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祖藍自小能言善道,唱歌、辯論、演戲都已漸見天份。小時曾去過教會,但並沒有完全投入。他表示自己為人感性及早熟,年紀很少便對愛情充滿憧憬。12、3歲便開始拍拖,雖然他自命為人可靠,對感情認真,然而由於不明白什麼是愛,他對愛情的執著反令他的感情以挫敗收場。
他初次接觸信仰是在17歲入讀演藝學院期間,當時他剛與女友分手,一次回家時偶然走進九龍城浸信會,詩歌令他產生小學時的回憶,亦重拾對純真的心的渴望。於是他便開始教會生活,漸漸在信仰裡成長。
信主後並非事事盡如人意,反而挫折、困難一浪接一浪地向他逼進,但他看到每次挫敗均令他更成長。先是他的女朋友要求與他斷絶關係,使他重新反思自己的本貌,尋求神的恩典赦免,亦更深的明白戀愛的真意。
後來他的父親更患上癌症,家人經歷艱難日子,教會弟兄姊妹積極關心,介紹醫生、送贈葯物補品、家訪分享等。王祖藍學會依靠上帝,保持心靈平靜。後來父親的病加重時,他曾一度失去信心,質問上帝:「祢在哪裡﹖」
在父親患病期間,他不斷為父親禱告,一天父親跟他說:「我一直為你們禱告。」不信的父親終於願意信靠天父。因此在父親的喪禮上,王祖藍向親友見證:「我很感恩,因現在天上有兩位父親在等著我。」
他父親的離去固然是一件傷感的事,但王祖藍發現他的痛苦的經歷原來可以變成幫助、鼓舞別人的動力。他告白:「雖然我們不知道上帝甚麼時候會用我們來祝福別人,但我親身經歷上帝多次用我的傷痛,叫別人蒙恩。」
(以上資料來自中信月刊「經歷使我成長」一文,阅讀請按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