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光牧师:为上主的事著迷

卢龙光牧师:为上主的事著迷
时间:2010年12月26日 主题:为上主的事著迷 证道:卢龙光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3:41-52

聆听讲道:按此

各位弟兄姊妹早晨:

在寒冷的主日,弟兄姊妹来到整年最后一个主日,我们能够一同敬拜、听上帝话语,实在是上帝的恩典。

今天伍牧师给我的题目是《为上主的事著迷》,我问他,为何给我这个题目?他说:"因为我时常都很著迷"。其实为一些事著迷,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经验。我不知道大家想想有没有?你这一生当中或到今天为止,有没有一些事或东西令到你著迷呢?

今年里,今天是最后一个主日,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一年里,有没有甚么事令你著迷呢?我一日过一日没有甚么事令我著迷,当然今天很多青少年最著迷的,就是电子游戏机。你会认为"老套",现在不是称呼电子游戏机,最近著迷是ipad。因为ipad有很多好玩的游戏,当然我们看到我们的同学,希望他们是为了读书而著迷、为了学问而著迷、为了交功课而著迷(内容是否著迷就不晓得了),至少到了交功课的最后限期时就会著迷,因为希望能尽快完成。

但人生当中的时间,应该在不同时候为不同的事情而著迷。我记得我年少时,为了邮票而著迷。当时集邮不用花钱,只要周围问人拿信封便可以了。当时父母亲要求我们集邮,那时候很开心、很著迷。当然那个年代,相信也有不少人集邮,现在就没有甚么邮票可以收集了,人们很少寄信,也没有信封。当时候我们小学六年级到中学,同学不是赌钱,而是集邮;那时同学之间斗翻书,翻开多少页,合共的页数最大的便能赢多少张邮票,真是为集邮之事非常著迷。

当长大后,大家有的为工作著迷、为情人著迷…当然也有的为了所谓的"四子"政策而著迷──我们希望中大毕业后,我们可以赚到钱,要找一架车子;然后要买间房子,才可以娶到妻子;最后要生一个孩子──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四子"政策,现在可能仍然有效的。

不过,现在买房子可能会比较困难,要买了房子才结婚,所以很多人会晚婚。人生当中所谓的"著迷",是因为有些东西是你认为、觉得很重要、很有兴趣的,而你愿意为那些东西付出不同的代价,因为那些东西真的可以令你整个人沉迷下去。当然今天很多父母正为了自己的儿女而担心,因为今天有很多各式各样的东西令人著迷,像打电动、上网等等。但究竟作为一个基督徒,或在你的人生里头,有没有真正思考过,究竟有哪些东西是令你著迷,那些东西又是甚么呢?最头痛的是你连自己著迷了还不晓得,以致于你不知道,你竟然为了那些东西付出不同程度的代价,而你也没去问,这些东西是否值得你付出这么多的代价?

今天我们所念的经文,特别是福音书,有一段描述耶稣著迷的事,可使我们再次去思考。大家打开福音书 – 路加福音第二章41 – 52节,这段经文,可以说是整本圣经当中,记载耶稣少年时期的唯一一段。也可以说是耶稣出生之后(圣诞节过后),除了讲耶稣在圣殿当中,被奉献之后唯一一处,是在祂成长之前所记述的。

这段经文记载有东西令耶稣著迷,著迷到了一个甚么样的地步呢?很明显的是著迷到连祂的父母去了那里也都不知道;就像今天很多青少年打游戏机一样,可以废寝忘餐,以致父母亲去了那里?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不知道!原来要回家了,也不知道!这些就是所谓著迷的表现。所以你想想,有甚么事情使你著迷了呢?你尚且用这些指标来问问自己,有些甚么事情可以使你废寝忘餐呢?时间过了,你不记得了,有甚么人在你旁边,你也是不太记得了…

当然我们看见耶稣所著迷的,是在圣殿当中。耶稣十二岁时到了耶路撒冷,祂父母都不晓得祂去了那里,过了三天才发现,原来祂在圣殿里。经文四十六节讲祂在做些甚么?祂乃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发问。凡听见祂的人,都对祂的聪明和应对感到惊讶!祂父母看见,就很惊奇。祂母亲对他说:"我儿,为甚么对我们这样做呢?看哪,你父亲和我很焦急,到处找你。"耶稣说:"为甚么找我呢?难道你不知道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祂所说的话,他们不明白,于是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祂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上帝和人喜爱祂的心,都一齐增长。

