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讲道按此)
前言
我在杭州认识一个朋友,他是温州人,他家好几代都是基督徒。很不幸的是,前年他母亲得了胰腺癌。有一次我在杭州讲课,他来找我,他说他心里有种担忧,担心他母亲上不了天堂。我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母亲是名虔诚的基督徒,刚开始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他们那边认为癌症是撒旦在作怪,所以请传道人天天祷告赶鬼。他母亲跟著传道人天天祷告,天天恳求天父赶鬼治病;可是祷告好像无效,他母亲身体一天差过一天,终于有一天,他母亲就开始埋怨上帝了。他母亲觉得上帝很不公平;她这样爱主,她才四十多岁,主为什么不恩待她,为什么要让她吃这些苦,受这些罪。他母亲很生气,连话都不愿多说,也不祷告了。我的朋友问我:“是不是埋怨上帝就没有信心了,就上不了天堂了呢?” 我说:“不一定啊,大卫在诗篇里不是有很多篇都是哀呼、抱怨的祷告么,诗篇三十五篇,诗篇八十六篇,大卫抱怨和恳求的语气都非常强硬啊,神不是照样拯救了他么!” 我正想跟他读读诗篇三十五篇安慰他,安慰一下他母亲,但脑海里,却突然想到这一篇:诗篇三十篇。诗篇三十篇这样写到:
神的恩典乃一生之久
1, 耶和华啊,我要尊崇你,因为你曾提拔我,不叫仇敌向我夸耀。
2, 耶和华我的神啊,我曾呼求你,你医治了我。
3, 耶和华啊,你曾把我的灵魂从阴间救上来,使我存活,不至于下坑。
4, 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要歌颂他,称赞他可记念的圣名。
5, 因为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
6, 至于我,我凡事平顺,便说:“我永不动摇。”
7, 耶和华啊,你曾施恩,叫我的江山稳固;你掩了面,我就惊惶。
8, 耶和华啊,我曾求告你。我向耶和华恳求说:
9, “我被害流血,下到坑中,有甚么益处呢?尘土岂能称赞你,传说你的诚实吗?
10, 耶和华啊,求你应允我,怜恤我!耶和华啊,求你帮助我!”
11, 你已将我的哀哭变为跳舞,将我的麻衣脱去,给我披上喜乐。
12, 好叫我的灵(注:原文作“荣耀”)歌颂你,并不住声。耶和华我的神啊,我要称谢你,直到永远!
I will exalt you, Lord,
for you lifted me out of the depths
and did not let my enemies gloat over me.
2 Lord my God, I called to you for help,
and you healed me.
3 You, Lord, brought me up from the realm of the dead;
you spared me from going down to the pit.
4 Sing the praises of the Lord, you his faithful people;
praise his holy name.
5 For his anger lasts only a moment,
but his favor lasts a lifetime;
weeping may stay for the night,
but rejoicing comes in the morning.
6 When I felt secure, I said,
“I will never be shaken.”
7 Lord, when you favored me,
you made my royal mountain[c] stand firm;
but when you hid your face,
I was dismayed.
8 To you, Lord, I called;
to the Lord I cried for mercy:
9 “What is gained if I am silenced,
if I go down to the pit?
Will the dust praise you?
Will it proclaim your faithfulness?
10 Hear, Lord, and be merciful to me;
Lord, be my help. ”
11 You turned my wailing into dancing;
you removed my sackcloth and clothed me with joy,
12 that my heart may sing your praises and not be silent.
Lord my God, I will praise you forever.
