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Sir:詐病

上星期駕車時聽到某電台節目主持人的一番說話,真不知道應該是稱讚他的坦白,還是應該投訴他「教壞細路」。他其中一句就是說:「詐病請病假,應該是所有『打工仔』都試過的,我都試過。」在我身旁的太太立刻反駁:「我教書十年未試過詐病請假!」我相信很多讀者也不同意他的說話,至少我教書期間,也有很多老師一天事假、甚至病假也沒有請過,那又怎能說「所有打工仔」都試過詐病而請病假?原來上兩星期某人力資源公司於網上向全球33個國家及地區共115,000人進行調查,發現香港人有31%的病假其實是詐病,比起全球平均的15%高出一倍,是全球排名第二位,只僅次於泰國。這種事情的排名不應名列前茅,佔第二位亦應好好反省。這究竟是實況嗎?若你是老闆,每天早上最頭痛的應是經理對你說,某某因事請假、某某病了要請假。可能很多人心想:我的工作機構有數百人,一個人詐病請假或許不會造成大問題,但若人同此心,同一日有多人訛稱病告假,公司便不會有最佳的運作;又假若公司只有十多個員工,縱然只有一個人沒有緊守崗位,可能已是問題,甚至需將因詐病請假員工的擔子交給其他人承擔,這樣公道嗎? 我曾當過印刷學徒、辦公室助理、送稿員、工廠包裝、採購員、報館中文打字員、做得最長的就是老師,以我觀察,你知道上述哪一行業的請病假比率最高嗎?在一星期內,哪一天的請假率是最高呢?若按年齡比例,又是哪年齡層的請假比率最高呢?上述三條問題的答案分別是:教師;星期一;八十後。教師請先別動怒,因這只是我做了六份工和在四間學校當了七年教師的觀察。當然我不能說,教師比其他行業更辛苦,所以請病假更多,因為其他工作其實都很辛苦的,可能是幹其他行業的人不敢請太多假,因為假請多了,或許飯碗都隨之而丟掉了。正因為要「炒」一個簽了長約的老師是很難的,故有極少部分的老師經常「行使病假權」,其實每一個教師在每一所學校都很重要,每人的課擔都差不多,每星期的教節都多得驚人,每個老師平均一天要上五至六課,若一個老師請假,其他老師便要幫忙代課,分擔更多的課擔。那星期一又如何解釋?為何星期一的「發病率」更高呢?休息了兩天為何還要在星期一詐病請假休息?看到這裏,其他行業的老闆也經常投訴不少八十後的員工經常在星期一請假,可能因為他們星期日晚仍不懂節制,玩至通宵達旦,又或者他們根本不重視他們的飯碗。我曾經對一個員工說:「你上星期說因病請假,卻有人發現你去了看電影,你再這樣,我怕你不能繼續幹下去。」他下星期就辭了職,半年都不找工作。 若因病請假,實在是無可厚非,但若因為生活沒有規律,明知翌日要上班仍毫無節制,玩得太瘋狂致使早上難以起床便詐病告假,是否不負責任的行為? 呂宇俊 (呂sir)小檔案 呂sir童年時充滿埋怨,因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親在他三歲時已改嫁另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綜緩金過活。他自己也曾誤入歧途,中二時加入黑社會,中五時更取得會考0分的成績。但上帝沒有離棄他,安排很多天使對他的扶助,他回到教會重拾書包發奮向學,重考會考考獲19分,更順利升讀香港浸會大學取得一級榮譽畢業,畢業後再到香港中大大學完成道學碩士(M. Div)課程。在2006年更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美譽。這幾年更主動推動通識教育及理財教育,協助無線電視、香港電台、《都市日報》推動通識教育,也協助保險公司推行理財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這四年分別到教會、學校、各類機構分享講座超過三千場。 (歡迎和呂Sir聯絡,電郵:principal@graceyard.edu.hk)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