这段经文当然是耶稣复活之后,才写成文章。所以这段经文当中所记述的,表达了两个冲突性的感觉。第一、他父母很焦急地找自己的儿子,因为他父母走了一整天却不见儿子,(当时候的年代,不像现在的香港,会有陌生人拐儿子)。第二、他们与村子、家族的人约好,一同到耶路撒冷朝圣,但回程需要几天的路程,到了晚上,父母才在人群中找孩子。

但在这种的情况之下,孩子不见了,当然会很焦急。对于爱儿女的父母来说,多为自己的儿女著迷,认为儿女是他们最重要的东西。最近,我们知道英国有大风雪,以致香港学生没有机位回港,要在机场留宿;或许航空公司已安排他们到饭店内留宿,但父母仍然非常紧张,一有飞机回港,很多父母早早到达机场,眼泛泪光,接自己的儿女。这些事每年都有,不过这是三十多年来最寒冷的一天,但这些环境却给了青少年人们一个学习的机会。可是很多父母却不以为然,产生许多担心、惊恐,直到见到儿女时就眼泛泪光,像是心肝宝贝被冷坏了。

甚至今天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大学放榜的入学试,乃是小学一年级的放榜。因为今天认为,只要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入了名校,便能得到一条龙式的教育──由小学、中学、大学,所以最紧的就是小学一年级的放榜,为此,有些人就要去更改地址等等… 因此,今天儿女成为父母最著迷的、最愿意付代价的;甚至,会担心他们会产生甚么样的事而睡不著觉。

耶稣的父母原本是很安心的,直到找不著耶稣时,他们心里非常焦急,在亲戚朋友中也寻不见祂,他们心里真的急坏了。他们只好返回耶路撒冷去寻找,找了祂三天(耶路撒冷不是很大,半天已经走完了,可是他们万万也没有想过十二岁的耶稣,会在圣殿中出现,并跟拉比和教师在一起)。他们这么著急,找了三天才找到祂,所以母亲所讲的话,真的是人之常情:儿子,你为何要这样对我们呢?你看看,父亲和我很焦急,到处找你(大部份时候,母亲总是说话的那个,父亲只在旁边静默不语,约瑟在新约里,只跟天使说话,不过也没有开口说过任何的话)。

但耶稣竟然没有认错,还要还嘴说:"为何找我呢?"很正常的,今天的儿女也是这样对待父母。"你为何找我?"我不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这句话说得太深奥了,今天儿女只会讲,为何找我?我去了玩游戏机;为何找我?去了找同学玩。不过,耶稣的回答是祂的母亲所不明白的,但祂母亲既没有打祂也没有责骂祂。反而,祂的母亲把这些话放在心里去思想。这里,当然提到耶稣是很乖、很顺从父母,并跟他们回家。不过我想这里有一个格格不入的矛盾,耶稣不高兴,因为祂原本高高兴兴地在圣殿里──为何你们要找我呢?母亲也是不太高兴,她焦急地前来找耶稣,找著了却被还嘴。那时侯应该会发生口角,但圣经却没有记载,总而言之,就是要回家了。

这里描写耶稣不是一个故意要去顶撞父母的人,但很明显路加福音记载这事就是要让我们知道,原来耶稣少年时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这些事也是使我们今天作为父母伤心的原因:父母为自己的儿女著迷,但儿女并没有为我们著迷,他们另有使他们著迷的事。

原来在人生当中,这样的事比比皆是。作为夫妻也好、同事也好、兄弟姊妹也好,每个人都为著不同的事而著迷。当这些的著迷起了冲突的时侯,该怎样去处理?怎样去化解呢?很显然,马利亚的化解方法是她所不明白的,我为你著迷,你是我的心肝宝贝,你是最重要的,我这样辛苦地找你,但原来你并没有找我,你为另外的东西而著迷,她并没有在那刻责骂耶稣,反之她把一切放在心里,所以你会发现今天的天主教教会,对马利亚有一定的尊重。

虽然有些人以为天主教教会,拜马利亚;但在正统的天主教教会里,并不拜马利亚,他们很尊重马利亚,甚至在他们的神学上认为,耶稣是无罪的,她是从圣灵怀了孕,马利亚应该也没有罪,以所谓"无原罪"的观念来理解马利亚。

事实上,今天更正教对马利亚也太忽略,甚至我们没有去理解、欣赏马利亚(所以许多教会也不是太著重妇女)。马利亚这位母亲,不像在圣诞节时,我们说普世欢腾那般值得庆祝,其实第一个圣诞是很惨的,因为这位母亲未婚怀孕,有谁知道这个婴孩是从圣灵来的?除了圣灵,没有人知道,约瑟也不知道,圣经只记载约瑟听到天使对他说:"你娶了她回来啦!"

