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经会末讲]嘉信博士:改革的缺失

84届港九培灵研经会:第十日早堂

[研经会七]嘉信博士:更新与上帝的约
港九培灵研会来到最后一天,嘉信博士给大家最一堂讯息,讲题是"改革的缺失"。

尼希米记十三章是再一个反复,出现改革上失败的地方。我们不应觉得惊讶:保罗建立教会,带很多人信主,训练很多年青人,又写了新约很多书卷。但当写到各卷书信如提摩太后书、以弗所书时,亦提及教会中有不少失败之处。

教会历史中在很多复兴后,18世纪爱德华兹带领教会复兴后,却他被教会开除;摩西是伟大的领袖,但他也不能进入迦南地。尼希米记很现实,但当他面对改革中失败的出现时他绝不罢休。

尼希米所面对的失败

一. 新的律法主义

律法书上写道:亚扪人和摩押人不可进入上帝的殿,原因是他们没将食物和水给以色列人,更雇巴兰咒诅他们,因而有罪。但以色列人听见时,他们所作的超越了上帝的话——上帝所指的只限于亚扪和摩押人,但以色列人却与一切外邦人绝交,

虽律法指明这些人十代都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但历史中上帝的恩典里有例外,路得就是一例。她是摩押人,成了大卫的曾祖母,所以即使律法说"十代"亦不是绝对的。但以色列人却出现律法主义,用更多的规矩要显出圣洁。耶稣时代将安息日的条例扩大成外在的律例,以致耶稣在安息日要治好病人时,他们却禁止。

嘉信博士读大学时,当时基督徒学生有一种风气——每日手拿著圣经,以宣示自己的信仰,后来更有人开始拿著又厚又重的黑色圣经,以表达自己的身份。尝试将自己摆得比别人更圣洁的人要小心,他们尝试制造更多规条叫别人遵守。

复兴中很多人心意得到改变,他们希望做得更圣洁,有人想保护此复兴,因此有意无意将圣洁变成守诫命。后来未经过大复的年青一代要遵守一大堆规矩,却不想守。

二. 裙带主义兴起

先是蒙派管理我们 神殿中库房的祭司以利亚实与多比雅结亲,便为他预备一间大屋子,就是从前收存素祭、乳香、器皿,和照命令供给利未人、歌唱的、守门的五谷、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并归祭司举祭的屋子。(十三4-5) 大祭司以利亚实的孙子、耶何耶大的一个儿子是和伦人参巴拉的女婿,我就从我这里把他赶出去。(十三28)

以利亚实与多比雅有姻亲关系,耶何耶大的一个儿子是参巴拉的女婿。上帝立约的子民与其他人建立姻亲关系,这本身已够坏,以利亚实更将圣殿的位置腾出,给多比亚预备屋子。裙带主义是将身边的朋友提升,很容易令人败坏,因不再按原因和真理行事。做此事的人非无知者,而是祭司。圣经中讲到保护家庭的种种,但没有教导提升家庭利益将真理压下去。尼希米采取正确做法:他赶走多比雅,扔弃殿中屋子的东西。

三.失去对约的忠诚

我派祭司示利米雅、文士撒督,和利未人毗大雅作库官管理库房;副官是哈难。哈难是撒刻的儿子;撒刻是玛他尼的儿子。这些人都是忠信的,他们的职分是将所供给的分给他们的弟兄。(十三13)

发生此事时,尼希米回到王那里。他回到多久没有人知道,但后来他向王告假回到,就发现。他此前建立了架构系统,让一些家族轮流负责供应献祭所需的。但回去时发现人们不再理会圣殿的供应,反专顾自己的需要,回到家里耕田。尼希米就斥责他们。有时很强的行政人员是需的,为要将运动流传下去,否败事情会慢慢衰退。他再次要让忠信的人负责事情。

四. 利益凌驾敬虔

人们安息日设法赚钱,而外邦人亦带货物来买卖。尼希米采取相当强硬的态度,但以色列人改革的热情已衰落。

五. 与外族通婚

我吩咐利未人洁净自己,来守城门,使安息日为圣。我的 神啊,求你因这事记念我,照你的大慈爱怜恤我。那些日子,我也见犹大人娶了亚实突、亚扪、摩押的女子为妻。他们的儿女说话,一半是亚实突的话,不会说犹大的话,所说的是照著各族的方言。我就斥责他们,咒诅他们,打了他们几个人,拔下他们的头发,叫他们指著 神起誓,必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外邦人的儿子,也不为自己和儿子娶他们的女儿。(十三22-25)

越来越多人与外族通婚。此处非指种族歧视,而是对上帝约的忠诚。所罗门王有很多妻子,娶外族人的公主以和外族王建立关系。为讨妻子喜悦,他亦建外族偶像的庙宇。子女成长时,不懂学习敬虔,父母中一个只拜一个神,另一个拜外神;一个读摩西律法,另一个跟随摩洛神的话。摩洛神要烧上儿子,很快以色列变成随意而行,与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上帝越来越远。

