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浸普通话布道会:人生如何由黑暗进入光明﹖

张路加牧师、罗慧娟分享见证

城浸普通话布道会:人生如何由黑暗进入光明﹖
张牧师:"如再给我100次选择,还是一个决定,就是人生中最智慧的决定--跟随耶稣。"(图:九龙城浸信会)
城浸普通话布道会:人生如何由黑暗进入光明﹖
影视艺人罗慧娟姊妹见证:"当神关一扇门,会开另一扇更大的门。恩典太大,所给多于我所求!"(图:九龙城浸信会)
九龙城浸信会从昨日(3月24日)开始举办连续3天"进入人生佳境"普通话布道会。这次邀请的讲员为美国播种者国际宣教协会中国事工部主任张路加牧师,首天特别嘉宾罗慧娟亦来到分享见证,近20人决志信主。

首日布道题目:"黑暗与光明"

在昨天布道会首日,张牧师用了"黑暗与光明"这个小主题来开始,接下来两天的主题是"自主与神主"、"浮躁与进深"和"出走与归回 "。

他说:"光明与黑暗是我们生活常常遇到的主题。不单是衣著有白和黑,房间有光和暗,特别是内心常常经历的问题。当我们忧愁、沮丧失去盼望,或者有不该有的念头,我们就是在黑暗里面。但当我们有喜乐与平安,知道自己行事堂堂正正,自己的行为让人得到爱,就是在光明中。"从马可福音中巴底买的故事让我们学习到"怎样使心里心外都会充满光明的境界"。

今日人类的情况,好像当年的巴底买

张牧师说:"最近调查指出香港20%的人有抑郁症。上海有120万人有严重抑郁症,其中的20%是白领,就是收入好、有房子、有车子,别人所羡慕的人。但是他们内心痛苦,总是活在忧郁、黑暗、孤单中。"

"今天我们可以在外面很忙,有很多追求,很多方面都很成功。但夜深人静,内心会自问:到底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活著?我应该怎样活?我的人生要到哪里去?"

"没有答案,不仅自己没有答案,整个人类整个世界都没有答案。这就是人类的情况——好像当年的巴底买。"

路加牧师用美国《时代周刊》一著名心理学家的话,指出人类落在道德危机的7个方面。"人惧怕亲密关系,内心善恶不分,界限不清,权责不明,关系错乱,角色混乱,沟通不良。"结论是"当人类不接受根-这位上帝时,人没有办法知道自己是谁",自主的道德也不能控制罪性的作难,道德会更加败坏。

张牧师认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有的人用物质取代生命的真正需要,但当钱失去时,什么都失去了。"这是今天时代的一个光景。人饥饿并不是因为没有饼。人干渴也不是因为没有水。乃是因为人不听上帝的话,是人不要上帝的话在自己的生命里做根基。"

张牧师分享亲身经历

"1979年一个人去了2000多公里外的城巿—沈阳读大学,很想知道自己人生前面应该怎样走,却只知道自己内心恐惧。所以我祷告说:耶稣,如果你是真的,就让我看见你吧!"以前他常常觉得自己是好人,但那天圣灵光照下,他想到了过去的生活片断:偷吃白糖、设计让弟弟承担罪责…。"我一直觉得自己很聪明,但那天圣灵光照我,从小事看到自己的诡诈、说谎和欺骗,内心很大震动:我是这样的罪人。圣经给人一个定义:神看人不像人看人,因为人看外表,但上帝看内心。"

随后张牧师宣讲了神是垂听痛苦者呼唤的神,作为独生子来到这个世界。虽门徒禁止,但耶稣停下脚步去医治巴底买。"他是在我们去寻找时,发现已经在等候我们的神。",是尊重地对巴底买说:"要我为你做什么﹖"的、甘心作仆人的神。

这世界"有的人是能却不肯,另外的人是肯却不能"。我们的寻求唯有转到"肯并且能的神"才能得到真正的拯救。怎样经历到神呢?张牧师教我们方法:一,信心里认出他,先带著信心认出耶稣的权柄;二,祷告中呼唤他,不是不说,而是真实面对我们内心的需要。三,恒心为得著他,受到挫折也继续寻找与祈求,四,放心交托他,丢掉了对乞丐来说是"全部的财产"的衣服及包袱,相信耶稣会给最好的,最后是五,紧紧跟随他,不是得到耶稣的拯救后还继续过自己世俗的生活,而是像巴底买跟从耶稣的道路,过新的生活。

"上帝是信实的!"

最后张牧师祷告结束,坚定地告白"上帝是信实的"。"如再给我100次选择,还是一个决定,就是人生中最有智慧的决定—跟随耶稣。"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