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驊牧師:哈拿從沒盼望看見上帝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董家驊牧師主講「王朝興衰中的恩典記號」午堂講道會,首日首場的分題為「禮物」。他透過撒母耳記上1至2章記載哈拿祈求生子的故事,帶領會眾思考從絕望到親身經歷神豐盛賜福的過程。
董牧師開宗明義指出:「沒有盼望之處正是上帝工作的起點。」他分析先知撒母耳的親哈拿得子前失去盼望的原因。首先在當時社會,婦女在家族中地位低下,沒有子女更是一種恥辱。她沒有自己的兒子,丈夫以利加拿的另一位妻子卻有兒女。其次,她擔心沒有兒女依靠,無人紀念,對未來生活感到徬徨。
哈拿在祈求耶和華賜兒子之時,起初她的禱告是交易式的,只為解決自己的問題,希望得到一個繼承產業的兒子,好在對手面前除去恥辱。
董牧師分享他自己國中時想去美國升學的原因是想追隨當時喜歡的女孩;到了大學選讀電機系亦只是為了跟隨當時台灣的熱門科目。他說:「當生命被慾望驅動前進時,一旦方向錯誤,我們就會朝錯誤的方向發展。一個人若受慾望刺激,至終將失去愛,人生的異象也會變得狹隘,無法成就上帝給我們的計劃。」
惟上帝的恩典令破碎生命能完全醫治 他回溯撒母耳記,哈拿生命轉變的關鍵在於上帝親自挪去她的恥辱。當上帝賜她兒子時,她真實經歷到上帝才是真正看顧她的主,她亦因此甘心樂意將撒母耳獻給上帝——因她不再把孩子看為人生的保障,把自己生命全然寄託於上帝。董牧師說:「唯有真正明白上帝的恩典,人才能從生命的破碎中得到完全的醫治。」
董牧師分享在台灣國中時,一位嚴厲的老師不但常體罰學生,更曾當全班同學的面羞辱他,令他一面自慚形穢,一面暗下決心要向老師報仇雪恥。及至大學一次營會上,一位宣教士安慰在場失去盼望的年輕人。他深深觸動流淚,傷痛被釋,報復之念亦從此消散。
在講道會最後,董牧師揭示「豐盛人生的秘訣」——確信上帝賜予最寶貴的禮物就是祂自己,說:「當我們擁有神,生命自然豐盛。」又說:「既然已得著上帝,還有什麼值得憂慮?為何還要與人比較?還有什麼捉緊不肯放下?」
他呼籲會眾謹記:「在這個破碎的世界,我們選擇以恩典相待,慷慨付出,因為我們經歷了上帝的恩典!」
聚會重溫:港九培靈研經會官網 相關報導: 【港九研經會】高銘謙列王犯罪為鑑 勉信徒警惕「信仰世俗化」 第97屆港九培靈研經會開幕 早午堂現場座無虛席 第97屆港九培靈研經會8月1日筵開屬靈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