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服务处调查:五成半人吸毒逾三年始求戒毒

基督教服务处调查:五成半人吸毒逾三年始求戒毒
(左起)香港基督教服务处研究及发展中心主任陈志慧、 PS33 深水埗中心服务主任吴新健、PS33 尖沙咀中心服务主任叶永裕、精神科医生黄信铭。(图:香港基督教服务处提供)
基督教服务处调查:五成半人吸毒逾三年始求戒毒
19岁的 Luna曾经依靠吸毒忘却生活的烦恼,期望社会大众给予吸毒者支持及机会。(图:香港基督教服务处提供)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发布调查,五成半人吸毒逾三年始求戒毒,近四成称吸毒没有负面影响,最年轻吸毒者仅九岁,近一成人曾吸食太空油。服务处呼吁支援家校及早识别,正向鼓励吸毒者尽早求助。

研究发现55.0%的吸毒者在吸毒超过三年后才寻求服务戒毒,当中不少人更认为吸毒没有负面影响。于1988年开展香港首间非住院式戒毒治疗康复辅导中心的香港基督教服务处(服务处)一直关注社会吸毒状况,于今年9月至11月进行"吸毒者求助动机研究",透过问卷调查访问304位吸毒者,结果发现首次吸毒年龄平均为19.5岁,随太空油冒起,恐加剧吸毒的年轻隐蔽化。

吸毒多始于未成年时 社交圈散播毒品

研究发现首次吸毒年龄最低为9岁,而最高是57岁,并有49.5%为未满18岁,40.6%为18至29岁,反映吸毒多于青少年时期开始。而首三项最多人曾吸食的毒品为"大麻"(50.7%)、"氯胺酮(K仔)"(50.3%)、"可卡因"(48.7%)。值得留意的是,8.6%吸毒者曾吸食"太空油"。另外,48.7%的吸毒者透过"朋友/同学"取得毒品,仅次于"毒品拆家/卖家"(70.1%)。同时,吸毒地点亦以私人地方为主,包括"家中、同学或朋友家中"(80.6%),令吸毒问题更难被察觉。

轻视吸毒影响 拒寻戒毒服务

研究显示有15.1%的吸毒者没有寻求戒毒服务,并分别有33.6%及21.4%在吸毒后"3至8年"及"8年以上"才寻求戒毒服务,反映他们吸毒后的求助动机不高。至于不寻求戒毒服务的原因,有44.7%的吸毒者"觉得自己在有需要时能自行停止吸食毒品",更有39.1%"觉得吸毒未有为自己带来负面的影响"。对于社会上对吸毒者的各种负面评价,研究发现吸毒者倾向认同。当中,有51.3%的吸毒者同意或非常同意"佢哋成日话戒,又戒唔到,边信得过",亦有60.2%同意或非常同意"佢哋嘅问题系自己攞嚟"。

服务处分析,对戒毒能力的高估、毒品影响的轻视及内化社会负面评价,均减低吸毒者求助动机,有机会延误适当治疗,影响身心健康。服务处亦整理其戒毒服务现时的392个个案资料,发现仅18.9%属于个案自行直接求助,其余方式包括其他专业服务转介、家人亲属或朋友推动及陪伴求助。另外有近半个案在寻求服务时已出现最少一种健康问题,最常出现的问题依次为"情绪失调(例如抑郁、暴躁)"(48.2%)、"睡眠失调"(34.9%)及"身体不适(例如胃痛、头痛)"(29.8%),可见延误求助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服务处补充,太空油近年在青少年社群急速蔓延,而其电子烟的吸食方式令不少青少年轻视其影响。当日后他们寻求专业协助时,身心可能已受到长期伤害。因此,服务处呼吁社会大众及吸毒者的身边人能够以正面肯定的态度,陪伴及鼓励吸毒者尽早寻求协助。

吸食太空油增精神病风险

19岁的Luna曾吸食太空油、K仔等不同毒品。Luna自幼与父母关系不佳,15岁时与父母吵架后离家,受朋友影响下在娱乐场所首次吸毒。多年吸食毒品令她身体长时间感到不适,容易生病,使用太空油更令她出现手震等后遗症。而她与父母的关系亦因吸毒问题进一步变差。她在2022年因身体及精神状态变差而寻求服务处PS33中心的支援,逐步远离毒品。"吸毒时脑袋一片空白,可以令我忘记与父母吵架的不快,但我后来明白这种逃避方式未能解决问题,生活仍有许多不同的可能及乐趣。"Luna说,"不少吸毒者其实背后都有很多不开心、孤单感,但因社会标签而认定他们没得救。希望社会大众能够多点了解,鼓励及陪伴我们寻求协助。"

精神科专科医生黄信铭指出,青少年吸食毒品会增加其长远患精神病的风险。当中新兴毒品"太空油"更会影响儿童及青少年的脑部发展。过去一年,有不少吸食"太空油"后出现情绪不稳、精神错乱、影响身体肌肉活动的案例。他呼吁社会各界,特别是吸毒者的家人和朋友,对吸毒者保持关怀和鼓励的态度,支持吸毒者尽早寻求专业协助,及早获得支援以应对毒品对身心的影响。

妈妈与吸毒女儿同行

50岁的Phoebe是单亲妈妈,独力照顾一对子女长大成人。今年8月,她发现女儿在家中吸食太空油,更出现手震、皮肤变差、站立不稳的情况。Phoebe在9月联络服务处PS33中心求助。在社工的协助下, Phoebe 改变与女儿的沟通方式,不再强调吸毒祸害,而是更为关心女儿的身心状况,及后明白女儿在生涯规划方面感到压力,加上朋辈影响,才选择以太空油减压。现时,在 Phoebe支持下,女儿开始戒毒。同时, Phoebe 照顾家人的同时亦学会照顾自己,发掘不同兴趣及活动,例如返教会、耕种等。"使用毒品的人其实内心很孤单,我亦希望女儿能明白人生可以有不同的发展。"Phoebe 说,"如果你身边有家人吸毒,亦希望大家能与他们同行,不要放弃,一同渡过难关。"

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关注隐蔽吸毒者的求助困境,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创造一个更友善和包容的环境,鼓励隐蔽及受毒品问题影响的人士求助,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 加强校园预防教育 防止"入门毒品"蔓延

中学及大专院校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常规课程,并关注"太空油"的危害;

校方联同学校社工或辅导员制订"处理怀疑受毒品影响学生"指引,强调正向支持及早期介入,建立友善求助环境。

(二) 发展多元化求助渠道 降低求助门槛

设立网上求助平台,提供线上专业支援、医疗咨询、社区戒毒小组等;

培训戒毒康复人士成为朋辈辅导员,以亲身经历传递希望。

(三) 推动社会支持网络 减低标签效应

加强家庭教育,提升改变动机,让隐蔽吸毒者的家人或身边人以正向言语提高吸毒者的自我效能感,取代负面批评。

加强社区教育,推动社会接纳和支持吸毒者求助。

(资料来源:香港基督教服务处新闻稿)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