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的中小型堂会概况
中小堂会数目:全香港华语堂会1,181间,当中小型堂会占近半数,有46.4%。
宗派/联系:约1/4小型堂会及2成中小型堂会与其他堂会在组织上没有宗派/联系。教新相信因为一些堂会较少与教内人士联系,实际数目会较调查结果为多。
崇拜人数:全港总崇拜人数为216,739人,但中小型堂会只占总人数15%,显示在中小堂聚会的信徒只属小众。
成立年数:部份中小堂会成立年期颇长,约1/4成立了30年以上,15%成立了更有40年以上。
堂会发展:教新重看99年普查小型堂会5年后的发展,发现约一半堂会仍属小型,但当中有4成成了中小型堂,亦有约10%相信已停止聚会;而中小型堂会5年后有一半规模不变,约35%成较大规模堂会。然而数据亦显示有15%规模缩小甚至停止聚会或与其他堂会合并。
堂会情况
堂会收支:近半小型堂会入不敷支,有盈余的不足3成,与全港堂会比较,小型堂会经济资源较有限。
教牧同工:小型堂会教牧人数中位数为1人,中小型堂会则为2人,二者的教牧同工职位空缺率较全港堂会为高。
教牧同工年资:全港堂会28.8%教牧在堂会内年资不过两年,然而小型堂会却近4成。而中小堂会教牧同工转职比率比全港堂会为高,即人事变动较大。
神学生及蒙召宣教士人数:现时全港华语堂会全时间神学生有1,229人,平均每千名会众有5.6名。其中小型及中小型堂会每千名会众有7.3及5.9名神学生,相对较多;同样,全港华语堂会蒙召宣教士有713人,平均每千名会众有3.2名。然而,小型及中小型的数字亦较高,分别有4.2及4.9名。
牧养及事工情况
主日学/教导性聚会:小/中小型堂会这类聚会的出席率比全港堂会为高。
培训:过去3年中小堂会主要培训项目为个人布道及栽培员,其次为门徒训练、崇拜主席、敬拜队及组长训练等,中小堂会举办培训项目的优先次序与其他堂会相若,但小型堂会举办培训的比率较低,相信与人手及资源有关。
牧养:半数小堂以部门分工模式牧养,而中小堂较多采用小组牧养,比率比全港堂会更多。
布道:中小堂以友谊布道、教会布道/福音主日、派单张/小册子方式为主,而较大型堂会采用方法较多元化,如旅行、影音媒体等。
差传:全港约6成堂会常设差传/宣教事工,而小型堂会中有约3成、中小型约有一半常设此类事工。
社会关怀:全港有3/4堂会在过去3年曾参与社关活动,小型堂会有56%参与相关活动,而中小型堂会更有约72%。
霍安琪总结数据时表示,香港小型/中小型堂会数目虽多,但人数少。中小型堂会在资源上有较多限制,人事变动也较高。
虽然如此,但此次作堂会经验分享的基督教善乐堂主任牧师林国璋认为,小型堂会的教牧无需介怀,因为叫堂会成长的只有神,只要有两三人奉神的名聚会,神就在他们中间,勉励他们无需因此低下头来,更应努力做好神交付职份。
相关新闻: 不一定要成为超级教会﹖ (2006.02.17) 小堂不小-中小型堂会的牧养与出路 (2006.0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