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瑞强博士:全是恩典 編輯室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上午10:26 讲题:全是恩典 讲员:邓瑞强博士 时间:2012年3月18日 聆听讲道: 各位弟兄姊妹,主内平安。 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死了,上到天堂。在门口,圣彼得守著大门。那人想进去,圣彼得说:"要进天堂,要集齐一百个印花。"那人说:"如何可得到印花?"圣彼得说:"那要看你在世上做了什么?"那人说:"我一生都很努力返教会。"圣彼得说:"这个值一个印花。"那人说:"我一生都努力捐钱助人。"圣彼得说:"这个值一个印花。"那人讲了大半天,都只得很少印花。最后,又沮丧,又失望,他说:"看来,要进天堂,只能靠神的恩典了。"圣彼得说:"你为何不早点说。这个值一百个印花。进来吧。" 我们迟早都要到天堂报到,进天堂,全靠恩典。我怕你们有一天会说:"你为何不早点说。"故此,我要趁机早一点说。今日的讲道题目是:全是恩典。 我的讲道经文,是今日经课的书信部分:以弗所书2: 1-10 2:1 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他叫你们活过来。 2:2 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 2:3 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著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 2:4 然而,神既有丰富的怜悯,因他爱我们的大爱, 2:5 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你们得救是本乎恩。 2:6 他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 2:7 要将他极丰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显明给后来的世代看。 2:8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 2:9 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2:10 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我将这经文分为三个段落。 (1)2: 1-3:我们过去的光景 我们过去是如何的?我们的生命未被神的恩典改变前,是如何的? 第1节,一开首便说,我们过去是"死在过犯罪恶之中"。我们的心态是错的,我们的行为也是错的。第2节说,那时,我们的行事为人,是"随从今世的风俗"。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潮流。我们这个时代,或许消费主义是一个大的潮流。教育,是一种消费,讲求付出和回报。爱情,是一种消费,同样讲求付出和回报。信仰,又是另一场消费,又是另一项要计算的项目。"神"成为"被消费"的对象,他的存在,是叫人"过瘾"。我们已很难听到神的呼唤,因为我们只听到自己的呼唤。在消费计算里,我们也很难明白恩典是什么了。 第2节继续说,那时,我们"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这里将人的罪恶状态放在一更广濶的层面去了解。在天上,也进行善恶之战。天上也有邪恶的力量。邪恶来自我们个人控制不了的领域。悖逆的人,反抗神的人,就是愿意与这种力量配合的人。 这些人的表现,如第3节所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著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只有自己,不顾他人。只有当下,没有将来。 早几天看电视,有一节目讨论"塑胶"。大部分的塑胶是不会分解的,被造出来后,差不多会永远存在。人类应该用塑胶这材料去造一些耐用的器具,但人类却为方便的原因用这材料去造一些即弃的工具。这是否也是一种"放纵肉体的私欲,随著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该节目说到,这些塑胶最终流入海洋。在太平洋某些区域,因著海流的漩涡效应,令塑胶在该区域积聚。在海水里,塑胶的含量还高于微生物的含量,严重破坏生态链。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下,只有自己,不顾他人。只有当下,没有将来。 我们罪恶的深度,深过我们所知的。这是我们存在的光景。 面对这样的我们,神做了什么? (2)2: 4-7:神的恩典作为 要为一个盲眼的人做眼睛手术,需要一个开眼的人。 要扭转乾坤,我们需要一种胜过罪恶的大能。这种大能只能来自神。 第4节说:"然而,神既有丰富的怜悯,因他爱我们的大爱"。"然而",这是说,"纵使"人如此堕落,但依然有一力量能力挽狂澜。神按照他的本性,要拯救我们。他不单有怜悯,更是有"丰富的怜悯"。他不单有爱,更是有"大爱"。这是超出预期的怜悯,这是超出预期的大爱。面对活在死亡里的人,神啊,你还爱他吗?神说:"爱"。面对悖逆神的人,神啊,你还爱他吗?神说:"爱"。面对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人,神啊,你还爱他吗?神说:"爱"。神以爱去还报人的罪。 因著这份爱,神有所行动。 第5-6节说,"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他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这里,经文特别显眼的地方是,一连用了三个"一同"。"一同活过来"、"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神的做法是,将他自己与我们的生命连系起来。神好像用一条绳子,将他自己和我们捆绑在一起。他将他的命运和我们的命运连在一起。生,就一起生。死,就一起死。这就像绑在一起的两个人,掉在水里,生,就一起生。死,就一起死。