尼希米看到当中例子,他将人逐出,多少影响到家庭的生活。他有勇气做对的事,标志著以色列人中上帝律法改革的重要。(十三30)他所做的为了保护上帝的律法典章。

尼希米的呼求

的 神啊,求你因这事记念我,不要涂抹我为 神的殿与其中的礼节所行的善。(十三14) 我的 神啊,求你因这事记念我,照你的大慈爱怜恤我。(十三22下) 我的 神啊,求你记念他们的罪;因为他们玷污了祭司的职任,违背你与祭司利未人所立的约。(十三29) 我的 神啊,求你记念我,施恩与我。(十三31下)

保罗说:"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提后四8)他期望自己对主的信实有回报。尼希米的祷告:主啊,我对你忠诚,求你记念我,尤其是我为神的殿做的事。基督徒可以尼希米眼光去看祷告,似乎是我们向上帝要什么,但其实从头到尾都是上帝恩典。

鲁益师(C.S Lewis)讲过一比喻:两个男人都想得到一个女人,所以走到红灯区,付钱得到。第二个男人因著尊重及庄重的方式去追求她,寻求双方家长同意,最后两个家庭建立姻亲关系。两者分别在哪﹖鲁益师说,第一个情况中整件事是下流的,第二个赏赐是关系的完美终结。他说基督徒的赏赐就像后者:因著神的恩典我们与神建立关系,而赏赐就是关系的果子。

尼希米的祷告也是正确的,但当在改革出现很多问题时,他仍求上帝怜悯。他明显已很累,但仍尽力去做所能做的,与此前的改革复兴已离得很远。

北美有两个教会的领袖,在廿世纪福音派的运动中有极大的影响力,大家都承认他们是福音派的领袖。于是嘉信博士邀请他们分享对北美福音派历史的观感,在百个学生面前访问他们。二人的回应都充满智慧。最后问他们一个问题:"当年长的基督徒到了你们的年龄,都变得自我防卫,甚至对年轻人充满怨气,有时这态度他们会摧毁自己所建立的。但我在你们两人时看不到这些,你们仍对上帝充满感恩而非怨气,看不见自夸、恐惧的态度。别告诉我们这是上帝的恩典!请深入讲如何结出这样的果子﹖"他们二人都很尴尬,不知怎样说。最后其中一个说:"一个人在十架前怎能够自夸﹖"在两小时的访问中这是最重要的时刻。这就是长期复兴在一个人心目中所结的果子。但似乎尼希米未能听见如此的话,大家更多为自己著想。

再看此卷书对今天我们有什么教训:

律法最终无法改变一个人

尼希米记约在主前400年,约100年后希腊人占据以色列,亚历山大大帝死后,此帝国被四强瓜分,以色列在两个将军中间。最终在主前200年赶走希腊人,500年内第一次独立自主。他们并没有再找一个王,革命份子掌权,不想大卫子孙出来作王。主前600多年罗马人当家作主直至耶稣到来。因此一直以来他们祈求自由,但不要大卫子孙。

改革确实是祝福

城墙的确修建成功,人口进入耶路撒冷,上帝话语复苏,很多人学习上帝的话语,是上帝子民很大的祝福。一切都因上帝将祂的心意放在尼希米的心里。因此如果只将焦点放在子民犯罪上并不恰当,因为改革确实是祝福——即使当中有失败。

福音不是一大堆规矩

虽然不想减低福音的大能,但直等到耶稣基督来到前,我们仍是经常失败的,就如启示录二三中对七个教会的信中,当中五个失信。教会历史中不同国家亦有过复兴和大运动,之后教会又跌落陷入罪中。你不想如此,因为这些复兴和改革的确改变了人的心,但教会必需明白每一代都要带下一代到福音里,除非我们的子女、他们的子女真正信主——否则基督教永远只是一大堆规矩,而规矩不能改变人心。

福音不是一大堆规矩,是将圣灵在我们生活中的力量放出来。当中有人认为基督教是一大堆规矩,亦有人经历上帝的大能,却没有给下一代,但最终我们要明白直到主来的一天我们无法完全。对以色列人他们等待弥赛亚。今天我们等待祂—到时不再有死亡,没不信的事,没贪婪、憎恨、苦毒、淫乱,对上帝会有完全的爱,真的爱邻舍如同自己。福音是今日将来经历的事,今日要向上帝信实地一步一步走。要明白教会历史非我们能控制的,而在乎那说:我要在石头上建立他的教会,阴间的权势不能胜过它的主耶稣基督。

要有长远眼光,记得耶稣基督说:我会建立我的教会。而我们记住历世历代教会说:正是这样,主啊,我愿你来!

祷告

最后嘉信博士带领大家作最后的祷告,借以结束一连九次的研经会:

"慈爱的天父,我们承认我们爱你,但不按你所想的去爱你;我们想顺服,但我们的心偏向不顺服不信。察看我们的灵,让我们乐意放弃那些羞辱你的罪,求主你的灵再一次更新我们,让我们再次向你许诺:生活或易或难,我们向你忠诚。因为我们所服侍的基督建立教会,让我们专注于你的荣耀,让我们向前迈进,求天父帮助我们在你的荣耀中生活。我们呼喊:主啊,我愿你来!"

(本报推出港九培灵研经大会专题,每日即时更新,与信徒一起回顾每堂讲道内容)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