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奖"阿星"万中无一 教会积极关爱本港南亚族裔

香港史上最高奖金的亿元六合彩引来全城关注。嬴得4400万港元的印裔港人"阿星"突然成了城中名人。得奖后的阿星表示将尽快结婚及买楼,虽然不用再为两餐而打工,但他表示仍然会继续返工。

香港有30多万少数族裔人士,但像阿星这样能不再为口奔驰的万中无一。居港的南亚族群在生活上面临种种困难和歧视,包括因没有翻译支援,连填写公屋申请表也有困难。不少在租屋时遭业主拒租或坐地起价。除此以外本港切实办共融育的学校不多,孩子读书的学校选择也少,而成人的失业率也高达40%,更时常面对同工不同酬的歧视经历等。

南亚裔人士虽然不是香港教会主要服侍的对象,但教界仍有一些机构及差会专门进行本地跨文化的社会服务及宣教工作。在政策的层面上,在2005年政府就种族歧视立法进行咨询时,香港基督教协进会社会公义与民生关注委员会就发出"《立法禁止种族歧视咨询文件》的回应建议",为内地新来港人士、外来家庭佣工、和少数族裔人士免受歧视向政府表达强烈要求,为他们争取与本地人同等的待遇。

教会机构亦有不少专门服侍南亚裔人士的服务,如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属循道卫理宗派的循道卫理杨震社会服务处等都即设有中心协助他们适香港的生活及融入社会。此外香港浸信会差会亦进行本地跨文化事工,以福音服侍以巴基斯坦人及印尼女佣等。此外不少国际教会亦欢迎各种语言种族的人加入教会,同时亦有教会专门服侍来港作帮佣的菲律宾、印尼等国家的佣工。

不过亦有南亚裔人士基于宗教信仰而拒绝接受教会服务的例子,如今年3月有报导指出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巴裔吸毒者对基督教背景的戒毒所有抗拒。因此基督教的戒毒所为宗教缘故而对他们作特别的膳食安排,亦容许他们祷告时奉自己所信仰的名祷告。以基督教正生书院为例,现时他们有4名南亚裔人士接受戒毒,最高峰时更有20多人。

不过比起庞大的需要,教会机构的服侍仍是车水杯薪。去年3月底油尖旺三区教会参与荣耀事工发起的跨文化共融嘉年华,接触了很多尼泊尔、印尼、巴基斯坦等少数族裔人士。有油麻地牧会的陈诚东牧师就坦言自己未预备好去服侍一直在身边的少数族裔邻舍,均盼望往后更多华人教会能参与服事他们。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