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性教育"

九月十六日,有报章讲述深圳市4年前曾尝试向中小学生提供首本的性教育课本,分别向9至15岁的中小学生,讲解避孕、手淫、堕胎、爱滋病等性知识,还有在书中印上患了性病 的生殖器插图,许多家长因不能接受书本内容的适切性而向有关部门投诉。首印的两万册至今还未卖清,亦无法广泛推广。 面对这个事件,我们要问的是,怎样才算是一种全面的性教育?性教育工作者又可以用什么技巧来传递性知识呢?以下是一些笔者的反省和意见: 今日的性开放风气的确是值得关注的。少年人得到性知识和色情资讯的网络日趋广泛,性罪行的触犯者年龄也有不断下降的情况,最近在香港发生的5P性爱游戏便是一个令人风闻 而毛骨悚然的例子。对于性病在全球中的迅速传播,我们亦不能独善其身;据一些资料显示,单是在美国,平均每年有一千五百万人以上的新品种的性病个案,"性滥交"是主要 的原因之一。在这种趋势下,少年人的确有必要知道人类对性生活的"不尊重"所带来的严重祸害,例如有机会因意外怀孕而需要堕胎,因滥交和不适当地采用安全措施而染上性 病(STD)或爱滋病(某些性病甚至是永久性的)。但是,笔者认为一套全面的性教育又不能只谈"后果",亦不该以"惊骇"的手段令青少年人对性产生排斥性的负面心态,因而 将"性"摆在神性不可侵犯的位置。 正在青春期发展中的少年人,对各方面的新事物都存著好奇心和求知欲,性教育工作者正好把握著良机,引导少年人认识"性"与"伦理价值"的关系。据一般性的观察和经验而 言,大部分9至15岁的高小至初中学生对异性的发育情况和相处生活较为好奇,所以性教育的灌输应大多集中于讲解"男女在身心理的异同"、"两性相处的艺术"等等的知识。15 至17岁的男女开始希望感受拍拖的甜蜜滋味,性教育的灌输就主要以处理恋爱拍拖的沟通技巧和注意事项为本。读预科的学生无论在思想或学问上也渐趋成熟,这个阶段里他们可 能须要认识多一点有关婚姻的价值观和同居的负面影响等等;或者作一些有相关性的时事分析,也是一种十分适切的学习。 无可否认,因错误的性观念或性行为所导致的恶果也是十分真实的问题,青少年人亦应透过性教育而认识怎样面对。但值得指出的是,单单向年青人抛出一篮子的"厌恶性画面" 或许未能令人反省到问题背后的精义,更可能会适得其反,而做成思想混乱,笔者觉得有效的方法应建基在启发思考的模式上;例如当论到"堕胎"的问题,性教育可用多角度去 处理,例如介绍有关国际医学界对生命起源的判定,全球堕胎率不断上升的情况及一路以来都争论不休的观点等等,从而为青少年人创造一个空间来反省和沉淀堕胎与生命的关连 性。相信这较只说堕胎是很痛苦来得更有意义。但当然,性教育工作者当面对著不同年龄的对象时,亦需随机应变,有技巧地将讨论的问题作深浅程度的调整,以达到一个较佳的 效果。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