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经看如何作父母 編輯室 2009年8月24日星期一 上午10:15 当好的父母并非是不可能的,你要靠着圣经。它是神的启示,包括了儿女、父母、家庭生活、价值观、教导、养育、管教等等,凡你作父母所需要的一切装备,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 以下是圣经中关于如何为人父母的观点: 权威 神呼召一切的被造者都生活在权威之下,祂是我们的权威,并且在已经建立的群体中,例如家庭、公司、教会、国家等等,将权威赋予不同的人,因此你不必因成为儿女的权威而感到局促不安。 你是以神的代理人的身份行使对儿女的权威,但是你不可以为了自己的目的和方便来运用这个权威,而必须是站在神的观点,为了儿女的益处来引导他们。 我们的文化倾向于两极化,谈到权威,我们不是倾向于那种愚笨的约翰韦恩式的独裁主义,就是倾向于做一个无力的胆小鬼,然而神以祂的话和祂的榜样来呼召你成为一个慈爱的权威。神呼召你运用权威,不是要使你的儿女做你要他们做的事,乃是要你做一个真正的仆人——为人舍命的权威者。你成为儿女生命中的权威,其目的不是要把他们控制在你的权力之下,乃是要使他们有能力自制,因而能自由的生活在神的权威之下。 主耶稣是一个好榜样。他是发命令的神,拥有一切的权威,然而他却以仆人的身份来到世界上。他是服侍人的君王,也是统治人的奴仆。他至高的权威是那么的慈爱,并且都是为了他百姓的益处。约翰福音十三章三节提到,耶稣虽知道父神已将万有放在他的权威之下,却仍然拿一条毛巾束腰,为门徒洗脚。当他的子民顺服他的权威时,他就赐他们能力,使他们能释放地生活在福音的自由里。 引导 如果"权威"是描述父母对儿女的关系最好的字眼,那么"引导"就是描述父母对儿女所做的工作最好的字眼。父母是儿女的引导者,引导的过程乃是父母帮助女儿认识自己,并认识他所生活的世界。父母引导儿女评估自己和自己的反应,使他不只知道其行为如何,也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作为一个引导者,你要帮助儿女了解自己是被神所造,也是为神所造的,但你不可能只用口传就能使他明白,你必须带领他走上这条发现真理的路。你必须引导他的思想,帮助他学得分辨力和智慧。 这个引导的过程,比起仅仅教儿女该怎么做和该怎么想,要有更丰富的互动关系,这包括将你的生命投资在孩子身上,接著开放、诚实的沟通,显明出生命的意义和目的。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指导,而是包含了开放自我和分享的引导,因为价值观和属灵的生命是不能只用口传的,生命需要被理解和领悟。 箴言十三章二十四节说:"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身为一个有智慧的父母,你不能只是和子女谈论谈论属灵的事,你的目标必须是要示范出有朝气、有活力的生命,这生命是生活在向著神和家庭的诚实里。做父母的这项工作,就是要照著神的智慧来引导儿女的心。 以福音为中心 常常有人问我是否曾期望儿女会信主,我的回答是:"福音是大有能力而又吸引人的,它能很独特地满足堕落人性的需要,因此我期望神的话语会成为神的能力,而使我的儿女得救。"但是这种期望是根据福音的大能和它对人类需要的满足,并不是有什么好配方能"制造"出得救的儿女。 父母任务的中心焦点就是福音,你需要引导儿女的,不仅是他们的行为,也是他们内心的态度。你要指明给他们看的,不仅是罪或者失败是"什么",也是内在的"为什么"会做错。你必须帮助他们看见:"神乃是由内而外的在人身上工作"。因此,父母的目标不能只是调教出有良好行为的儿女,也必须教导他们明白为什么会犯罪,以及如何认知内心的变化。 有时父母会给儿女一些守得住的标准,如果孩子不是基督徒,父母想他们反正也不会从心里顺服神,不如把标准降低一点。举例说,圣经说我们要善待那些恶待我们的人,但是如果孩子在学校被人欺侮,父母就会教儿女不要理会那欺侮人的人,或者更糟的话甚至教导儿女要反击。 这种不合乎圣经的教导会迫使儿女远离十字架。不理会压迫者的态度,为自己的权利站出来,都不需要神超自然的恩典。然而,要善待压迫者,为欺侮你的人祷告,并将自己交托给公义的主,迫使孩子必须面对他灵里的贫穷,并看见自己需要福音才可改变人心的大能。 神的律法对一位自然的人来说是不容易的,祂的标准高,而且若不靠著神超然的恩典,是不可能达到的。神的律法使我们看见自己需要恩典。如果你不能把神的标准施教于儿女,就是剥夺他们得著福音的恩惠。 福音的内化 最后你的儿女必须把福音的信息内在化。生长在基督徒家庭的孩子,到了某个时候都会仔细察考福音的内容,并且决定自己是否要接受这真理。 用一幅图画来想象这情景:孩子拿著一个信仰告白,将它放在手里察看,决定应该接受它,还是把它丢掉。 父母可以利用这宝贵的机会来帮助这年轻人,以诚实的心研讨他对信仰所有的问题。神的话是活泼有力的,基督徒的信仰必经得起诚实的详审细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问世上的每一个问题,但是每个人都必须问困惑他的每一个问题。 在神主权下人的互动关系 (Mutuality) 最近我和儿子有段谈话,谈到一些神正在教导他的事情,也分享了一些新的洞见,这表示他正以超乎理论的方式去认识神。 当我们谈话的时候,我觉得他不仅仅是我的儿子,而是另一个大人:我不是在教导他,我们乃是在分享认识神的美好,我深感和这人的互动是如此的奇妙。(他曾经是个我所指导、所管教的男孩:为了他,我常在祷告里奋战。)感谢您,神! (节录自泰德•崔普的《子女心,父母情,从心教养孩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