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召羊牧师与同工Patrick,近期在使者杂志陆尊恩牧师的 访谈节目 中分享了他们对校园事工的观察。留学生人数变化,Z世代特质复杂,作为前线督导,他们对校园事工有丰富的经验和一手资料。
留学生人数下滑,但仍占重要比例
根据可见数据,自2020年疫情以来,中国大陆赴美留学人数确实有所下降。当被问及"北美校园事工是否已接近尾声"时,彭牧师和Patrick指出,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校园依然占有重要比例。
彭牧师本人曾在90年代赴美留学,这段经历让他确信:如果中国学生有选择自由,美国始终是首选。在过去中国大陆出国留学的800万学生中,60%以上选择了美国。
近年来赴美留学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彭牧师认为是中国经济下滑及中美关系紧张。但他仍保持乐观,认为本届政府只要政策上减少限制,赴美留学人数将很快回升。
Patrick从统计数据角度补充,美国并未刻意限制中国留学生。从高校发出的学生签证数量和美国海关入境数据来看,疫情确实带来短期冲击:2018至2021年学生签证数量下降,但2022至2024年逐步回升。与印度留学生签证下降趋势相比,未来四年,中国学生很可能重新成为在美国际学生人数最多的群体。
中国留学生每年为美国经济贡献约50亿美元,这也是特朗普总统提出欢迎60万中国留学生赴美的原因之一。尽管如此,政策与敏感学科限制仍然存在。例如,川普政府在第一任期曾以"中国间谍活动"为由启动"China Initiative",调查在美中国籍科学家,数十名学者被起诉。今年5月,美国参议员卢比奥提出全面撤销中国留学生在关键学科(如人工智能、量子物理、航天科技)的签证,以限制其深造。
留学生毕业去向与校园事工策略
留学生群体不能轻易进入美国就业市场,更大比例的留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回国。这意味著校园事工必须抓住留学生在美国的时间,在有限的几年中完成门训与属灵栽培。
彭牧师指出:"越来越多留学生完成学业后回国,这迫使校园事工更精准地抓住机会。我们不仅在这里培训学生成为门徒,更希望他们带著使命回到中国。"
Z世代的特征与挑战
对于"Z世代"(1997–2012年出生)留学生时,两位同工都指出,他们与上一代人有显著差异。
彭牧师分析,这一代人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互联网与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中长大,普遍受过良好教育,英文能力出众,很多人掌握一门乐器,注重自我形像,具备正义感,有环保意识,也普遍爱国。从智力条件看,他们表现突出,但情商与抗压能力相对不足。他们缺乏吃苦经历,面对孤独或困难时容易手足无措。
"虽然他们看似拥有一切,但内心仍然孤独与挣扎,更加需要耶稣基督的救恩。"
"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必须真实(authentic)。在一个普遍缺乏信任的社会氛围中,Z世代极度看重关系的真实性。如果我们愿意坦诚分享自己的软弱和不容易,他们反而会给予尊重。"彭牧师强调。
Patrick则从"数字原住民"的角度补充:"Z世代习惯短视频和碎片化信息,注意力更短。他们对唯一真理和权威性有本能的怀疑,他们接触真理往往不是通过逻辑推理,而是通过『体验』,因此更渴望看到真实的信仰与真实的群体。"
此外,中国的Z世代还有全球独一无二的背景:独生子女文化。大多数孩子成长在"六个大人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中,父母和祖辈的过度关注让他们习惯于成为核心。他们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因而在社交和团队合作方面相对薄弱。
基于2023年一项针对华人留学生的研究,中国留学生普遍采取"隔离型文化适应策略":倾向于与中国同学扎堆,保持中国文化认同,不愿主动与美国学生或其他国际生深入交往。这也意味著,校园事工必须有华人基督徒深入校园,否则他们(华人留学生)很难被触及。
本土机构退场,华人教会承接重任
访谈中,两位同工都提到一个现实趋势:美国本土的校园机构(如Cru、InterVarsity、Navigator)在华人留学生中的影响力正在减弱。过去这些机构所牧养的国际学生中,三分之一是华人,如今比例下降到五分之一。加上华人学生本身的文化隔离倾向,这些机构在华人群体中逐渐退场。因此,牧养和传福音的重担,正在越来越多落在北美华人教会与校园事工者的肩头。
事实上,一些原本专注校园事工的华人教会也在逐渐退出,这让校园事工的处境更加艰难。
彭牧师呼吁:正因如此,当前的处境更需要祷告,也更需要"道成肉身"的投入——进入留学生群体,与他们同住同行,把基督的福音带给他们。
尽管挑战重重,彭牧师仍然坚信,校园是北美华人教会复兴的重要根基。
"校园就像我们家门口的『橡胶工厂』,不断培养出新的人才。自1963年成立以来,基督使者协会一直与北美华人教会配搭,结出许多果实。今天走进任何一家华人教会,你都会发现许多牧师、执事、同工,当年都是在校园里信主、成长起来的。"
他强调,北美华人教会的复兴,与校园事工密不可分。
Patrick补充说:"校园事工必须不断调整模式。我们的团队每年都在评估与更新服事方式。这是神磨炼我们、让我们舍己的途径。如果教会也能形成这种文化氛围,就会经历爆炸性的成长。"
他说,学生群体每年都在更新,唯一不变的是神的呼召。
"只有神知道他带来的学生是谁,只有神知道他为我们预备了怎样的资源。我们必须依靠祷告,与神保持紧密连结。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感恩,并看到教会因而得到极大的祝福与更新。"Patrick说。
延伸阅读: 旅美学者:美国大学校园事工正在"荒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