某些时候,用诗篇三十篇这样的感恩诗来安慰病重的人,好像并不是很切实际。因为摆明了他现在病得很重,并没有得到医治,又哪里会有心情感谢神拯救了他呢?但是很奇怪,在我朋友说到他母亲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这首诗;之所以会想到它,是因为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赞美诗,不仅仅是大卫感谢神医治﹑拯救的赞美诗,它同时也非常真实地表达了大卫经历大灾大难时的的心境,还有大卫信心的挣扎过程。这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篇。我想透过分析这首诗,来看看大卫的信心的心路历程。
解经一、 蒙拯救和“流泪的祷告”(三十:1~5)
在1到5节,诗人不仅仅自己感谢神,还带领大家一起感谢。在第一节,大卫感谢神提拔了他。提拔原文是一个非常生动的字,就好像打水,把水桶从深井里头拉起来。大卫感谢神,因为神就像打水一样,把他从深井里拉起来。这个深井可不是深井烧鹅的那个深井,这个深井里没有烧鹅,只有仇敌——大卫命运中的仇敌。这里提到的"仇敌"是什么意思呢?原文这个字是一个众数(enemies)字,用普通话讲就是一个复数字,包括后面提到的"疾病"(v.2)阴间(v.3)被害流血(v.9)下坑(v.3,9),或者像唐佑之博士讲的那样,仇敌甚至还包括当你遭难时,那些看你笑话﹑不同情你的人。
疾病是我们的仇敌!香港人经常讲:“得闲死毋得闲病。”(有空去死没空去病)对于我们这些天天忙碌的人来讲,生病很难受。火车上的广告,有将近三分之一是跟健康有关的。但我发现,人一过三十岁,病就一个接一个找上门来了。今天脖子酸,刚刚痊愈,背又痛了;背刚刚好,肠胃又不好,肠胃刚刚好,皮肤又不好;皮肤刚刚好了,又血压血糖偏高。我以为生病是我这种三十岁以上的人的专利,结果发现不是,现在很多本科生也经常肩膀酸痛,背部酸痛了。我们本来很美好的生活,就被疾病这些小麻烦困扰著;就好像你要睡觉,蚊子不停在你耳边飞一样,麻烦得很。这还是小病,最近这几年癌症增多,几乎隔几天就会听到癌症这个词。
在面对疾病时,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大卫懂得呼求神,我们会不会这样做呢?我发现我自己生病时多数是求告医生,而不是求告神。我一有病就去求告医生,然后吃药;当然看的多数是中医,吃的多数是中药。因为中药据说更健康。弟兄姊妹,你吃药之前会不会祷告呢?我很少会,我想也没几个人吃药之前会先祷告一下。
我们中间有没有人吃药之前会祷告一下?你说吃药之前祷告做什么?!难道跟神说,“神啊,求你让药一定有效果把!”我们通常不会这样祷告,因为我们相信,医生总可以帮到忙的,药总会有效果的,起码会有一定效果。我们是单单怀著对医生﹑对药的信心去看病的;当我们觉得人的手可以搞定这些事情,我们觉得靠自己可以搞定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向神求告。小病,我们觉得靠医生﹑靠自己就能治好,所以不祷告;大病,我们觉得医生都不管用,神又能怎样呢?所以我们也不祷告。但神其实不喜欢这种态度。列王纪下讲,亚哈谢王生病了,他去求问所谓的“神医”巴力西卜,而不是去求告耶和华神,神就让以利亚去宣布“你必不下你所上的床,你必定死。”
大卫王不像我们这样,你看诗篇30篇,他就因为疾病向耶和华祷告;其实你看看诗篇,几乎篇篇都有向神恳求的地方。圣经并不是认为治病可以不需要用药,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中,就是用橄榄油治病。马可福音6:13节,雅各书5:14节也提到用橄榄油治病。所以我猜想,大卫并不是不看医生不吃药;大卫也看病也吃药,但是大卫明白,无论医生也好,无论医药也好,如果神不让那些东西起作用,就一定起不了作用。
所以从大卫的诗篇里头,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恳求的态度,一种敬畏神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祷告的态度。“凡事谢恩,凡事祷告”,并不是要你为了今天晚上吃白菜还是吃萝卜祷告,也不是要你出门时为了穿这双鞋还是那双鞋祷告。凡事祷告乃是让你学习一种态度,一种凡事都要敬畏神的态度。哪怕我们还在困境中,哪怕神还没有救我们脱离苦海,我们仍旧要记得敬畏神﹑向神呼求,这就是祷告的态度。就好像诗篇35:16-17节,大卫大声向神说:“我在患难中,他们却欢喜,……主啊,你看著不理要到几时呢?”
