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君剖析大公会议文件 吁教会培育世界公民维护和平

陈日君剖析大公会议文件 吁教会培育世界公民维护和平
陈日君认为每人都应该拥有符合人性尊严的生活水准。(图:政委会脸书)
香港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推出讲座,析解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件,由天主教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主持,于5月22日探讨教会在现代世界的角色:维护和平及推动国际组织。

联合国发挥和平作用受限制

该视频上载在政委会脸书专页及YouTube平台,陈日君在当中讲解1965年12月7日公布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第二部分[第五章]:维护和平及推动国际组织,77-90节)

他指出,教会在现代社会责任之一,是维护和平、推动国际组织。国际之间问题复杂愈来愈多大小战争,武器的杀伤力愈来愈大,需要紧急和平方案,将和平孕育在人们心中。

陈日君认为:"和平不等于没战争,真正的和平是尊重他人,强权欺压不是真正的和平,是奴隶的和;追求和平是以正义为基础,从内心追求和平。"基督徒在此议题上应有贡献,因耶稣基督带来真正的和平,教会主要使命是人与人、人与神共和。

大公会议文件论战争部分,提到在自卫大原则下,国家保护人民免被侵犯作出反击,因此战争难以避免,但战争带来伤亡、饥荒等问题。陈日君表示,如果大家安居乐业就不会打仗,所以全面裁军是值得思考,而世界需要一个国际组织来维持和平,可是现时联合国难以发挥作用,因当中存著不同势力互相角力。

因此国家应该有爱心在国际经济合作摆脱贫富悬殊,经济过份不平等而来的威胁,例如世界贸易组织协助贫穷国家,同时调教心态不是借此用来控制别国;接受帮助的贫穷国家政府也持著爱护人民不贪图私利的心态。

宗教教育培育世界公民维护和平

陈日君引述教宗保禄六世,认为真正的进步是所有人都进步,整个人进步,包括教育、道德伦理,不单是经济上,透过教育解决国内问题,例如人口,因此教会聆听穷人呼声非常重要,"教会扶贫不是将多余的东西去帮人,教会不是可帮或者不帮,而是应该帮助,甚至牺牲自己。"

基督徒应该有一个国际视野,视全世界是一家人,宗教教育就是培育下一代成为世界公民,长大后不单为祖国效劳也为全世界谋求幸福。这是重要的教育目标。

陈日君认为可达到的,从个人、每个教区做起,在道德伦理上坚守立场,面对不同立场人士以爱德、开放态交流。

香港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推出讲座,析解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件,由天主教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主持,每集设独立主题,第一集于今年2月20日推出,本集为第十四集,在政委会脸书专页播放约1,300多人次观看。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