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會二]嘉信博士:尼希米如何與神與人同工﹖](/media/cache/img/0/64/6404sw_823w_486h_1x_1y.jpg)
(講道報導全文:[研經會二]嘉信博士:尼希米如何與神與人同工﹖)
同樣是建造耶路撒冷城,為什麼以斯拉拒絕王的保護,認為是出賣上帝,但尼希米卻不拒王的保護呢﹖
嘉信博士:當然尼希米知道這王是曾下令推翻建造工程,他想王投入工程,當敵人又想再一次將工程推翻的話,到時王已投放極多資源和人力,就肯定不會停止重建工程了。
尼希米是敏銳分析狀況,善於計劃,可採取即時的適當的應變步驟。他在過往四個月裏,他不單是祈禱,也有是不斷的思考和計劃,和不斷定下策略。
為什麼《加拉太書》第二章,耶路撒冷的人想提多受割禮,保羅說不可以。在《使徒行傳》裡保羅又帶提多行割禮呢﹖
嘉信博士:有些事情是永遠都是對的,有些事情是永遠都是錯的。但有些事情是有些情況是對的,有些情況又是錯的。
有人會說保羅是牆頭草,是兩面人。但事實上保羅的做法是出自一個深刻的原則,就是如果行割禮意味著「行割禮才可做基督徒的話」,保羅說絕對不可以。因為他堅持主耶穌基督絕對足夠使人得救。任何影響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贖能力的事,那是絕對不可做。
所以不是視乎一個人的行為判別對錯,而是要留意其背後的價值。
為什麼保羅接受腓立比人的捐贈,卻說不是要哥林多人的錢財呢﹖
嘉信博士:保羅有數個原則是他行事為人一直持守的。腓立比人慷慨,他們想支持保羅的福音工作,對福音工作很熱忱;但哥林多人給別人銀錢背後是覺得自己比起別人重要。
那時有很多傳道人和教師,他們口才好的話,要收很多錢,他們可以收取很高的金額,所以官員的子姪都送到教師們那裡教。但保羅強調福音是免費的,不收一分一毫。哥林多人認為保羅不收錢,代表沒有價值——於是錢的價值就成為一個人價值的根據。
當時保羅十分注重福音被傳開,腓立比人支持保羅正正因為福音可被傳開,但如保羅收了哥林多人的錢,反而會阻礙福音廣傳。保羅的行為看似矛盾,實是持守福音要被傳開的原則。
(本報推出港九培靈研經大會專題,每日即時更新,與信徒一起回顧每堂講道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