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補貼政策扭曲貿易市場 全球數以萬計棉農生計受損害 樂施會敦促各國於世貿會議削减不公平政策 Emily Wong 2005年12月12日星期一 上午9:07 昨天﹙12月11日﹚民間監察世貿聯盟發起世貿遊行,逾4千個來自各國的反對聲音為明天開幕的世貿會議增加緊張氣氛。反對者主要在抗議世貿不公平貿易手段為貧窮國家帶來巨大的影響。樂施會日前發表報告,再次說明世貿對中國農民帶來的慘害。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産國,全國有1億4,300多萬人依賴棉花生産維生。然而,日前樂施會發表調查報告指出,美國的棉花補貼導致對中國的廉價出口猛增,此舉壓低了棉價並將中國棉農擠出市場,超過4,600萬中國棉農的生計被損害。而因補貼帶來的不公平貿易亦令全球發展中國家數以萬計的棉農損失慘重。 香港樂施會總幹事莊陳有呼籲說,美國必需在明天開幕的香港世貿會議上落實削减其棉花補貼,令中國和各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貧窮棉農得到公平貿易機會,脫離貧窮。樂施會亦敦促發達國家應在會議上達成實質建議。 美國棉花補貼令全球發展中國家棉農損失慘重 中國加入世貿後,較大程度地開放了棉花市場;但另一邊美國政府却繼續爲其棉業提供大量補貼。美國的補貼行爲扭曲了國際棉花市場,令全球棉價下跌,也迫使中國棉農减産。據樂施會日前發表的名爲「中國棉業沒有軟著陸」的報告顯示:中國子棉收購價由03至04年的7至8元人民幣下跌至04至05年的4元,棉農因此損失約31億6千萬人民幣。僅05年,中國種棉的土地面積就减少了1成,估計農民將會損失高達人民幣近17億元,失去的工作機會達到72萬個。 報告也顯示,中國棉花正被美國棉花擠出市場。2004年中國生産的子棉總産量中,只有86%(約550萬公噸)售出,其餘87萬公噸未能售出。 樂施會亦指出,中國只不過是全球衆多備受美國補貼棉品衝擊的發展中國家的其中一員,由於世界棉價下滑,僅去年數以萬計的非洲棉農就損失3億500萬美元;巴西也在99年至02年間損失4億7,800萬美元。 樂施會敦促發達國家於香港會議上達成實質建議 樂施會表示,今天開幕的香港世貿會議是一個重要時機,美國等發達國家應當落實2003年「多哈回合」的發展議題,削减扭曲貿易市場的農業補貼,包括棉花補貼。 然而美國和歐盟在此問題上的態度卻並不令人滿意,樂施會批評說,它們拒絕更深入地推行農業改革,拖慢了談判進度。而世貿總幹拉米之前發表的會議草稿文件中,亦沒有就棉花貿易問題提出實質建議。 最後,樂施會敦促世貿於香港世貿會議上應達成下列建議: .發達國家應承諾在2010年前取消所有形式的出口補貼。 .深入和快速地削减扭曲貿易的國內支持。 .收緊對藍箱和綠箱的定義,並嚴格遵守綠箱和藍箱對補貼的定義。 .全面執行世貿上訴機構對美國棉花的裁决。 .削减關稅的方程式必須有足够彈性,讓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策略不會因爲削减關稅而受到影響。 .影響糧食保障的農作物應全面豁免削减關稅;被界定爲「特殊産品」的農作物應由發展中國家根據「七月框架」中的標準自行選擇。 .爲發展中國家建立一個特殊保障機制。 .容許發展中國家有自主權去决定如何削减國內農業支援助計劃。 注釋: 藍箱政策(Blue Box Policies):農業協定中對一系列條款的通行表達方式。這些條款規定與限産計劃相關的支付可免予减讓承諾(如休耕地差額補貼)。 綠箱政策(Green Box Policies): 用來描述在烏拉圭回合農業協定下不需要作出减讓承諾的國內支持政策的術語。這些政策對貿易只産生極小的影響。包括的政策如:科研、技術推廣、食品安全儲備、自然災害救濟、環境保護和結構調整計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