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日报》凭空杜撰我的说话──消除歧视性小众咨询小组的报道

作者:关启文 2013年6月18日,消除歧视性小众咨询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我是小组成员,也有出席当天会议,但在会议前后都没有香港报章的记者访问我,我也不以为奇。然而我竟然在6月19日《苹果日报》的报道中发现这样一句话:「咨询小组成员曹文杰指,各成员于会上坦诚表述对性倾向歧视条例立法的期望,虽暂未有具体建议,但相信能照顾不同群体需要。性文化学会主席、浸大宗教及哲学系教授关启文亦是小组成员,称可反映「后同性恋者」声音,「其实佢唔系冇代表」。 因为这句话完全是杜撰出来,且严重误导读者对我立场的了解,所以我要严正声明: 1) 在这件事上,《苹果日报》从来没有访问过我。 2) 我从来没有说过以上说话,在当天会议没有,在文章中也没有。 3) 以上内容也不反映我的意见,我并不认为自己可代表后同性恋者说话。 4) 就著政府不容纳后同代表在咨询组的做法,我在当天会议中曾表达不满。我现在强烈要求政府(CMAB)在将来把后同性恋者的代表加进于咨询小组中。 我感到难以理解为何《苹果日报》要杜撰这样的一句话,是要分化我与后同群体的关系?是藉我的「声音」抵消后同的诉求?我不能肯定,但这有违传媒操守却是无可置疑的。「新闻报道」已变成有政治目的的「小说」?我尝试同情地理解,猜想或许整句说话可能是小曹的意见,例如或许他认为「关启文亦是小组成员,所以可反映「后同性恋者」声音,「其实佢唔系冇代表」。」但记者在报道时却不在意地在中间加了句号,并在提到我名字后加了一个「称」字,这就给读者一个印象,这句话是我说的。是否如此?我无从得知,我尝试透过一位《苹果日报》的记者接触报章编辑,但电邮石沉大海。 面对拥有庞大力量的传媒,我只是鸡蛋,而且我感到这只是开始。我只能在这里恳切呼吁《苹果日报》在将来报道时谨守传媒操守。当然,若它要扭曲和抹黑,我也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有点无奈。我也有心理准备面对一浪接一浪的扭曲报道和攻击,和想像到我未来的悲惨下场,届时只能期望读者不要轻信传媒报道,而要多方查证。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