哪怕神不理大卫,大卫仍旧懂得要向神祷告。就好像今天读的诗篇30篇,大卫经历了非常多﹑非常大的苦难,大卫也会害怕﹑也会流泪,也会大声抱怨,因为神并不是事事都提拔他,不是处处都医治他,但无论什么样的光景,他都会向神呼求,向神感谢,因为他敬畏神。这样的祷告,我称它为“流泪的祷告”。
二、愚人的自夸和“流泪的祷告”(三十:6~10)
弟兄姊妹,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去祷告呢?是不是因为我们还不懂得敬畏神,还不知道自己的危险呢?但诗篇30篇——也就是“流泪的祷告”——提醒我们,不要做个愚蠢人。什么是愚蠢人?6到10节讲,当遭受到仇敌和疾病攻击之前,大卫的生活非常平顺。平顺这个字可以翻译成安逸。那个时候,诗人有钱﹑有享乐﹑有才智,又有健康,日子过得非常安逸。当时他就在心里说:这都是出于我自己的本领。我可以靠著自己的力量,永远不动摇,江山也稳固——现在很多事业成功﹑身体也还算健康的人都是这种心态。谁知道,正在这个自满自大的时候,战争﹑魔鬼和疾病,接踵而来,都来袭击他。诗人这才发现,自己的生命原来十分危险。他十分惊惶害怕。当他发现自己是个愚蠢人时,他就开始流泪祷告,流泪求告耶和华了。
前些日子,Hardy跟我谈到胡雪岩。(Hu Xueyan.) 胡雪岩是晚清江南第一首富,在杭州有所大宅子,但只住了八年就不得不搬出去了,破产了。胡雪岩穷苦人起家,有钱之后花钱无度,终于弄到抄家没产。没有敬畏的人生实在太多跌宕起伏了。(这个可以不用)
不过在9-10节,诗人的祷告并没有一下子全然认错,这时候他还有点情绪,9到10节,他向耶和华恳求说:9, “我被害流血,下到坑中,有甚么益处呢?尘土岂能称赞你,传说你的诚实吗?10, 耶和华啊,求你应允我,怜恤我!耶和华啊,求你帮助我!
你说这怎么可以,怎么可以同神讲数,怎么可以同神讨价还价呢?怎么可以一边恳求神的怜悯,又一边抱怨神呢?这不是一个虔诚的祷告,这不是一个合格的祷告!
我们认为祷告要非常虔诚,要说非常非常顺服神﹑非常非常爱神的话,要非常非常属灵。有的人自己一个人祷告的时候,可能还会跟神说那么一点心里话,但是跟弟兄姊妹一起祷告,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如果你跟他说,祷告可以跟神抱怨,跟神讨价还价,跟神开点小玩笑,他眼睛就会瞪得大大的说:“这怎么可以!这太不虔诚了!impeity” 这种信心有点像犹太人的信心,犹太人相信神只是威严遥远﹑杀气腾腾的神,我们表现好了,他就奖赏我们;表现不好,就惩罚我们。所以祷告的时候,我们只能报喜不报忧。神不是慈爱的父亲﹑友善的朋友﹑温柔的安慰者,神只是高高在上的王。那就是了,对人还不能多说一句话,说得越多错得越多,更何况是对神说话了。还有的人信心刚硬,觉得输赢都该自己负责。成功是因为个人的能力,失败是因为个人的运气。人要靠自己,别奢望神来帮你。
但大卫不是这样,他面对神的时候就像个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求什么就求什么。虽然有时候他因为凡事平顺,让他暂时远离了神,但很快他就会知道自己错了,就会悔改,重新归向神。因为他知道他跟神的关系,正如他在诗篇二十三篇所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在我的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大卫知道,神是看顾牧养他的牧者,是他天上的父亲,所以虽然他会抱怨神﹑会讨价还价,也会生气发怒,但他在神面前不会隐藏自己。谁会跟自己的父亲说客气话呢?大卫虽然软弱过,愚蠢过,但他浪子回头时,他懂得他要求告神。这是出于什么?这是出于信心。我们之所以有“流泪的祷告”,是出于我们对神的信心。
三、欢庆和“流泪的祷告”(三十:11、12)