约瑟本想把她给休了,一个私生子要降生,爸爸是谁也不知道,只有马利亚和圣灵知道,在不知道该怎办的情况底下,这个想休了她,那个未婚怀孕,甚至根据路加福音所记载的,耶稣要在马槽上诞生,因为找不著地方,无人容下他,是这样开始的一个故事。今天圣诞节的伟大,但当年在这样的危机下、在这样的羞辱当中开始了耶稣基督的生命。耶稣的生命将一切都改变,马利亚的起点就是一个未婚妈妈,她一开始可能受到丈夫的羞辱… 一生当中,除了这次的顶撞外,耶稣其实也常顶撞祂的母亲。如果你看看圣经你便知道,昔日耶稣传道,传道到了一个很著迷的地步,连饭也顾不著吃,然后母亲很关心地来找祂:哎哋!儿子,食饭啦!耶稣是怎样回应祂的母亲?

门徒对耶稣说:"你母亲来找你",耶稣回答说:"谁是我的母亲?"门徒说:"谁是你的母亲也不知道?她这么辛苦,满有羞辱地抚养你,谁是你的母亲也不知道?"耶稣说:"凡遵行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父亲母亲、兄弟姊妹了。"──中国文化对这段经文也很不接受。

中国人认为,岂有此理,谁是你的父母也不知道?谁是你的兄弟姊妹也不知道?耶稣在钉十字架时,祂母亲在十字架下面,伤在儿身痛在娘心──马利亚为她的儿子著迷,以致无论如何她也要诞下这个儿子、耶稣十二岁时顶撞她、长大了也顶撞她──钉十字架时,最痛的是她,但她却一直在耶稣生命当中与祂同行。

很多事情她不明白,但她心尊主为大,她愿意放在心里头去思考。我们会为著一些东西著迷,但究竟为著甚么而著迷呢?当我们发现身旁的人所著迷的跟我们不一样的时候,你会顶撞他、否定他,还是将别人所著迷的事放在心里头去思考呢?

另一方面,我们看见耶稣所著迷的事是很正常的,原来祂为上帝的事而著迷,就是我们今天的讲题"为上主的事著迷"。那时所描写的,只有两个字,就是"坐在教师中间,一边听、一边问"。

今天我们的确不明白为何祂这样著迷,如果你未玩过游戏机,你真的很难明白。近来我也学习玩游戏机,这才明白为何会著迷,真的很容易著迷。除了画面很吸引人之外,你有如置身现场一样,看见、听见,手便动了,输了想赢,赢了很高兴,又会继续玩下去,在游戏里又可以升级,每个人也为著升级而著迷。

原来电子游戏机是人生的写照,今天我们为何会著迷?因为我们看见许多使人著迷的东西,用佛家的思想来说:在这个红尘的世界里,有许多五颜六色的东西、许多看得见的东西,的确是很吸引人的。

小朋友看见邮票很美,被邮票吸引、被不同国家的邮票吸引;长大后,当然是被异性吸引──哪个女孩很漂亮、哪个男孩很英俊,所以青少年可以为了失恋而自杀。通常我是不会责怪那些人,因为自杀是人类最高的一个尊严,动物不会自杀的,只有人类才会。很可惜,我们会为很愚蠢的事跑去自杀。

今天我们会为了一些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东西而生存,也愿意为了那些东西而放弃生命。然而,当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纵然她的声音是吵哑的,你也感到很磁性,可是当我们一旦不喜欢的时候,就会发现那声音很难听。

因此当你玩游戏机的时候,你整个人会被声音、视觉所吸引,因为你与那东西结上了关系,尤其是它有升级的功能(在这个社会当中,我们很著重升级;读书要升班,教授也要升级),这就使你更多的投入,更多的著迷。

