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林牧师 // 启言 (阿Mo)代祷信 150 (20250608) "阿信的故事 - 命运是对手"

李盛林牧师 // 启言 (阿Mo)代祷信 150 (20250608) 「阿信的故事 - 命运是对手」
(图:阿Mo Instagram)
男团MIRROR李启言(阿Mo)前年7月演唱会被巨型屏幕堕落击中严重受伤仍然留院,案件中3名被告脱罪,其父亲李盛林牧师在今期代祷信,形容阿Mo对于裁决充满疑问与困惑。

以下是6月8日第150封代祷信。

=======================================================

"我从前风闻有袮,现在亲眼看见袮" (约伯记42:5)

1) 这位约伯不仅要承受身体的剧痛,更在顷刻间失去了所有至亲与毕生积累的财富,独自背负著这常人难以想像的重轭。然而最令他陷入迷惘的是,在这"内外交迫"的绝境中,他看不见曙光何时才能划破这片黑暗。曾经人生目标如此明晰的他,如今却在苦难中遭受四位友人的轮番诘难——他们质疑他隐藏的罪孽,坚持要他向神坦承过犯。这无异于将本就无辜的约伯,推入更为深邃而绝望的困惑深渊

2) 幸好在绝望的深渊中,神及时介入,如晨曦穿透厚重的云层,照亮了约伯内心纠结的迷宫。祂以创造者的视野,为约伯展开一幅超越个人苦难的壮阔图景——让他真正领悟,这浩瀚世界并非围绕著他运转,而是彰显著神奥妙无穷的智慧与权能。这启示如清泉涤净约伯被苦毒蒙蔽的双眼,使他学会将目光从自身的伤痛,转向那更为崇高、更值得敬畏的永恒旨意。

【阿MO在经文中的体验 (下)】 1) 当判决结果揭晓的那一刻,如约伯般被沉重的疑问与困惑压得喘不过气。身为基督徒,我们深知宽恕与接纳是信仰的核心,但正义的天平同样不容倾斜——就像大卫王,纵然蒙神怜悯,仍必须直面罪的代价。"宽恕",从来不是免责的借口;"承担",才是真正悔改的重量。

2) 而阿MO,每一次复健的咬牙坚持,都让我眼眶发热。在神经被刺激下,他的肌肉颤抖著,仿佛在与命运的桎梏抗争,但他仍用尽全身力气,一次又一次地挑战极限。那不只是肉体的挣扎,更是一颗不肯屈服的心,在绝望的缝隙里,执著地寻找光的方向……正如约伯一样。

(一) 启言 (Mo):"阿信的故事 – 命运是对手" 1) 预备这代祷信时,脑海浮现了《阿信的故事》这电视剧。它是日本NHK电视台于1983年推出的经典晨间剧,细腻刻画了女主角阿信从赤贫童年到白手起家的传奇人生。

2) 《阿信的故事》仿佛是《阿MO的故事》的隐喻映照。从身躯遭受无情重创却依然坚韧不屈,到面对传统脊椎治疗的绝境封顶仍执著寻觅新径,两者的精神轨迹遥相呼应。如今,尽管仍在与伤痛艰苦搏斗,但远方已隐现微光,仿佛破晓前穿透暗夜的第一缕曦色。

a) 童年篇章:年幼的阿信在欺凌与压迫中磨砺出顽强意志; b) 青年时期:历经婚姻破碎、战争无情(丧夫失子)等生命重创,却始终未放弃创业的梦想; c) 暮年成就:最终以"八佰伴"连锁超市创办人的身份,完美诠释了女性在时代逆境中绽放的坚韧光芒。

3) 是否因"入错罪、告错人",以致无法让造成这严重事故的人承担法律责任?此一裁决令很多世人深感不解,更引发"公理何在"的质疑。面对纷至沓来的关切与鼓励,阿MO感谢大家的关心与支持,并表示他仍将坚守盼望。虽然事故耗费了他宝贵的青春岁月,但他决心以积极复健作为生命的补偿

4) 祷告: a) 感谢神!前路虽难行,远方却已隐现微光。祈愿愈是临近这"微光",愈能得见那炽烈的万丈光芒。

b) 请为阿MO 内心虽与常人一般深感不解,却仍祈愿终有释怀之日。在神的恩典中,更愿以积极复健回应神,作为生命的补偿与前行的动力。

(二) Mo爸妈:【生命经历体验分享】:仿如看到耶稣医治的手 1) 每当目睹治疗师的手在阿MO身上进行复康疗程,内心总不禁涌起这样的祷告:「主耶稣啊,但愿这双施行医治的手,亦承载著祢昔日抚触伤患的恩慈,使他能重获自如行动的能力!」祈愿他也能亲身经历祢的大能,蒙祢一触,便得全然康复。

随著阿Mo 治疗过程的变化,我们深刻体会到上帝无条件的爱与拯救大能,更感谢神和你们的记念 - 「150 命运是对手、可永不低头」。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