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五型"成功试射,可以说是令印度挤身洲际导弹的精英俱乐部。难怪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会兴奋地宣告:"国家今天昂首挺胸而立。"负责研发"烈火五型"的印度国防研究及发展组织 (DRDO) 总监萨拉斯沃特接受访问时说:"『烈火五型』导弹已经试射成功,为我们的导弹科技缔造历史,也令我们的国家感到自豪。我们今天已经成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无可匹敌的导弹强国。"意气风发之色难以掩盖。
"烈火五型"覆盖面包括全中国,以至欧洲部分地区。印度官方的言论当然非常紧慎,指印度发展导弹技术,"不是因为其他国家有什么样的导弹而去发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上月在印度新德里,参与金砖四国领导人第4次会晤时,曾与印度总理辛格会面,辛格当时亦强调印度无意也不会参与任何遏制中国的战略。不过印度媒体就露骨得多,露骨到几乎是毫不掩饰对中国的敌意。例如《印度教徒报》就畅谈:"[这种导弹] 即使在印度腹地发射,也可以覆盖整个中国,尤其是中国人口稠密和经济上非常重要的沿海地区。" 甚至有印度媒体称之为"中国杀手"。
"烈火五型"的成功试射,独立来看,当然也算是一项成就。但放在一个更阔的画面中来看,就难免令人有种悲哀的愤慨。明明该导弹可携核弹头,增加地区军备竞赛的风险,而且印度至今还未签署"国际核不扩散条约",但北约就在"烈火五型"试射后,公开指不会视印度为威胁;美国国务院甚至声称,印度在核不扩散上的纪录"坚实"。对于印度不与任何核武控制和导弹军控条约合作;2012年的军费大增17%;以及过去5年持续成为全球最大武器买家等事实,西方国家都是只眼开只眼闭。这种国际"大细超"固然令人愤慨,但不至于悲哀。
令人感到既悲哀又愤慨的,是在"烈火五型"试射前刚好一个月,印度官方的计划委员会(Planning Commission)公布资料,指印度贫穷人口在过去5年内大幅减少约5200万人。从2004至2005年度到2009至2010年度,贫穷人口比例由37.2%大幅降至29.8%,创历来最大的降幅。全印贫穷人口数字由5年前的4亿700万,降至3亿5500万人。
单从数字上看,贫穷人口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本身已非常惊人,不过再看清楚细节,就更令人愤慨。事关贫穷人口大幅减少的原因,不是政府有关政策凑效,而是当局将贫穷的标准进一步降低。印度计划委员会制订新的贫困线标准,将城市的每日生活开支调低至60美分以下,农村每日开支更调低至50美分以下。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为每人每日生活开支在2美元以下,就算为贫穷。依据这个国际标准,印度的贫穷人口其实是八亿两千八百万。
另一项用作量度贫穷的指标,是衡量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程度。衡量饥饿的国际标准是身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的下限为18.5。如果一个人的BMI在17到18.4之间﹐就属于"营养不良"﹐BMI在16.0到16.9之间属于"严重营养不良"﹐BMI低于16则表示一个人"极度饥饿"。根据印度政府自己的推算﹐在印度有35.6%的女性和34.2%的男性BMI是低于18.5﹐42%的儿童体重过轻。连印度计划委员会也承认:"即便印度没有处于饥荒状态﹐也显然是处于长期饥饿状态。"
将贫穷标准降低,不单止是一个数字游戏,更会直接打击到已经山穷水尽,长期处于频死边缘的穷人,因为贫穷标准线是会直接影响到穷人能否取得基本福利,那些无端端数字上"被脱贫"的穷人,可能会就此连领取基本福利和食物救济的资格也被剥夺。这种随意降低贫穷标准的做法,可以说是极之不人道。
认为国防开支属于无谓开支的人,固然是好天真好傻,缺乏全面国家管理以及国际视野。但妄顾国民疾苦,为求炫耀和追逐强国虚名的军事扩张,就更是不负责任,欠缺道德承担的行为。"烈火五型"估计总共耗资五亿美元研发,要正式投入布署,开支肯定非常庞大,印度今年的军费劲升17% 恐怕会是个持续的趋势。
2006年,印度第二度试射可携带核弹头的"烈火三型"导弹期间,印度主管妇女暨儿童事务部首度承认,即使在一穷二白的非洲大陆的儿童,健康营养也比印度儿童好很多,印度儿童营养不足的比例高居世界之冠。在试射"烈火五型"期间,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最新的全球饥饿指数(2011 Global Hunger Index)显示,印度有两亿人口得不到食物安全保障,是世界上饥饿人数最多的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宣告挤身洲际导弹的富贵俱乐部,怎能不让人有种悲哀的愤慨呢?
至于总是以正义、文明自居的西方国家,经常对中国的军事研发、军费开支、人权状况,贫富悬殊等问题非常敏感,意见多多,相比起对印度的沉默,真是欠了印度老百姓一个公道。
******* 作者:廖长仁,土生土长于香港,现居温哥华,为歌邻基督教会传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