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瑞强博士 – 我知错了

主题:我知错了                讲员:邓瑞强博士 经文:约翰福音16:8-11 日期:20112年5月27日(崇基礼拜堂) 聆听讲道: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各位弟兄姊妹,主内平安。   有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少女回到教会,找著牧师,向牧师说:"牧师,我犯了罪,请问天父会否原谅我?"牧师问:"你做了什么事呢?"少女说:"牧师,我忍不住要时常照镜,然后,我又忍不住对自己说,我真漂亮。我觉得,这是极大的虚荣心。我犯了虚荣的罪。"牧师仔细地看看这少女,然后说:"啊,亲爱的姊妹,在我看来,这不算是罪,很明显,这只是对事实的错误理解。"   不是"罪"而认"罪",可能只是一个笑话。   是"罪"而不认"罪",却是一种堕落。敢于认罪的人,是勇敢的。   很多分析说,中国人是较为不愿意认错,不愿意认罪的。   易中天有一篇文章,叫<中国人为什么不认错>(参:http://news.163.com/10/0717/16/6BQBEJ4S00012Q9L.html)。里面讲到,中国人"越是地位高、名气大、粉丝多,就越难〔认错〕。要么矢口否认,要么一声不吭,要么倒打一耙,要么把水搅混,甚至把质疑他的人统统说成是『文化杀手』 。痛痛快快说声『对不起,我错了』 的,几乎没有。"   为何如此?   易中天的分析是,中国社会很早就只有终极的两个等级:皇帝和臣民。大家看电视剧集都见到,臣子面对皇帝,诚惶诚恐。只要自己的意见与皇帝的意见不同,臣子便说:"请皇上恕罪。"晚上看剧集<三国>,有一集讲到主子觉得某大臣的说话不中听,便说:"你这样跟主子说话的吗?"无论那大臣的官有几大,学问有几高,道理有多好,那大臣的即时反应是:"奴才知罪,罪该万死。"这也可能是我们有些人小时候的经验,父亲的意见我们不同意,父亲不是跟我们讨论,而是一巴掌的打过来。   其实,意见不同,应是讲道理的时刻,透过讨论,将真理辩明。但是,在权力畸形的社会里,意见不同,不是透过讨论来处理,而是透过权力使其屈服。于是,认罪的重点,其实不在乎真实的"有罪"或"无罪",而在乎在权力结构里应如何作"认罪"表演。易中天说:"无罪而称死罪,哪有真实可言?不过是一种『姿态』。真正的错误,也就不会有人去认。结果,认罪也好,认错也好,便都变成了『表演』。"   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全民都在作这种"认罪表演"。易中天说:"每个人也都要检讨自己,批判自己,甚至痛骂自己。那些把自己骂得最凶的,往往能得到领导表扬、群众肯定,在掌声中体面地下台。"   这种认罪表演,让人在畸形的权力结构中苟存性命,并不让人真诚悔改,也不会有生命重生。   写《丑陋的中国人》的柏杨说:"假如你听到中国人说: 『这件事我错了。』你就应该为我们国家民族额手称庆。我女儿小的时候,有一次我打了她,结果是我错怪了她,她哭得很厉害,我心里很难过。…我抱起她来,我说:『对不起,爸爸错了,爸爸错了,我保证以后不再犯,好女儿,原谅爸爸。』她很久很久以后才不哭。这件事情过去之后,我心里一直很痛苦,但是我又感到无限骄傲,因为我向我的女儿承认自己错误。"   写了一大段文字,只是写一个爸爸向他的女儿认错,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读起来却觉得这件事无限艰难。一件这么简单的事也做得这么艰难,而做完后却竟然感到无限骄傲,我们便看到,要一个中国人认错,多么艰难。    今日是五旬节,是记念圣灵降临的日子,讲道的主题理所当然是"圣灵"。今日,要讲圣灵的其中一项工作,祂要叫人知罪及认罪。   罪在何处?   我们看一看约翰福音16: 2-3。主耶稣说: 16:2 人要把你们赶出会堂,并且时候将到,凡杀你们的就以为是事奉神。 