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差传统计2011:宣教士持续负增长

传福音是基督徒的责任,而教会差遣宣教士便是传福音的其中一个途径。可是,很多人对本港的差传事工没有很深入的认识及了解。 2011年香港教会差遣宣教士统计数据反映差传事工最新的实际情况。首先,香港的宣教士人数有减少的迹象。统计数据显示出,本港的宣教士人数有494人,比2010年减少了17人(年增加率是-3.33%),这是差传事工联会有相类统计以来或自年1989后从未有过的。 宣教士减少 根据总干事洪雪良的分析,宣教士人数减少可以归因于几方面。 第一是宣教士自身的问题而影响差派的事工。洪雪良指出宣教士本身要面对很多的困难,结果令到他们不愿再继续站在前线。在众多因素当中,家庭是最具影响力的。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6成是已婚宣教士。 而在已婚宣教士中大约有7成拥有子女。因此不少宣教士往往因家人需要而回港,例如因子女教育问题需要而离开工场,也有因适应结婚生活而离职。 第二是香港堂会的差传事工近年侧重短宣与访宣。洪雪良认为近年不少堂会的方针及政策也因为经费支持下降、堂会的差传事工流于散漫和欠缺而有所转变。因此,令到堂会倾向支持不论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也相对少的短宣与访宣上面,结果出现开展长宣以及参与宣教的人士减少的情况。 因此,他提醒各堂会:"无论是信徒宣教、青年宣教或『短宣』, 都应大力推动, 但必须推之有法, 更万不应替代『长宣』。" 第三是现时香港的神学院装备全职工人的主要课程(如神学学士和道学硕士),入学和毕业人数都不及装备信徒的其他课程(如圣经研究、基督教研究、其他研究等)。众所周知,要令到在差遣宣教士方面能有质和量的增长,堂会领袖和牧者必须是热心传道和认识差传之道。因此,修读装备全职工人主要课程的人对于推动差遣宣教士有很大的帮助。但遗憾的是,修读装备全职工人主要课程的人比不上修读装备信徒其他课程的人,加上后者的毕业生却因堂会事奉人手普遍短缺,大有可能主动或被动成为堂会的领袖和牧者。基于以上的情况,令到差遣宣教士的人数不如理想。 逾九成服侍对象非基督信仰 此外,香港宣教工作的对象、地区和类别也值得关注。到目前为止,香港的宣教工作主要的服待对象是针对华人和非华人。统计数据显示,华人和非华人占将近7成半的百分率,而多元群体则占2成左右。在服待对象当中,超过9成是有非基督教的信仰。 佛教、民间宗教以及伊斯兰教是服待对象的主要工作。 至于在地区方面,本港的差传事工大约将近7成分布在亚洲,其次是非洲和欧洲等地。统计数据更进一步更显示,在不同地区当中,最多香港宣教士被差前往首五个国家分别为泰国、柬埔寨、英国、日本以及澳门(除中国大陆及创启国家以外)。 在事工类别方面,开荒布道为主要工作,统计数据显示,此工作占总事工类别5成。其次是牧养教会、培训领袖植堂以及语言学习。除此之外,本港的差传事工类别也包括:社区发展、学生教育、行政及推广、救援工作、神学教育等等,可谓包罗万有。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马太福音28章19节)愿信徒不但牢牢记著这金句,也把这句话实行出来——切实参与和支持香港的差传事工。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