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教源于历史还是神话?这是个极难解答的问题,未进入这个大题目之前,让我们先做一个小练习,那就是判断以下两个余创豪自传的版本,孰真孰假。
这是第一个版本:"余创豪原居于香港九龙塘,于中学会考取得九优一良、高级程度会考四优的成绩后,远赴外国深造,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取得两个博士学位,毕业后著作等身,出版了学术书籍三十本、学术论文三百篇。余创豪体貌丰伟、玉树临风,具有世运选手的敏捷身手,曾经是七届世界空手道、跆拳道、柔道、合气道冠军。"
这是第二个版本:"余创豪原居于香港湾仔,中学会考仅仅合格,曾经参加高等程度考试四次,三次不合格,第四次虽然合格,但没有受到大学录取。之后赴美留学,于阿历桑拿州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虽然发表过几十篇论文,但是没有特殊创见。他身材矮小,没有运动员的质素。"
即是你不认识余创豪,你也可以知道第一个版本大有机会是"神话",第二个版本才可能是历史。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这是自传的话,形容自己读书成绩、体格只是普普通通,这并不对自己有利,所以看来这是真说话,看来比起自次吹自擂的第一个版本更具可信性。宗教学教授瓦民(Bart Ehrman)并不接受圣经是上帝的启示,不过,他却采取以上的思路,推论圣经所记载关于耶稣的故事,应该是历史事实。吊诡地说,表面上看来不利于传播基督教的负面报道,实际上却有利于确定基督教的历史性。
瓦民举例说,圣经记载耶稣是拿撒勒人。犹太史学家约瑟夫曾经详细记录了第一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的城市,但他完全没有提及拿撒勒,由此可见拿撒勒是个穷乡僻壤,倘若耶稣的门徒有心编造神话,他们应该会说耶稣的出生地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大都会。换句话说,这个对基督教十分不利的消息,却反而显示出圣经的记载可信。
此外,圣经说耶稣是一个木匠的儿子,有些圣经专家认为:在当时"木匠"并不一定是指做木工的人,这可以是泛指一般从事劳动工作的低下阶层,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苦力"。如果信徒有心要美化、神化自己的教主,他们决不会将教主说成是苦力或者是木匠的儿子,这样看来,耶稣出身寒微也是史实。
还有,圣经记载耶稣曾经接受约翰的洗礼,这是十分奇怪的事情,按照传统,施洗者的宗教地位比受洗者高超,这宗事件无形中贬低了耶稣的地位。如果圣经作者有心要突显耶稣的超然地位而捏造故事、或者改写历史,他应该倒转过来说耶稣为约翰施洗。故此,这会令信徒和那个时代的人感到混淆的故事,大有机会真的发生过。
后世画家的作品便是反映了一般人的思维:耶稣应该表现出比约翰具有更加尊贵的身分,例如十六世纪米兰画家马可狄奥朱珞(Marcod'Oggiono 1467-1524)绘画的《圣母玛利亚、圣婴、施洗约翰》(Virgin and Child with St. John the Baptist, 1505-10),索性将两者之地位倒转过来,在油画中呈现耶稣为施洗约翰祝福。此外,十八世纪威尼斯画家安东尼奥加地(AntonioGuardi 1699-1760)在他的作品《神圣家庭和施洗约翰、圣凯瑟琳》(Holy Family with JTB and St. Catherine 1750)中,亦将约翰描绘成黏耶稣的脚趾。
最令人难以置信、却又是最可信的故事,是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按照犹太教传统,弥赛亚(救世主)是一位充满荣耀、威严、能力的王者,耶稣基督的"失败",的确出人意表,难怪犹太人拒绝承认耶稣就是弥赛亚。有些圣经批判者认为:圣经的神话无非是将许多传说抄袭和改头换面,可是,从来没有任何教派认为救世主是一个连自卫能力也没有的弱者,如果说圣经是拼拼凑凑的神话,那么,新约圣经作者是基于什么传说或者宗教传统而编写这个故事呢?
其实,瓦民教授并不是第一个提出"不利就是有利"这论证的人,一千八百年前,基督教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已经提出过类似的说法,那就是"因为它(耶稣受难)荒谬,所以我才相信"。
一直以来,很多人征引以上这句说话来批判基督教反对理性,不是吗?基督徒竟然相信荒谬的东西。其实,刚刚相反,这句说话十分理性。大峡谷高等研究所(Canyon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的西门子(DavidSiemens)教授,慨叹许多人因著断章取义而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特土良说:"上帝的儿子被钉十字架,我不会(因此而)羞愧因为需要羞愧的是其他人。上帝的儿子死了,这是值得相信的,因为他荒谬。他被埋葬和复活,这是肯定的事实,因为它没有可能发生。"
西门子这样去诠释特土良的说话:"无论是犯了什么罪行,没有罗马公民会被钉十字架,这种刑罚是政府留给最受鄙视的人…神的儿子竟然好像一个罪犯般受刑而死,这不是任何人都愿意捏造的故事,这简直是匪夷所思,荒谬得没有人会发明它,所以,这是可信的…总括来说,特土良认为这个故事太(令信徒)羞耻、太荒谬绝伦,所以不可能是生安白造的…这是十分合乎理性的论据。"
值得一提的是,瓦民教授比特土良后出一千八百年,他当然不会只是拾人牙慧,相反,他另有创见,瓦民指出:"不利就是有利"这原则可以用来正面地推断基督教的历史性,却不能反过来证明基督教就是神话,换言之,我们不能说"有利就是不利":若果圣经描述的东西对建立基督教的形象有利,那就断言这不是历史。
让我们再看一看余创豪的自传,他说自己有两个博士学位,这样说当然对他的职业、声望、交女朋友(在婚前)都有正面作用,但这并不可以引申出这大有可能是假的。同样道理,圣经述说了很多对基督教正面、有利的描写,例如耶稣具有神力医病、赶鬼,耶稣胜过死亡而复活升天,但这并不能被当为虚构的神话。
虽然我相信"令人羞耻"和"荒谬绝伦"的圣经,不过,我当然希望第一个版本的余创豪自传是真的!
作者简介
余创豪(Chong Ho [Alex] Yu)是美国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教育心理学博士及哲学博士,现任 Azusa Pacific University 心理学系副教授和大学统计顾问,其研究范围包括心理测量,跨文化比较,宗教心理学,量化分析之哲学基础,先后发表了七十多篇学术论文和多本学术著作,如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Causal inferences and abductive reaso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