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瑞强博士:无得拣,因我们只有一个老板 編輯室 2012年3月13日星期二 上午1:20 主题:无得拣,因我们只有一个老板(We have only one Boss) 经文:马太福音22:15-22 日期:2011年10月116日(崇基礼拜堂) 聆听讲道: 各位弟兄姊妹,主内平安。 在以前苏联的时代,一个苏联人和一个美国人,讨论谁的国家更自由。 美国人说:我的国家很自由。 苏联人说:何以见得? 美国人说:我们美国人可以在白宫前,大骂美国的总统。 苏联人说:这有什么特别,这种事我们苏联人也做得到。 美国人说:真有此事。 苏联人说:的确如是,我们苏联人同样可以在克里姆林宫前,大骂美国的总统。 身在极权下,自由会被扭曲的。 政治议题很多时都是敏感的。若身在极权社会内,要对政治议题表态,则很困难。困难在难于畅所欲言。畅所欲言者,很难避免身陷麻烦或险境。 主耶稣身在极权力量下,被迫要对政治议题表态。他如何回应,以显示他的自由呢? 今日讲道的经文,是今日的福音书经课:马太福音22:15-22。 在这里,主耶稣面对一个含有政治意味的两难问题。 我们再读一次这段经文。 22:15 当时,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就著耶稣的话陷害他, 22:16 就打发他们的门徒同希律党的人去见耶稣,说:"夫子,我们知道你是诚实人,并且诚诚实实传神的道,什么人你都不徇情面,因为你不看人的外貌。 22:17 请告诉我们,你的意见如何?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 22:18 耶稣看出他们的恶意,就说:"假冒为善的人哪,为甚么试探我? 22:19 拿一个上税的钱给我看!"他们就拿一个银钱来给他。 22:20 耶稣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 22:21 他们说:"是凯撒的。"耶稣说:"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 22:22 他们听见就希奇,离开他走了。 这里讲到,法利赛人设局陷害耶稣。 法利赛人基本上是宗教人士,只关心宗教。他们以敬虔者自居,也教人以敬虔。他们处处审视人是否敬虔,好保护社会的敬虔,也凸显自己的敬虔。 在一般人看来,他们不是什么坏人,只是有时他们为了显出自己的敬虔,对别人过份挑剔而已。 他们为何要害耶稣? 因为耶稣针对了他们以敬虔自居的死穴。耶稣偏偏指出了他们的敬虔正正是不敬虔,而他们认为极不敬虔的事,在耶稣看来,却是无伤大雅的。 法利赛人认为人在安息日不应医病,但耶稣偏偏在安息日医病,并指出在安息日不救助病人,正正是不敬虔。法利赛人要在吃饭前洗手,但耶稣却不洗手,并指出洗不洗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内心的意念。 耶稣刺痛了法利赛人的自尊心。他们赖以为生的敬虔,被主耶稣揭露为一文不值。当你最珍惜的东西,被人当场揭露为毫无价值,你一定极不开心。 试想想,当你一生赖以为荣的就是自己的慈悲心,有一天却被人当面指为只是沽名钓誉的虚伪,你一定极不开心。 这故事提到希律党人。希律党人是依附希律的人,希律是罗马的傀儡王,在当时统治加利利地区。希律党人是支持罗马政权的人。法利赛人一般都不喜欢希律党人。但为了铲除耶稣,他们和希律党人合作。宗教的狂热加上政治的阴险,就像失去自制力的人拿著机关枪,常常是最危险的。 在希律党人的监视下,在这些暴政的执政党人的监视下,他们问了耶稣一个政治问题:"请告诉我们,你的意见如何?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 "可以不可以"在英文KJV或RSV等译本里译为 “Is it lawful?” 这样做,是否"合法"? 问题是:合什么法呢? 是指合罗马的法呢,还是指合他们祖宗的宗教律法呢? 法利赛人守卫著他们祖宗的宗教律法,而希律党人守卫著罗马的律法。 一个政治问题,背后牵涉神的要求,难答之极。 "纳税给凯撒,是否合乎律法?" 诉诸民意,民意一定是说这不合乎神的律法。 但这样回答,便是犯了罗马的律法。 法利赛人要希律党人在场,就是希望他们见证耶稣这样回答。 耶稣没有随民意回答说"不",但耶稣也没有回答说"是"。 耶稣没有回答说:纳税给凯撒,是合乎律法的。 不这样答,不是因为耶稣怕背逆民意,乃是因为这的确违背了神的律法。 耶稣的回答乃是:"拿一个上税的钱给我看!" 这个税钱将会说明谁是谁非。 罗马人不单要求他的属地纳税,还要求他的属地用罗马人的钱纳税。 这正是问题所在。 犹太人未必不愿意纳税,但他们不愿意用这罗马钱币纳税。 因为,这钱币的一面刻著当时罗马皇帝Tiberius的像,另一面刻著"凯撒提庇留、神圣的奥古士督的显赫的儿子、大祭司"(Tiberius Caesar, august son of the divine Augustus, high priest)。〔参考:Daniel J. Harrington, The Gospel of Matthew (Collegeville: Liturgical Press, 2007), p.310〕用这钱币,就多少承认凯撒是神。犹太人不想用这钱币,就正如我们不想用"溪钱"来奉献一样。 主耶稣没有这钱币,这帮人身上有这种钱币。