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稱管軼是「禽流感獵人」
管軼被《時代》稱爲「禽流感獵人」(Bird-Flu Hunter)。他對世界健康的主要貢獻在于他揭示了包括H5N1禽流感病毒在內的流感病毒可能是從中國南部傳入的事實。
同時,管軼和他的研究隊伍在過去五年來,搜集近10萬個禽鳥樣本,這遠遠超過其他的科學家。他們通過研究這些標本,排列出250多種H5N1病毒基因,並且清楚的勾勒出禽流感病毒是如何進行地區擴散以及病毒如何進行變異。這些研究有助於科研人員瞭解禽流感病毒是如何在人類身上傳染與變異。
管軼的另一大貢獻是去年他憑藉個人的努力,說服廣東省官員宰殺疑是傳播SARS病毒的果子狸,成功斬斷病毒的傳播鏈,避免了SARS病毒的第二次爆發,從而挽救了衆多人的生命。
管軼相信本港能控制禽流感大爆發
目前世界各個國家與地區都在全力阻擊禽流感,那麽對於香港的防範措施,「禽流感獵人」管軼是如何評價的呢?
管軼對此有很大的信心。他對《明報》表示:「本港爲禽流感大爆發部署的緊急應變措施,包括監察、儲備抗流感藥物,足够供應5%人口,更爲高危組組別人口注射流感疫苗,以醫療方面上的應變準備而言,全部較世界其他很多地區做得好。」
他還指出:禽流感一旦大爆發,按本港的應變準備實施關閉邊境政策,堵截病毒從人流中傳播蔓延,相信對香港的影響將會較少。在本港能控制禽流感的大爆發這一點上,管軼非常有信心。
建議南亞各國衷誠合作阻擊禽流感
管軼對禽流感目前在世界的形勢也有清楚的了解。對於禽流感情况最爲嚴重的南亞國家,管軼很坦白的指出:南亞地區包括印尼、越南、泰國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因爲資訊不透明、防疫準備措施及預防藥物不足够,將會是觸發禽流感人傳人大爆發之高危地區。
對此,管軼建議:全球各地特別是印尼、越南、泰國和中國等地區需要衷誠合作,透過政府間的協議來互相幫忙,並且提高資訊的透明度,加上科研人員的努力,才有望將禽流感大爆發的機會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