耶稣不一样的地方是,祂一边听,一边问。其实今天我们很少认真懂得如何发问,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听、看、做和答题目,并没有教导我们如何发问问题。当我的女儿还小时候,她所回答的跟老师不一样,老师就说她错了,可是我看见她所作答的都蛮好,"没用的啦!老师说我错了"。我认为不是的,女儿却说不可以,要按老师的要求回答。我便要求她回答两次,一次回答给老师看,一次回答给爸爸看,但她确不愿意回答。没办法,因为要按老师的要求才能拿分数。

今天的教育制度,是要按对方的要求而作答。人生当中,不会思考、不会发问、不会寻求理解和不同的可能性,所以人著迷一样东西时,只会为了那样东西、为了看见、听见,然而却忽视了其它的东西。

耶稣很简单,只是坐在老师面前数天,但祂一边听一边问,简简单单的两句话,正正表明了祂所著迷的,那我们要问:为甚么要著迷?那东西是否值得我们去著迷?是否只有那样东西才令我们著迷?相反的,祂母亲与儿子所著迷的东西不一样,但这位母亲会想想儿子,把她不明白的事放在心里。

马利亚和耶稣为不同的事而著迷,母亲为儿子,耶稣为著上帝的事情。我们知道马利亚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她听到天使告诉她要从圣灵怀孕,即使从人来看,她要受羞辱,但她却能唱出《尊主颂》:我心尊主为大。在她的一生中,难道马利亚不正是为上主的事而著迷吗?她不是停留在儿子身上吗?

为何她竟然能够容忍儿子多次的顶撞她,直到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她都默然地支持自己的儿子?她是为著上主的事才能如此。耶稣所著迷的跟马利亚所著迷的本是没有冲突,但在外人看来,那是不一样甚至是顶撞的;耶稣跟马利亚都有一个共通著迷的地方,马利亚也会问,为甚么?耶稣为为何会如此回应她?是否有一些更好的理由呢?

今天我们不是迷信于基督教信仰,我们会批评民间的信仰,认为他们所追求的,是有求必应。很多人迷信的原因,是因为"灵验"。在古装电影/电视剧中,常出现许多破庙,为何庙会破吗?不灵验!所以很惨的,不灵验就没有人去拜祭!今天基督教信仰,要是灵验就不得了,因为犹太人从旧约开始,他们的上帝都不是很"灵验"的,除了我们看见出埃及、在旷野兜了四十年才进入迦南地、在迦南地又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等等… 甚至在二千多年前,看见以色列被亡国、被俘掳,做了二千年亡国奴。

但你会发现这个民族,认为上帝很偏心,拣选这个民族为选民,这个民族很聪明、很有智慧、很有本事,今天不只是纽约的金融被犹太人控制,就连奥斯卡一半的奖项也是给犹太人所夺取的,因此你会发现这个民族有很多特点,很多天赋。但在他们的生命当中,尤其是跟上帝的关系里头,他们往往选择背叛上帝,所以上帝并非灵验与否,上帝会拯救、会审判、为的是要他们行在正路中。今天我们看见这个迷信,因为上帝给予我们聪明智慧,我们不会思考,我们有这种心灵,我们不会扩阔,收窄才看到我们著迷的东西,看不见为何别人会这样做。

耶稣的"一边听、一边问"也是我们基督教信仰的特色,别人也常说我们迷信,因为我们可以信得很迷,但为何我们值得如此"迷"呢?一个人只有保持冷静、保持距离,当然就不会玩电子游戏机,但却也不能享受别人打电子游戏机时的乐趣。

人生也一样,我每天都是吃饭、睡觉、起床、工作… 有些人就是平平淡淡地过,他可能也很著迷这些平淡的日子。著迷是因为在人的一生当中,你觉得有些东西是重要的、有些东西使你投入、有些东西使你觉得要付出代价、使你觉得"这是值得的"。

今天有人甚么东西都不著迷,因著某些原因,他对很多东西都很疏离、很没兴趣。人生当中,总是有些东西是要著迷的,问题是你是否知道为甚么著迷?有甚么拦阻你去著迷?那些究竟是甚么?