我们不知道这钱币来自希律党人,抑来自法利赛人。若来自法利赛人,则是相当耐人寻味的。 这钱币一亮出来,足以叫那些自命信仰纯洁的法利赛人惭愧。他们口中常常挂著摩西的律法,而摩西的十诫不是明明禁止为人造像的吗?他们若用这钱币纳税,不是已经说明自己的所谓圣洁是多么虚伪!一个自问信仰纯洁的人拿著刻有偶像的钱,就像你对著爱人拿著前度爱人的相片一样,罪行不证自明。这些法利赛人,还敢用纳税的问题去陷害耶稣。 对于希律党人而言,这些钱币犹如他们的党徽。凯撒,正是他们效忠的对象。他们在凯撒那里获得权力、身分和利益。凯撒的法则,是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的法则。希律党人守护著这种权力。 主耶稣问:"这像和这号是谁的?" 他们说:"是凯撒的。" 耶稣说:"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 在这里,耶稣是说政治的事按政治的法则处理,神的事按神的法则处理吗?耶稣是说政治应有一独立性,能独立于神吗? 对这节经文,过去一般人的理解是政治有政治的领域,按政治的法则处理。凯撒的领域,当归给凯撒。推而广之,经济有经济的领域,只应按经济的法则处理。心理有心理的领域,只应按心理的法则处理。当然,信仰也有其领域,但这只是一非常私人的领域。神是一个私人领域的神。这位神,不应过问政治的事,那是属于凯撒的。这位神,不应过问经济的事,经济的考虑只在乎获取最高利润。这位神,最好不要过问世事,因为世事并不属于他。如此,这位神还有什么领域?他只有人类心灵的一个幽暗角落,用来提供心灵慰藉。 若是这种理解,一个基督徒会将生活分裂成两个领域,一个是属于凯撒的,一个是属于神的。这个基督徒回到一个人人落井下石以争上位的公司时,他便会理直气壮地采取落井下石的方式争上位。他会说,这里是属于凯撒的,要用凯撒的法则。这个基督徒上到人人争座位的公车时,他也会毫不犹疑地争座位,争到时在心里会毫不犹疑地举起胜利的手势。他会说,这里是属于凯撒的,要用凯撒的法则。这个基督徒在一个"专走精面"而不会勤奋工作的社会里,他也同样会"走精面"而不会脚踏实地。他会说,这里是属于凯撒的,要用凯撒的法则。 耶稣的说话,真是这样理解吗? 若耶稣的说话,真是这样理解,他就不会在凯撒权力的执行者彼拉多手下受难了。 若耶稣的说话,真是这样理解,他就只会埋首在圣殿里祈祷,而不会随处指斥人的堕落了。 在耶稣眼中,难道有什么领域不属于神吗? 这是天父世界,所有的领域都是属于神的。 我们不能在天父的世界里拣一些东西属于神,又拣一些东西属于凯撒。无得拣,因我们只有一个老板在天上。 "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主耶稣这句话的意思,在我看来,应是说:让凯撒的暴政归还给凯撒,让凯撒的个人崇拜归还给凯撒,让凯撒那种倚仗军事力量去对付异己的态度归还给凯撒,让凯撒那种彻底属世的力量归还给凯撒。面对世界,面对政治,面对经济,面对异己,面对人生,这一切都是属于神的,不能用凯撒的方式,只能用神的方式。这一切属神之物全归给神,不能容让半点凯撒渗透其中。〔参考:Stanley Hauerwas, Matthew (Grand Rapids: Brazos Press, 2006), pp.189-191〕 面对一个政治问题,主耶稣将之转化为一信仰问题,他将问题的重心放在人是否以神的法则去处理人生的种种问题之上。 如果上述的理解是正确的话,则主耶稣是要我们用神的法则去克服凯撒的法则。由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渗透著凯撒的法则,则我们便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里进行信仰的对抗。"将属神的一切事物,全归给神"。 我见过有车在公路上爆了轮胎,司机将车泊在路旁,他招手向路过的车求助,有人停了车,帮助他。一般人说,时间就是金钱。用尽一切时间去赚金钱,这是凯撒的法则。用尽一个家庭佣工的每一刻时间,同样也是凯撒的法则。但有人停下来,花时间去帮人,这是神的法则。在不同地方有很多人花时间做义工,这是神的法则。 有一次,我在超级巿场买东西。前面的那位顾客和收银员吵起来。原来收银员入错了一条数,后来发觉了,已多番赔罪,但那顾客仍骂过不停。当他骂得那收银员尊严尽失后,而自己也骂得"无气"了,便带著胜利的微笑离开。有人说,顾客就是上帝。这位顾客真的以为自己是上帝。他和凯撒一样,以为自己是上帝。他的行为,尽是凯撒的法则。真正的上帝,会来到人间,体谅人的错失。这是神的法则。 有一次,神学家莫特曼(Moltmann)问克罗地亚裔的神学家沃弗(Miroslav Volf)一个问题:"你能宽恕那些屠杀你们族人的塞尔维亚人吗?"沃弗的回答大意是:"若主耶稣要求我们宽恕,我们就只能宽恕。"这回答真好。唯有宽恕,才能瓦解凯撒的法则。唯有神的真理,才能拒绝世俗的潮流。唯有背起十字架跟从主,我们才不会拿著刀剑、带著算盘跟从凯撒。 "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愿凯撒的法则随凯撒而去,而我们以神的法则,活在这个天父世界里。 但愿荣耀归于圣父、圣子、圣灵。阿们。 承蒙「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牧室」允准转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