最大问题是,这两个人中,一个毫无反应,只有另一个在挣扎求存。他最终带著另一人上岸了。他不是一个人上岸,他们是"一同"上岸,"一同"活过来的。 神人的命运结合,是基督教信仰的一个特点。离开了人的命途,我们不能理解神的命途。神藉著基督的生命,显明他自己。基督是为人而活,为人而死的神。基督的生命,是为了我们的命途而生而死的。神学家说,基督就是那"为了人类"而活的神。 由于这种命运交织,我们在罪中的痛苦,也是神内心的痛苦。痛苦者的眼泪,也是神的眼泪。我们的死亡,也是神要经历的死亡。现在的"大斋期"(Lent),也是记念神的受苦与死亡。这种受苦与死亡,是神参与我们的人生而经受的痛苦和死亡。由于生命的连系,当基督活出顺服神的生命时,我们也分享了这生命,正如经文说:"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当基督复活时,我们也因他进入了属神的生命里,正如经文说:"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当基督打败天空掌权者的力量,而坐在天上凯旋的宝座上时,我们也分享了这种胜利,正如经文说: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坐在天上"。 第7节指出了神这样做的永恒目的。"要将他极丰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显明给后来的世代看"。若果这个宇宙是一个大银幕,这个大银幕显出的,就是"神极丰富的恩典"。神要向人类显明,他那莫测高深的爱,才是这宇宙人生的底蕴与真相。 这使我想起诗篇103: 8-14的经文: "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他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他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天离地何等的高,他的慈爱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东离西有多远,他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因为他知道我们的本体,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 面对伟大的东西,我们会显得渺少。如:在德国科隆的大哥德式教堂里,我们会自觉渺少。神透过基督的生命,向我们展现天地间最伟大的图画,就是神那无尽的大爱。这就像巨大无比的十架,立于天地之间。在此,我们只能谦卑下来,就算是王侯将相,也只是参与神的救赎戏剧的小角色。但是,纵使是小角色,我们竟有幸参与这戏剧。神这位大导演,竟选上我们,担当一角色,我们便应当自重,努力做好这角色。怀著谦虚而自重的心,努力人生。 如何谦虚自重,这是经文第三部分要讲的。 (3)2: 8-10:我们生命应有的表现 如今,我们的生命如何? 第8节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生命回归正途,全凭"恩典"。要看到这是恩典,需要信心。所谓信心,就是一个人终于不再只看自己,只顾自己,而能承认神,倚靠神。这有点似刚过去的特首候选人的辩论大会里,有候选人说自己过去在公职里有多少成就。另一候选人却指出,这些成就根本就不是他个人的成就,这是很多人一起努力的成果。前者,只讲自己,因他只看到自己。后者,论及他人,也肯定他人。后者的看法,是看到一个人的成就,全是恩典。一个人的成就,背后有多少人默默付出了。能看出一切都是恩典,生命才有恰如其份的表现。 第8-9说:"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的生命,全是恩典。"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这是要说明,我们生命的真正主角,不是自己,而是神。"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的人,只有自己,只想著自己,只为自己。这种生命被禁锢在自我之中,最孤独,也没有出路。神是生命的门,在神那里,我们找到走出孤独的路。经文说:"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一个人能获得复活的生命,或者说,能活出生命的真义,并不是由于人的个人努力,而是出自恩典的结果。全是恩典,是叫人不要自夸。自夸的人,是将生命大门关上的人。一个人只强调自己的功积,便会忘记他人作出的贡献或牺牲。一个人只强调自己的伟大,便会有意无意贬抑他人。其实,在一个人以外,有一个更伟大的世界。自夸的人,却以为世界在自己手中。 基督来世,受死,复活,升天。神这样"劳师动众"演出,是要我们看清楚,这一切都不是我们能做的。我们的生命能出死入生,这全是基督的作为。我们是因基督而能"一同"被领到生命之地。这全是恩典。我们活在世上,并不是我们自己独自行走。我们能活著,是因神用他的手托著我们。神的手一收回,我们便归于无有。这是要取消人的一切骄傲,让我们谦卑地活著。 面对神的恩典,神希望我们成为感恩的人。第10节说:"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感恩的人,不是任意妄为的人,而是特别自重的人。就如选特首,就算"北京"给你恩典,你也要自重。行为与恩典相称。 患了绝症而痊愈的人,较易对生命抱有全新的看法。必死而不死,便能更深体验生命是恩典。之前,以为一张证书多么重要,到头来发现原来并不太重要。之前,不肯花时间去陪家人;现在,时间是恩典,不必花在自己身上,反而更愿意花在别人身上。之前,生存是为自己的;现在,更体会到,爱别人才有更大意义。 以弗所书向我们描绘一幅大图画。在这图画里,神是主角,他作出很多行动,以显示他的大爱。人在其中,是领受大爱的人,是活在恩典中的人。活在恩典中,是叫我们谦卑。活在恩典中,也叫我们自重。 总有一天,我们会去到天堂。圣彼得要我们展示一百个印花。记住:"恩典"。这样,便集齐一百个印花了。 但愿荣耀归于圣父、圣子、圣灵。阿们。 承蒙「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牧室」允准转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