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光社為中小學教育人士舉辦「賭波的禍害及有關的預防教育」進修課程

這次課程是受香港教育統籌局委託而開設,內容包括博彩活動成因、潛在危險、學生輔導技巧等一整套相關協助

為了協助校長及教師在各間學校內推行反賭教育工作,減低青少年參與賭博的機會,香港教育統籌局委託香港基督教團體明光社,於六、七月份為中小學校長、教師舉辦「賭波的禍害及有關的預防教育」進修課程。這是香港政府為紓緩賭博引致的社會問題所推行的措施之一。 「賭波的禍害及有關的預防教育」課程,內容包括賭博及賭波(足球博彩)的種種成因,足球運動與賭博掛鈎的潛在危險,辨識高危學生的技巧,如何培養學生健康的理財觀,亦會介紹社區資源,為有需要的學校提供整全的預防工作。課程的導師包括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戒賭輔導員、資深社工、校長及明光社同工教授,以講授及小組討論為主要形式,從不同角度分析探討賭博成因及治療方法。這套課程也安排了成尼棌鉹H士分享經驗,為校長及教師提供一套完整的預防青少年陷入賭博引誘的教育計畫。 明光社舉辦的這一系列課程分別針對中學及小學教育人士,完全免費。課程總共15小時,分為2天半學習。首期面向小學校長及教師的課程已於6月24日開始,而首期面向中學教育人士的課程將於7月6日開始,報名截止日期雖為6月25日,但早在這之前已經滿額。 2003年8月,香港政府宣佈賭波合法,並頒佈一系列條例規範足球博彩活動。港府原意“以賭制賭”,通過逐步將賭博活動規範化而減少由賭博而引起的社會問題。然而,由包括明光社在內的基督教團體、教育團體及社會福利界團體組成的「監察賭風聯盟」,則在日前「防範青少年沉迷運動賭研究」調查當中得知,受訪的2,858名中、小學生中,有多達10.6%曾賭波,較半年前該組織所作類似調查所得的4%,高出1.5倍。更有1.9%受訪學生(約55人)承認每月賭波10次或以上。 監察賭風聯盟所做的調查亦顯示,有七成參與賭波的18歲以下學生,是在賭波合法化後才開始賭波的,可見賭波有很大的吸引力,賭波合法化也使青少年成為賭徒甚至病態賭徒的機會大大提升。 而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5月19日在立法會就「反賭風」動議辯論發表題為[規範賭博旨在減少社會問題]的言辭,表示“政府向來都不鼓勵市民參與任何賭博活動”,“規範足球博彩,純粹是為打擊非法足球賭博,即以此作為處理社會問題的措施,並非為鼓勵市民參與足球博彩”,並重申足球博彩不接受未成年人下注的原則以及一系列具體防範措施。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