣经就应该更加 严格了。当然,这也是最难作到的。
圣经中常常提到一些比较性的词句,也常常出现对立的字眼,两者混淆会构成译 文远离原意。"和修"在这方面似乎有些疏忽,再版时深信都会改正。试用以下三组 例子说明:
第一组例子:

上帝没有要求人服从了上帝,就不要服从人,两者并非对立,是可以相容的。服 从的程度必须有所不同,这是全本圣经一贯教义。旧译和合本在这一节上显然是误译 了。"和修"能将之纠正,值得鼓掌。另外两节类似情况的译文却被忽略了,未加修 改,实在美中不足。

另一组例子:在使徒行传6:3、6:5 和11:24出现的"满有圣灵"跟同书的2:4; 4:8,31;7:35 等八处经文的"被圣灵充满"的原文是有所不同的。至于"满有圣 灵"跟"被圣灵充满"在意义上是否等同,不在本文讨论范围,这里要指出的是"和 修"把6:5和11:24修改了,却忽略了同样情况的6:3,如下:

最后一组例子:"和修"把提后2:22旧译的"信德"修正为"信实 ",却疏忽了 同样错误的 路18:8、罗1:8和弗6:16如下:

把信心视为德性或功德恐怕是出自天主教的神学观念。天主教的思高译本,上述 四处经文全数译作"信德 "。译经不只要逐字逐句对照原文,务求忠于原意,还要仔 细推敲、反复琢磨译文,力求纯正信仰。
B. "和修" 似乎拟将所有耳熟能详的经文予以保留,不作仍何修改。"和修"的前 言说 :"只在有需要修改时才作出修改"。根据这个原则来看,以下几节经文,似乎 前后互相矛盾,有欠统一: "和修" 将约3:16的 "独生子 "(在它之前的现代中文译本则译作"独子 ")改 为"独一的儿子 ", (另外1:14;3:19和约壹4:9也一律作了同样的修改)

"独一"是否比"独生"更能表达原文"唯一又独特"的涵意,修改得是否正确暂 且不谈,这里要指出的是,既然约3:16如此重要的金句都能改,以下明显不忠于原意 的译文,是否也应重新考量?

像以上的例子,仍有不少。限于篇幅,未能尽录,深感遗憾!总的来说,翻译圣经(尤其是中文圣经)是圣工中最艰巨的一项。而"和修"能有上述许多优点,一般来说,应 该算是不错了! 但,相对那些惨淡经营的华人译经机构而言;联合圣公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外国基督教组织,历史悠久,人才鼎盛,财务无忧而且不只垄断市场超过半世纪,还占了 较迟出版的优势。依照这个高水平来评论,"和修"的成果,相较而言,只属一般,强差人意。至于那些仍有改善空间余地,若能再用点心思,今后的误差可能会降至近零。发稿 时欣闻"和修"旧约部份诗、箴和阿摩司书相继出版。深信会有较新约修订部分更好的成绩。译经乃中国教会的大事,我谨以挚诚提出公正评论,希望"和修"可以精益求精,满 足众信徒最高期待,阿们。
(作者为环球圣经公会创办人容保罗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