16:3 他们这样行,是因未曾认识父,也未曾认识我。   主耶稣在这里很简单的指出了世人的罪的表现,也指出罪的表现背后的罪的本质。   罪的表现是什么?   "人要把你们赶出会堂","会堂"对犹太人而言,类似我们的"祠堂"。这是宗教、宗族、文化、传统等的集合点。被人赶出"会堂",意味著从宗教上排斥你,视你为判教者;意味著从亲朋戚友的关系网中离弃你,视你为不孝子;意味著从民族的认同中否定你,视你为外人。被人赶出会堂,意味著失去自己的身分,变得无家可归。这有点似将一个未成年的小孩子赶出街。   不单如此,"时候将到,凡杀你们的就以为是事奉神"。人以为杀害你们,是事奉神的一种表现。世人犯罪,不会以犯罪的名义去犯罪的。世人犯罪,总会找一高尚理由。当某些国家要开枪杀害手无寸铁的平民时,他们会提出神圣的理由,他们说:"这是为了国家未来的发展。"当某些民族要屠杀另一民族时,他们会提出神圣的理由,他们说:"为了人类的纯洁,我们要将邪恶的种族消灭。"某些伟大的人物清除异己时,他们会提出神圣的理由,他们说:"为了要完成上天给我的召命。"多少人,以"真理"、"道德"、"神圣"、"天命"的名义,使他人离开他们赖以维生的"会堂"。一个人高举著"事奉神"的名义,怀著"事奉神"的喜悦与热情,去杀另一个人。这是否很悲哀?   这些都是罪恶的表现。耶稣接著说,"他们这样行,是因未曾认识父,也未曾认识我。"人竟然以爱神、事奉神的名义行恶,是因为他们根本不认识那位创造天地的父。这位父,以圣子耶稣的生命,流露出他的生命内容。耶稣,一个自甘降卑的人,一个以爱去还报仇恨的人,一个看到人类的前景在乎人类能放下种种成见去拥抱他人的人。耶稣,他将天父的心流露出来。人类的罪,正是遗忘了这颗心。   圣灵来了,祂要指出这种人性的堕落。祂要叫人知罪。 16:8 祂〔即:圣灵〕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 16:9 为罪,是因他们不信我; 16:10 为义,是因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就不再见我; 16:11 为审判,是因这世界的王受了审判。   圣灵要来,处理人性生命三个最重要的灵性光景:罪、义、审判。   首先,圣灵来,处理我们的"罪"的问题。   罪,是生命最基本的问题。人的生命,内注"神的形象"(Image of God),这是人类的神圣素质。这种神圣素质,严格讲,不是一个人内在完备的。这素质,必需一个人合宜地爱另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出现。一个人与另一人相爱,爱情才会出现。单独一个人,是无所谓"爱情"的。同样,一个人,也无所谓"神圣素质"的。所谓"罪",就是面对他人时,遗忘爱,也因此消灭了生命的神圣。   其次,圣灵来,处理我们的义的问题。   所谓"义",就是行为的正当性。我们认为怎样行,才算是正当?    第三,圣灵来,处理我们的"审判"的问题。   所谓"审判",即 “judgment”,我们对人生与世事的判断,是否能经得起神的判断?我们说,我的行为对得起"天地良心"。这"天地良心"会否只是私心?这"天地良心"能否经得起真正的"天良"和"天心"的判断? 16:8 他〔即:圣灵〕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   这经文讲的"责备",指的就是像先知一样,揭发罪、指斥罪,不容让对罪姑息,也不容让将罪掩埋。   圣灵来,就是揭露和指斥我们在"罪"、"义"、"判断"这三方面的错。 16:9 为罪,是因他们不信我。   我们的生命活不出神圣,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我们根本"不相信"耶稣。   想想,当有人无端端打你右边面时,你想著什么?你很想打他一身。你根本不相信将左边面也给他打能有什么生命的光辉。当你看到公司里的"衰人"做错文件时,你想著什么?你很想他跌一跤。你根本不相信爱你的仇敌是在现实里可行的。当你的旧爱变得越来越不可爱,而又有新欢出现时,你想著什么?