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已經來這宣教工場五個月了,我對自己來這裡做什麼非常疑惑,我很討厭呆在這裡。我是不是誤解了神的呼召﹖」
「作為一個織帳棚的宣教士,我的生活真的是一根蠟燭兩頭點……我忙得昏天黑地,不是人過的日子……」
以上是為宣教士創啟地區進行心理輔導的江光麗多年走訪宣教士、問及「我們能如何幫助你」時宣教士們所作出的回答。
不少信徒或許會感到吃驚,因為宣教士接受呼召,遠赴偏遠或落後地區,開荒佈道,與開山劈石無異。他們令人想到屬靈的偉人,充滿堅毅的意志。他們也會說出這些軟弱的話嗎﹖
江光麗從她接觸宣教士的經驗總結說,宣教士也是凡人,亟需要得到支援,特別是差派他們的基地與宣教工場建立的支援系統。
她表示與夫婿在宣教工場的幾年來,差派基地肢體每的禱告,遇到疑難時有教授導師排解,並且建立禱伴關係,這些成了良好的支援系統,令他們不致單打獨鬥。
曾有一位服侍穆斯林的單身女宣教士因沒有支援系統,在宣教士經歷極大的試煉時無人關心,加上怕被人認為「不夠屬靈」或「不夠能力」而沒有向別人透露實情,結果回國後身心俱殘,甚至嘗試自殺,最後輔導很長時間才漸漸恢復。
江光麗說,不要以為這是特殊例子,事實上在沒有健康支援系統下,不少宣教士飽受不必要的傷痛。因此差派宣教士的教會要知道如何照顧和保護他們的宣教士,定期到訪工場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及需要,並讓他們能說出遇到的困難等,而不是只求他們的宣教報告或成果數字。
她建議基地教會設想宣教士的生活需要,不時給宣教士寄些補給品,如當地不容易得到或太貴的生活用品等,「不要苛苦宣教士,以為他們應該『不食人間煙火』。」又例如當宣教士回國時,盡量幫助他們生活起居、出行安排等,並給予他們休息補給的空間,而不要只顧安排他們在不同地方分享或述職等。
她總結說,宣教士也是凡人,和其他人一樣有需要,有優勢缺點,他們也不完美,呼籲在差派宣教士前給予完整的準備,以及在工場適當的支援系統,以幫助宣教士完使差傳使命。
(江光麗宣教士的觀點來自《華傳》2014/7~8月第28期《宣教士也是凡人》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