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讓四位視障人士發揮生命的光輝
四位成員——李繼吾、許秀柱、曾國雄與團長林德昌的經歷可以說是巴底買的現世版。他們的童年都曾遭遇不幸:李繼吾由於視神經萎縮造成嚴重弱視;許秀柱6歲那年因爲腦膜炎引起的發燒損壞了視神經,導致右眼完全失明,左眼嚴重弱視;曾國雄因麻疹引起的發燒導致兩眼全盲;林德昌12歲時由於發燒導致視神經受損,加之手術失敗使雙眼全盲。
悲慘的人生際遇使他們的心變得絕望與無助。比如團長林德昌雖然之後學習了盲文、按摩等多種生存技能,並且從事月薪1500美金的按摩工作,但是他仍感到了無生趣,每天過著喝酒、賭博的墮落生活來麻痺自己。就在這樣的狀態中,他們先後認識了信仰並來到伊甸的大家庭中,心靈的傷痛逐漸被醫治,並且重新被喜樂所充滿,積極改變環境的種種障礙,幫助更多軟弱的人。喜樂合唱團的創立與發展就是他們克服環境的明證。
20年前,台灣對盲人的定位就是只能從事按摩與算命,同時因爲先天性的障礙,只能局限於固定的空間。但是抱著能爲盲人開創新的職種與新的人生的願望,四位成員甘心放棄當時月薪1500美金的按摩工作,成立了台灣第一個專職視障樂團——喜樂合唱團。多年來,他們憑藉專業的演唱技巧與活潑生動的歌聲,使音樂成爲團員們賴以維生的工作之一。同時,他們還先後出版了《愛的傳遞》、《喜樂之歌》等9張CD,銷售上受到許多地區愛樂者的肯定。在空間上他們克服空間上的障礙,已經走過世界四大洲,在全球各地傳揚福音與他們的歌聲。
並且他們積極的展開針對視障人士的事工,教導他們多種音樂、盲人電腦等多種才能,帶動了很多盲人開始從事音樂等多種職業,排除了一般人認爲視障者只能以按摩業爲生的刻板印象。台灣公益資訊中心將喜樂的奇蹟評價爲「視障生涯的一大突破」,高度讚揚了他們爲視障人士所作的貢獻。
兩年前他們響應在前往越南、柬埔寨等資源貧乏的國家進行巡迴演出時,了解到當地視障者無法自立,仿佛回到30年前台灣的處境。於是喜樂合唱團在20周年之際發動以『愛的傳遞 萬丈光芒』專案,計劃每年募集5千枝手杖,期望在下一個20年裏能募集到10萬枝手杖,使越南、柬埔寨、泰國、中國大陸衆多視障者用盲杖走出家門。
李繼吾說:「信主之後,我的人生被裝備了,我找到了人生意義與價值。本來自身就不足,但是現在却去幫助別人,主讓我們這群看不見的人發揮他生命的光輝。」團長林德昌對此說:「我們不希望周圍的人總是用同情,施捨與憐憫的眼光看我們,我們希望改變,盲人也能够主動的幫助別人,關懷別人,通過我們的力量可以幫更多比我們還軟弱的人。」
授視障人士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喜樂」多年來服侍於視障人士,特別是那些由於意外事故導致中途失明的人士。四位成員在談到如何幫助視障人士時,也有非常獨到的見解。
許秀柱分享說:同爲視障人士的經歷,使他們可以更能理解並且走進視障朋友的心。他舉例說:很多視障朋友希望得到電話上的輔導,當時有一個弟兄非常自暴自棄,用烟和酒麻醉自己,主管的幹事沒有辦法進入他的心裏,於是就只能把這個弟兄交給「喜樂」。我非常能够體會他的心情,因爲我曾經也是這樣滿懷抱怨,沒有辦法接納自己。他的痛就是我的痛,我不知道能幫助他什麽,只是請他到我的家,他來了之後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抱住他,跟他一起流淚,用聖經的話語跟他分享,用上帝的愛來幫助他,讓耶穌的生命真正進入他的裡面。
團長林德昌則更進一步地說到:「雅各書說:信心沒有行爲是死的。到底如何才能切實地幫助視障人士,不是簡單的辦一些慈善活動、旅遊散心,不是授之以『魚』,而是要授之以『漁』。」他以自己在伊甸被幫助的經歷說:「我們爲什麽那麽感謝伊甸,因爲它不是幫我們申請福利,辦旅遊觀光,最大的是知道我們的興趣所在,並且落實到職場上發揮,透過音樂成爲我們的事業,不僅幫助了自己,也幫助了許多視障朋友。」
相關新聞: 台灣「喜樂合唱團」專訪:他們如何展開傷健事工 (2005.11.07) 現世版本巴底買——心口呼喊讚美神 (2005-10-20) 台灣「愛的傳遞」喜樂合唱團感恩二十載(200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