你想弃旧迎新,撇掉旧爱。你根本不相信爱是甘愿将自己钉在十架上。你忘记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里所讲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   圣灵指出我们根本不相信耶稣的生命就是回归天父的大道。这是我们的罪。   我们的罪,是我们用种种"神圣"的理由,放弃生命的"神圣"。 16:10 为义,是因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就不再见我。   有人偷懒不工作,以为这是"著数"。有学生写论文时抄袭,以为这是"醒目"。有传道人将福音稀释,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以为这是"荣耀神"。这一切,都正如约翰福音所讲,有人杀其他人,还以为是事奉神。   耶稣被人杀害,这不表示他被神遗弃,反而,唯有他能往天父那里去。   他的复活升天,是显明他的生命是蒙天父悦纳的。敌对他生命的,是与天父为敌的。   圣灵让我们看见,我们的生命,到底是站在耶稣那一方,抑或是站在杀害耶稣那一方?   不过,人类心灵的盲目,有时会盲到极点,在杀害耶稣时,还以为是事奉耶稣。 16:11 为审判,是因这世界的王受了审判。   耶稣死了,然后,复活,升天。能复活,能升天,显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耶稣升天"这事实显明,他对"生命应如何活"的"判断"是对的,他要背负十字架这"判断"是对的,他看到人的迷失,而以自己舍己的爱,作为指路的灯,这判断是对的。   相反,那些宗教人士,为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和自鸣清高,而杀害耶稣,他们的判断是错的。那些政治人士,为讨好群众,为拿选票,而杀害耶稣,而牺牲无辜,他们的判断是错的。那些群众,毫无正直,左摇右摆,被宣传煽动,而杀害耶稣,他们的判断是错的。   圣灵来,叫我们以耶稣的生命去检视我们自己的生命,叫我们在耶稣面前,在天父面前,真诚的说:"我知错了。"   一个简单的故事(参:http://jameslau88.com/please_come_home.html):   巴西近郊,一间简陋的房舍,住著两母女。母亲叫Maria,女儿叫Christina。这个家简单,却温暖。Christina的爸爸,很早便过世了。妈妈Maria当女佣,收入微薄。Christina不甘心留在这里,她梦想著大城巿的生活。有一天,她离家走了。她妈妈心碎。这位妈妈知道,这女儿在大城巿根本无法维生,但这女儿个性倔强,不轻言放弃。然而,当骄傲遇上饥饿,她就会做愚蠢的事。Maria明白这一点,她带著自己的照片,去到里约热内卢这个大城巿,在酒吧、酒店、夜总会,和妓女会出没的地方,在每处留下自己的照片。在照片背后,写上几句说话。很快,这母亲的照片用光了,钱用完了,她只好回家。   几个礼拜后,她女儿走下一间酒店的楼梯。她形容憔悴,面上再没有欢笑。在楼梯尽头,她看见一张相,一张熟悉的脸。她看见她母亲的脸。她把照片拿下来,看到背后写著:"无论你做了什么事,无论你成了什么样的人,都没有关系,请回家吧。"就这样,她回家去了。   这位少女,以种种"神圣"的理由离家。然而,她母亲的一张照片,唤醒了她,让她看到整个人生都错了。她遗忘了生命的神圣,她的行为根本没有正当性,她的生命作出错误的判断。她知错了。她回家去。   我们是否愿意回家?   但愿:荣耀归于圣父、圣子、圣灵。阿们。 承蒙「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牧室」允准转载 主日崇拜预告 日期 : 03/06/2012 (星期日) 时间 : 10:30 讲员 : 郑汉文博士 题目 : 神的永在,人的永生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