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医最近读《圣经》路加福音13章耶稣所讲有关无花果树的比喻时深受触动,因为从中看到耶稣如何看这一代。故事讲及园主种无花果三年,在树上找不著果子,正要把它砍掉时,管园的请求园主且再等一年,让他松土施肥结果子,不然的话才砍掉。
他表示这故事背后其实是很重要的生命的事,里面隐含了耶稣的心痛。天父对人的生命亦有要求,焦急地盼望生命结出生命的果,如仁爱、喜乐、和平、恩慈等等,否则像不结果实的无花果一样,只算是白占地土,即使天父要将这等人“chop it down”(砍下来)也是有权且合理的。但是管园的主耶稣为人求请,愿意为人松土施肥,让天父看到生命的果实。
在这充满暴政、天灾人祸连连的世代,不少人问"神在哪里﹖",甚至有人认为神创造世界后仿佛抽拂而去,甚至冷眼观看世界的痛苦。但在这比喻中可以看到神其实不是想将人"砍下来",而是盼望再给时间,在人身上栽种出生命的果实。
然而我们的城巿正正是"chop it down"的文化:香港每年只有18%的人能进大学,一半会考生不及格,及格的只有一半进入中六,再被chop it down,不少人被父母大骂"返学干嘛﹖无鬼用!"被家人放弃,最后自己亦将自己放弃掉。社会不少人认为chop it down是最快解决问题的方法。
每年2万名会考零分,蔡医跟政府讲:"每一个年青人都得,只是你少看他们。""突破"决意收纳一些青年人,"收生标准"要求必须是会考零分、被学校拒绝收生、父母完全放弃的,结果发现这类青年人不少,甚至有学校表示"有1/3属于这类型",令他大吃一惊。
撒种的比喻大部份篇幅讲"土地",他直指教会只爱开布道会"割割割",但往往忽略了要撒种松土。他相信通过文字工作能将神的生命之道撒下去,掘地、除草、施肥,会长出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果实。他说:"昔日苏恩佩讲抗衡文化,不是讲"抗衡",是创造另一个文化,与现有文化不一样的文化,创造不一样的土壤,给它不一样的种,神会叫他们生长。"
蔡医对青年人甚有信心,他认为要用不一样的眼光,看青年人为不同,相信神会改变他们。他说:"『八十后』很出色,他们问了连大人都不敢问的问题,我们当然要陪他们一起行。"又说:"今天希望看他们不同,我很相信香港的变天就在这里。"
当晚突破机构呼吁在场年青工作者、父母及牧者立志委身于青年工作,用不一样的眼光不一样地看这一代,并且用神的眼光爱惜和牧养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