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数月的筹备工作,"亚拉腊遗迹再思系列"卷一《亚拉腊遗迹与史前文明》已于一月31日以电子书方式出版。
蔡春曦博士向本报介绍,此书采用苹果公司最新出版之iBook Author软件制作,该软件可以用中文制作,但现时暂未可用中文在iTune上发布及出版,因此延误了电子书的问世日期。
由于众多信徒对此书热烈的期待,于是他先将格式更改,先发行"文字版",然后才等候出版"多媒体版"。该书共有216页,"文字版"共分四册发行。
蔡春曦博士进一步解释,他没有把"亚拉腊遗迹"与"挪亚方舟"画上等号,因此在该书尽量使用"亚拉腊遗迹"字眼而不是"挪亚方舟",另外采用"亚拉腊遗迹探索"而不用"方舟探索"。
他认为亚拉腊遗迹是否就是挪亚方舟,还有待考古学家及科学研究者作进一步探讨及证实。但由于祖克兰克博士是第一位两次亲身到过挪亚方舟华人探索队所发现的"亚拉腊遗迹"作研究的考古学家,因此,在未有其他专家到该遗址作进一步探究之前,祖克兰克的研究报告有著重要和不容忽视的价值。在他的电子书也分析和评估了他的发表内容。
究竟是什么促使蔡博士花费那么多心思在研究亚拉腊遗迹上呢?他向本报透露,当他于2012年初在香港聆听完祖克兰克博士举行有关发现亚拉腊山巨木结构之研讨会后,为著寻根究底,他特于同年二月,花了21日在土耳其的多个史前古迹以及多间考古博物馆及两所大学图书馆进行研究和资料搜集,并用了不少于1000小时将祖克兰克博士名为《亚拉腊山巨型木结构初步考古学分析:年代学、功能和环境》的中英报告、有关报告所引用的212份参考资料,撰写了10份分折报告。
此电子书正是蔡博士就该项研究的成果,全书共216页,共有241幅插图、20个图表、5个地图、10个分析报告,另外有19个视频片段、13个概念图,电子书的"文字版"已分四册出版。四册书全套只售加元$3.99,物超所值。读者可在"以斯拉培训网络"(www.equiptoserve.org) 网首页购买,同时可以顺道参观"亚拉腊遗迹研究中心"。
蔡博士补充说,阅读祖克兰克博士的考古分析之后,深深体会作为基督徒,亦应对史前文明有相当的了解,他明白在《卷一:亚拉腊遗迹与史前文明》中,未能详尽地作清楚解说,因此预计在撰写《卷二:亚拉腊遗迹与农业始源》时可作详细的补充。
对于有些牧长及信徒说:"我们是信耶稣,不是信挪亚方舟!"或"找到挪亚方舟与否,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蔡博士表示,持这些立场的人将会在《卷三:亚拉腊遗迹与中华民族》及《卷四:亚拉腊遗迹与华人教会》中找到经过研究后所分享的体会和意见,有可能会改观某些人的现有看法。
作者简介:
蔡春曦博士曾在以色列修读圣经考古学,他的老师是发现"欣嫩护身符卷轴"之特拉维夫大学考古学家加百列巴克博士(Dr. Gabriel Barkay),因此对于在土耳其亚拉腊山上4200米高度找到的巨型木结构中寻得的野生鹰嘴豆种子、动物粪便遗迹、石制器、有机物制碗、陶器等发现,在具有某程度的考古学知识下,抱著正面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