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日报》事件独立调查团严重缺乏公信力 編輯室 2008年4月10日星期四 上午3:02 香港《基督日报》 (下称"日报")及耶稣青年会(下称 "YD")重要负责人指出,有证据表明,于去年12月成立的"《基督日报》事件独立调查团"(下称"调查团")及其即将发表的报告书严重缺乏公信力。 据悉,目前该调查团已完成调查报告,并表示将于日内发布。就此《基督日报》已向众教会发出信件,呼吁三思,勿受偏离事实的报告之影响。 调查团"失控" 拒正视问题 调查团召集人在该团成立之初,公开声称将持"公平、公开及公正的程式"的原则调查,然而日报发现调查团的作事手法离"公平、公开及公正"相距甚远,而且大量事件显示有 人蓄意持"异端"的论调,在背后影响甚至诱导调查团的工作,严重破坏调查团的中立性。由于该团已严重偏离及变质(相关详细报导请留意本报报导),日报已多方促请调查团作 出合理的解释。 在误信调查团而接受其"聆讯"后,日报及YD严正表明,指出该团调查立题依据与调查举证上存在重要失误,此后,亦作出书面抗议,促调查团正视,但该团未予理会,亦没有作 出回应或解释。 调查团曾改组 某牧师消失于名单中后暗有行动 去年11月中,香港教会更新运动总干事胡志伟牧师发表文章,引用日本救世军少校山谷真牧师的网站资料指控日报、YD与其他福音派团体。随后12月12日《经济日报》亦就有关流 言作出了全篇幅的不实报导。由于事件显出严重的诽谤性质,基督日报紧急召集顾问会议。出席会议的顾问决定邀请当时列席的律师作召集人组建一独立调查团,就对日报事件作 出调查。 调查团一份名为"调查方针、调查方法、调查准则"文件显示调查团采取近似法庭审理案件的形式调查。调查团于12月15日公布成员名单;于今年1月,以日报的顾问牧师撤出以" 避嫌"为由,宣布了改组。 然而令人感奇怪的是,曾任调查团成员的三位日报前顾问中,只有一位牧师在调查团所有相关人士的名单中奇怪地"消失"了,其余人士则以"观察员"身份继续参与调查团。然 而这位牧师并非真的"退下",而是以"资料提供者"名义开始了暗中行动。有证据显示,该位牧师自事件发生初期既有将日报及YD定为"异端"的行动,并以各种虚构的身份四 出出击,最后影响调查团的调查方向及工作。 虽然调查团矢口否认与该牧师有联合行动,然而种种证据,尤其是由该牧师发出过的联络通讯中,明显显示该牧师在调查团知情下,利用调查团的名义作出行动,而且与调查团有 相当紧密的联系。若真如调查团所言,完全不受其影响;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该牧师利用调查团为自己造势,散布其个人的错误论调诱导他人相信他对日报与YD的诽谤言论。 容许控方证人出席决定性内部会议 调查团中立性荡然无存 调查团成立后,该位牧师在不担任调查团委员后,转而变成"资料提供者"(可说是控方证人)。但他却仍以调查团的身份与外界联络,并在通信中清楚表示自己与调查团召集人的 "通力合作"。调查团对该牧师借用调查团名义暗中介入调查工作之事是否毫不知情呢?《基督日报》于4月9日向其一名调查团成员求证该疑问时,获得"非调查团成员,亦非观 察员"的回答;同时调查团强调"该牧师参与不多"。但从已经掌握的电邮证据显示,调查团无疑是允许该牧师深入介入、甚至参与调查团的调查工作,亦证明调查团包庇并接受 这样的行为。 疑点重重 以上种种,究竟是该牧师冒用调查团名义的私人行为呢﹖还是调查团有意隐藏该牧师的角色,处事立场诚然有偏颇呢﹖ 假如该牧师所说属实,如何能从控方证人身份摇身变成"观察员",更获授权出席调查团的内部会议、包括最后一次决定调查报告内容的会议呢﹖又何以能在调查团未对外公布任 何结果前得悉调查报告的内容及进展呢﹖ 日报认为疑点重重,促请调查团或眼睛雪亮的观众清查当中的利害关系。并就以上种种问题,日报及YD已于3月3日向该调查团召集人提出质疑不满,并在3月4日以书面形式向调查 团提出强烈抗议,表明在意图谋害日报及YD的势力渗入后,调查委员会已严重失控及偏离,并宣布了不接受被操控后的调查团。 日报亦于4月9日去信各教会,促请正视调查过程中的不公正调查手法,呼吁别轻信偏离及失去中立性的调查团,更不鼓励弟兄姊妹出席调查团的发布会,以免助长不实报告资讯的 迅速散播,危害基督的身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