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古書《地震解》義大利文 輸出中歐科學交流

明朝古書《地震解》義大利文 輸出中歐科學交流
《地震解》作者龍華民神父。(圖:網絡圖片)
十七世紀中國明朝末年出版的《地震解》於去年12月翻譯成義大利文,作為歐洲和中國文化與科學交流的範疇之一。

梵蒂岡電台訊,中文科學著作《地震解》由耶穌會傳教士龍華民神父(Nicola Longobardo)於1629年在北京寫成,最近經漢學家西爾維亞·托羅(Silvia Toro)編輯,首次翻譯成義大利文,成為歐洲和中國的文化與科學交流工具。

西爾維亞·托羅介紹該書時表示:「《地震解》是極具獨創性的文本,以對話的格式成書,該書是在巨大變革的歷史背景下,於明朝末年,在一個發生過強烈地震後的時期寫成的。該書的現實意義在於它的科學架構,但也提醒人們注意人類和個人的責任和道德問題,因為如果在發生地震後有很多人死亡,這也與人有關。所以該書也適合於現在的情況。」

《地震解》寫成可追溯至元代後期,盛行「觀地測震」,觀測地面上宏觀異常現象。明朝天啟六年(1626年),北京等地接連發生強震,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龍華民神父撰寫《地震解》,當年一位中國文人李松毓詢問龍華民神父有關地震的科學理論,龍神父於是略述了地震的九個學理:「其一、震有何故;其二、震有幾等;其三、震因何地;其四、震之聲響;其五、震幾許大;其六、震發有時;其七、震幾許久;其八、震之預兆;其九、震之諸徵。」

龍華民神父在書中亦列舉了如水象異常、光象異常、氣象異常等6種徵兆,這些徵兆貼近百姓生活,頗受大眾歡迎,成為普及讀物。

龍華民神父於利瑪竇神父過世後, 繼續在中國傳教工作至1654年在北京病逝。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