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逆旅先锋"热情今年再现 千人参与

突破「逆旅先锋」热情今年再现 千人参与
出席"逆旅先锋 — 突破全人历奇筹款 2005"的主礼人、嘉宾、参加者,在起步礼表现高昂斗志,蓄势待发。﹙图:突破机构﹚
突破「逆旅先锋」热情今年再现 千人参与
16小时"探索组"及24小时"挑战组"均有一个环节是"城市单车",让参加者享受不同种类之挑战活动。﹙图:突破机构﹚
突破「逆旅先锋」热情今年再现 千人参与
突破机构荣誉总干事蔡元云医生(中),与大会的心灵支援队,于晚上冒著寒风登山探望参加者。﹙图:突破机构﹚
突破机构每年一度的"逆旅先锋—突破全人历奇筹款 2005"今年又有佳绩,创下千人参与记录。

"逆旅先锋"已于11月19至20日一连两天圆满结束。今年报名参加"逆旅先锋"的队伍合共110队,其中参加体验组的有35队、探索组有45队、挑战组就有30队,共400多名参加者。参加团队除了个人、学校、商业机构和教会团体外,更有来自更生中心、戒毒复康组织和其他弱势社群的青少年。

主办机构估计加上各队支援队成员、在背后协助是次活动的山艺义工队和心灵支援队等,整个活动的参与人数接近1,000人。

所有参加者于11月19日上午9时半进行起步礼后,上午10时一起由沙田突破青年村出发,于西贡、沙田及大埔区展开艰辛"逆旅"。

蔡医、梁永泰博士勉励青年人

突破机构荣誉总干事蔡元云医生,藉著是次活动激励现今青少年:"预期香港回归中国后,在政治、经济、教育转型的过程中,青少年仍会面临多重考验,需要在知识与生命素质上装备自己,才能成为『逆旅先锋』。" 如何面对逆境是重要的课题,突破机构总干事梁永泰博士有很精辟的提醒:"历史可改造人,人也可以创造历史。心里力量是逆旅的原动力。"

以下是一些参加队伍的心声﹙突破机构提供﹚

F.O.U.R (参加24小时"挑战组")

这支四位一体的女子队,其中一名队员是聋哑人士,特别需要彼此扶持完成这次"逆旅"。由于该名聋哑队员,登山知识及危险意识不足,她们沟通不能用说话,需要面对面打手势,每当她有紧急情况时,未必能及时出口制止,因此其他3位队员需要特别照顾她,否则险象环生。另外,她又因为受伤了而需要搀扶行走,看见她这么努力以赴,一心希望完成这次24小时的"逆旅",大家虽然不忍心提早放弃,但也不得不退出。她们觉得过程中大家互相支持,能够互相体恤包容是很可贵的。

四丁友 (参加16小时"探索组")

来自天主教郭德胜中学的同学,年纪轻轻、却毅力非凡,他们用了不多于11小时,便能完成16小时的"逆旅",成为这一组别的第一名。其中一位队员,途中不小心跌落溪涧,水深及肩,双腿都刮伤了,虽然经历这"逆旅"中的逆境,也无阻他们的斗志,仍然发力向前冲,成功超越自我极限。

初次啼声 (参加8小时"青少年及家庭组")

这队伍是名副其实的"初次啼声",他们4名队员中,有3位是12至13岁的少年,首度与他们其中一人的爸爸参加"逆旅先锋"。虽然是首次参加,却有相当好的成绩,在三十几队8小时队伍中得到第4名。原来他们有此佳绩,作为支援队的妈妈们给予了很大支持,除了预备丰富食物,甚至中段加入陪行到终点。他们的父母均表示,难得有此机会让现今的年轻人参加"逆旅先锋"来锻炼身心,希望他们好好珍惜。

中信嘉华银行 (派出4队:CKOT, Photosynthesis, 逆之勇者, 中信嘉华银行 – 信用卡中心,参加8小时"体验组")

代表中信嘉华银行的4支队伍,同样是初次啼声,他们无论是参加者、抑或是支援队都穿著公司的活动制服,士气高昂。其中较早返抵终点的CKOT的队员表示,过程中有走错路,经历这次"逆旅"后,相信日后面对工作逆境时会更挨得。而他们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亦因为这趟"逆旅"更紧密,因为他们不著眼于自己的成功也担心未到达终点的其他队伍,另外,他们更意想不到支援队默默付出的无限量支持,包括食物及心灵支援,令他们十分感动。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