今天我们知道基督教信仰从耶稣出生开始计算,至今已二千多年,当中因为有无数人被著迷,而著迷的竟然是诞生于马槽,在别人眼中为私生子,且被钉死在十架上的一个罪犯。为何有这么多人为祂著迷?为祂犠牲生命?很明显,因为祂叫著迷者的生命被改变,不是改得一塌糊涂,乃是借由改变的生命,继续改变他人的生命。耶稣改变很多人的生命,将一些被人看不起的人、边缘化的人、无知识的人、在困苦中无希望无朋友的人或痲疯病人、妓女、社会上被遗弃的人,这些人通通得到重新的生命和希望。

或者像保罗这样有学问的人,他为犹太的信仰著迷,但当他遇见耶稣的时候,他才知道以前以为上帝所恨恶的外邦人(犹太人看不起的外邦人),原来耶稣基督在十架上已化解了所有的冤愁、化解了犹太人在律法所咒诅的,因为外邦人也是上帝所爱的。

各位弟兄姊妹,你知不知道有些东西使你著迷,使你沉溺当中而不自觉的呢?圣经叫我们要著迷,但要弄清楚"著迷"甚么?做父母的、做儿女的或今天你是一个领袖、甚至在事业当中是一个很成功,或是失败的人,你要有所著迷的东西,你不要放弃自己,但你要弄清楚这样东西是否有价值、是否有生命的价值?耶稣基督"一边听、一边问"的时候,祂的生命被整个的"道"所吸引,然后祂才体会到父神的心意。今天很多人以为,耶稣一出生就知道祂是基督、上帝的儿子。

你看看圣经就会知道,耶稣跟我们一样是人,祂在寻找上帝在祂身上的心意,特别是在旷野四十天受试探时,魔鬼问祂"假如祢是上帝的儿子"。当祂一路走的时候,祂需要听、需要学、需要问,然后祂寻找、发现上帝在祂身上的心意,到了客西马尼园时,祂没有为自己的生存而著迷,祂愿意顺服上帝的心意,愿意接受十字架的苦难,所以圣经上说,上帝就将这个耶稣升为至高,祂本与上帝同等, 但却不与上帝同等为强夺,反取了奴隶的形像,至终上帝叫祂从死里复活,证明祂是上帝的儿子。

在祂的生命当中,有很仆实的一面,就像你我一样,但在祂的生命当中,就是"一边听、一边问",为上主的事著迷,然后祂体会到祂就是上帝的儿子,能够改变其他人的生命,我们是否都找到上主的事是甚么?一些令我们著迷的事?以致我们一生当中,都以这事为我们生命的目标!

新一年又开始,希望大家都有一些令你著迷的东西。可能你我所著迷的和不相同,但都是为了上主的事而著迷。让我们同心祷告:

慈爱天父,我们感谢赞美祢,因为祢是我们生命的主宰,我们诞生在这个世界,可以是茫然不知,我们不知自己的方向、自己的喜好、不知道有甚么令我们著迷的事。但今天我们从耶稣基督的生命、从马利亚的生命,我们看见他们各有不同的东西,但原来他们都是为了祢的事而著迷。

主!就求祢今天引导我们,在我们人生当中,有许多东西不知不觉中常使我们著迷,在不知不觉中有些东西成为我们最终极的关怀,有些东西就成为我们的上帝。

主!祢让我们有安静、省察的心,不要只被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式各样的东西,或属这个世界的东西,吸引著我们而不自知。又或是对所有事物也不感兴趣。

主!求祢的灵感动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是祢所赐予的,在人一生的旅程中,求祢使我们不要迷失方向,好叫我们可以为祢的事著迷。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可以被祢使用,以致其他人的生命也可被祢的爱所激励。

主!今天我们在这年的最后的一个主日,让我们反思,有没有甚么东西让我们不知不觉地被著迷。或者当我们决心为祢的事,奉献生命的时候,却往往失落、跌倒,主!求祢调整我们的方向,使我们一生当中,在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岗位上,都愿意为祢而著迷。将我们的生命献上给祢,求祢使用,我们为过去一年感谢,更为新一年盼望,求祢与我们同在,祈祷奉耶稣基督名求。阿们!

承蒙「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牧室」允准转载

主日崇拜预告: 日期 : 1/04/2012 (星期日) 时间 : 10:30 讲员 : 林豪恩先生 题目 : 驴以载道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