弟兄姊妹,我们怎样才能不做愚蠢人呢?诗篇30篇告诉我们:敬畏神,用真正的信心去祷告。那什么是真正的信心呢?有一次,有一个弟兄跟我说:“我总是不确定神是不是在看顾我﹑拯救我。有时候我甚至在想祂一定存在么!”我问他:“那你还查经,还灵修,还会跟神说话么?”他说“会”。我就告诉他:“信心就是虽然你怀疑﹑你害怕﹑你抱怨,但是你还是不会背弃神,你还是愿意沿著主耶稣的道路继续走下去。”有的人以为信心就是毫无疑惑,毫无情绪,确确实实抓在手里毫不动摇。但一件事情,你已经确实抓在手里了,那就不需要靠信心了,信心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 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Now faith is being sure of what we hope for and certain of what we do not see当我们有许多怀疑﹑害怕﹑抱怨,我们还愿意求告神,还愿意向神祷告﹑向神感谢的时候,我们就经历了信心。信心乃是一种经历。“流泪的祷告”就是活生生地经历了信心。
大卫就是这样,他大病刚好,刚刚解决掉各种仇敌,甚至是那些在他困苦时还无情讥笑他的人,他经历大灾大难,他的信心其实还在非常矛盾挣扎之中。人都是这样,刚刚经历了跟亲人的生离死别﹑经历了大灾大难,你的心情不可能像刚刚从海洋公园或者麦当劳回来一样,你肯定有很多的情绪挣扎在里头。大卫的心情也是这样!但就在这样矛盾挣扎的时刻,大卫开始向神承认错误,向神献上感谢,当然,也没有忘记向神抱怨两句。他不掩饰他做人的软弱情绪,他也不矫情地显示他的虔诚,因为他知道:“耶和华啊。我舌头上的话,你没有一句不知道。”当大卫暂时放下这一切,他就得了自由,就可以放声赞美耶和华了。
“流泪的祷告”就是这种怀著种种情绪﹑种种挣扎的祷告。有信心的祷告,就是哪怕我们还很疑惑﹑很软弱,我们还能继续往前走的祷告。弟兄姊妹,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疾病,或者是教育孩子的问题,或者是跟他人相处的问题等等,我们能不能学习大卫,放下自己的挣扎,努力赞美神﹑努力向神祷告呢?哪怕你觉得神并没有听你的祷告,也请继续向神说话,因为“耶和华啊。我舌头上的话,你没有一句不知道。”
结论: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
当我再次见到我那个朋友时,已是他母亲的葬礼。他告诉我说,在他母亲临终之前的某天,母亲对他讲:她愿意接受这一切,她相信这都是神的安排。“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 然后她母亲静静为自己的死亡预备。听他说完,我心里感慨万千。一方面为他母亲过世而难过,另一方面也很感动。因为他母亲终于学会了不再向神问“为什么?为什么?”,她开始学会向神问“神啊,你究竟要我怎么做?”这份信心来之不易!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母亲学到了这样一个功课:“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
弟兄姊妹,人生多风雨,但是“晚上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还记不记得在某个逾越节的晚上,主耶稣被毒打﹑侮辱,受尽苦难;但在某个主日的清晨,他宣布他战胜了死亡,他从死里复活了。这还不够有恩典,这还不够有盼望么?让我们学会在苦难挣扎中继续祷告,哪怕这祷告有疑惑﹑抱怨,都请我们继续去祷告﹑恳求那位带我们出黑暗入光明的奇妙者,因为“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感谢神,感谢神赐下的盼望。
承蒙「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牧室」允准转载主日崇拜预告:
日期 : 08/07/2012 (星期日)
时间 : 10:30
讲员 : 林豪恩先生
题目 : 一根刺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