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展示老有所為的精神,大會邀請了4位長期支持「耆英饑饉」的長者,與其他嘉賓合力拼出一幅高6呎、闊8.5呎的巨型的理想校舍砌圖,以表達藉「耆英饑饉」活動籌款幫助內地山區學童重建校園的決心,同時呼籲更多長者加入饑饉行列,在場亦有80位長者齊齊響應。
最高齡參加者94歲
4位長者均持續參加「耆英饑饉」活動超過10年。今年94歲的馮兆海伯伯,是最年長的參加者,他由1994年開始參加耆英饑饉,並曾經與兒子、媳婦及孫兒一起參與。馮兆海表示:「自己雖然一把年紀,但仍能助人,感到自己的生命很充實,活得很有價值。我希望兒孫都懂得分享,懂得關心有需要的人,施比受更有福!」
最踴躍長者連續參加19年
連續參加「耆英饑饉」19年的葉錦豐女士,不但是場內參加次數最多的長者,籌款經常名列前茅。葉錦豐表示:「我曾經隨宣明會到過寧夏、四川探訪,親身見證了他們在內地的工作,讓我感到只要付出少部A就可以切實地幫助人家,真好呀!我還邀請女兒一起參與,做義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二人同心 其利斷金
所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梁添佑先生與太太徐麗芳女士充分發揮了夫婦二人同心同行的果效,連續參加耆英饑饉已經達10年。梁添佑表示:「我們每年都好期待參加耆英饑饉,因為可以一同去幫助別人,雖然我們年紀大了,但只要我們還有一點力量,我們都會去做。」
敏叔:助人為快樂之本
此外,大會亦邀請了本地撕紙藝術家李昇敏師傅,帶領眾嘉賓及80位長者齊齊撕出愛心圖案,為大型校舍砌圖添上祝福,表達對內地貧困學生的關心。
敏叔表示:「助人為快樂之本!我很高興我的老手藝能祝福內地兒童,雖然我的貢獻或釩傮L小,但只要能回饋社會,我絕對義不容辭。」
第21週年主題:心繫孩子 樂建校園
今年「耆英饑饉8小時」已踏入第21週年,本年度主題為「心繫孩子 樂建校園」,期望凝聚2,000多名長者的愛心,以挨餓8小時的行動,籌募善款。
「耆英饑饉8小時」將於6月23日(星期三) 上午8時至下午4時假香港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活動所籌得的款項,將用作宣明會為陝西省三間學校包括橫山鎮中心小學、白楊店鎮中心小學及夜村中學的1,900多名師生重建安全舒適的理想校園。
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趙煥明先生表示:「在中國偏遠山區,有不少校舍因飽歷天災或日久失修,成為危房,教學設施殘破不堪,甚至連桌子、椅子這些基本設施也欠缺,防礙學生學習。當務之急,是幫助他們重建校舍,改善學習環境。只要有更多公公婆婆支持和關注,我們便可以為他們創造理想校園。」
參加辦法
歡迎50歲或以上的長者向所屬的機構或團體登記參加;如屬個人參加者,可致電宣明會熱線2394 2394。大會亦設立了團體及個人籌款大獎、男女松柏大獎等多個獎項,表揚熱心的參加者。活動截止報名日期為5月20日。活動一直深得長者支持,過去20年累積超過36,670名人次參加,共籌得善款超過2,700多萬港元,幫助內地有需要的同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