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圣经学者驳斥"耶稣之前已有救世主"言论

众多圣经学者驳斥「耶稣之前已有救世主」言论
高3尺、写有87行希伯来文名为《加百列启示录》(Gabriel's Revelation)的公元前一世纪前的石板。
【综合报道】日前,来自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圣经学教授诺尔(Israel Knohl)手持一块高3尺、写有87行希伯来文名为《加百列启示录》(Gabriel's Revelation)的公元前一世纪前的石板宣称,他从中发现在耶稣降生之前,犹太王国就已出现一位受难的弥赛亚,并且三天后复活,而新约圣经中耶稣与其门徒的事迹,是以这位较早的弥赛亚故事为蓝本,这可以动摇人们对基督教的基本认识。

此言论发表后,其可信性引起众多圣经学者的驳斥,他们纷纷表示,所谓的《加百利启示录》中许多字迹——特别是一些关键之处——都已经模糊不清到无法辨认的程度,诺尔对此的解读有许多臆测或者主观成分。

诺尔称《加百列启示录》动摇了对基督教的基本 有趣的是,这块石板并非是近期才发现的,它是在10年前在约旦死海附近找到的。但此次它被如此注目,则主要借助于诺尔通过《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媒体来推销他的观点,从而引发神学、考古学与圣经研究等领域的争论。

诺尔相信《加百利启示录》正式了他多年前提出的理论:在耶稣降生之前,犹太王国就已出现一位受难的弥赛亚。他认为,犹太人曾在大希律王(Herod the Great)公元前四年死后多次起义抗争,源远流长的弥赛亚思想再度盛行,《加百列启示录》描述的弥赛亚很可能就是当时一位犹太人领袖西门(Simon)。根据公元第一世纪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的记载,西门是被当时希律王军队的一名指挥官杀害。《加百列启示录》作者可能是西门的追随者,深信他的受难将开启国家民族复兴的契机。

为了证明他的观点,诺尔举出《加百列启示录》的第19行到第21行:"再过三天,你们将看到正义击溃邪恶。"第80行:"我,加百列,命令你,再过三天你将复活。"第81行提到代表弥赛亚的众王之王。此外还有部分段落写到流血与杀戮是实现正义的必经之路。

诺尔宣称说:"《加百列启示录》动摇了我们对基督教的基本认识。早在耶稣之前,死后三天复活的母题就已出现,这一点与学界的普遍观念背道而驰。"

诺尔的同事及神学院著名教授驳斥古卷不可信 对于诺尔具有争议性的观点,众多著名的圣经学者进行了驳斥,表示因为《加百列启示录》的很多地文字都模糊不清,所以不具有可信性。

甚至于诺尔的同事——希伯来大学的教授、同时是希伯来语以色列研究所主席的Moshe Bar-Asher,表示,诺尔的阐释过于离谱:"有一个问题是,该古卷的关键地方的文字都没有了。"他说,"我了解诺尔倾向于从中寻找了解基督教之前的时代的钥匙,但是古卷中二至三行很关键的地方有许多词都没有了。"

美国Asbury神学院著名的新约教授Ben Witherington通过他的博客表示,该古卷中并没有明显的提到复活的弥赛亚。而关于不少别有用心的人士希望透过类似的研究观点来动摇人们对基督教的基本认识,并且动摇基督教信仰的根本——耶稣基督的死与复活,他在一篇《时代周刊》的文章中,专门指出,福音书并不只是依赖于对复活事实的观察,而是对耶稣复活之后的自身的亲眼见证。

他在博客上指出:"当然,这块石板不能证明福音书中耶稣受难的故事是以此为蓝本的,反而证明耶稣为了说明自己而在《马可福音》8:31与10:33-34的经文。"(可8:31 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 可10:33-34 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将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交给外邦人。他们要戏弄他,吐唾抹在他脸上,鞭打他,杀害他。过了三天,他要复活。)

《加百列启示录》研究先驱不认同诺尔的结论 曾在1年前于希伯来文期刊Cathedra上就该石板发表研究论文的希伯来语专家Ada Yardeni也不认同诺尔的观点,他表示这80行的希伯来文早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她说,该古卷被判定是公元前1世纪晚期和公元1世纪早期的产物,虽然它的确与死海古卷相似,但是,它因为没有被很好的保存,所以文字已经过于难以辨认。她说,该古卷的确很有迷惑性和吸引力,但是,她建议它只能让人们更加看到那个时代存在这多种多样的犹太运动,并不能推测出诺尔的结论。

而讽刺的是,诺尔就是通过Yardeni和另一位学者Elitzur所写的这篇发表在Cathedra名为《加百列启示录》的文章中第一次读到关于这个石板的信息的。

诺尔妄图藉研究推翻基督教根本早有前科 诺尔早在2000年就在他出版一本书中运用死海古卷和各种犹太法学以及早期启示文学为基础,已经提出了关于耶稣之前就有受难的弥赛亚的概念。但当时他的理论没有得到像他所期待的那样动摇基督教学派的效果,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没有耶稣之前的文本证据。所以,当他得到这个早已经无法辨认的《加百列启示录》时,才会如获至宝。

更有意思的是,诺尔还确信有必要挖掘不久前引起沸沸扬扬的耶稣家族坟墓进行研究,而绝大多数学者早已经表示耶稣家族的坟墓与福音书中的耶稣完全不是一个人。

媒体专家谴责媒体兜售诺尔荒谬言论的行径 纽约大学希伯来与犹太人研究的教授Lawrence Schiffman也表示,该古卷模糊不清,它可能说了什么,也可能没有说。他还指出,耶稣"一直是追求轰动效应的受害者",因为一小段的文字都常常被用来以引起媒体的轰动效应。

从事媒借鉴察的媒体研究所"Media Research Institute"也对许多报纸兜售诺尔这类企图动摇基督教教义的言论这种行径表示谴责。一位媒体专家Ken Shepherd撰文指出:"我们又一次干了这种事情。又一个其可信度具有争议性、只是一两个专家借助此投下对基督教正统的主张的古物出现了。这种事情更加可笑的一面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具有争议性解释、声称是天使传报的古卷去挑战早期教会的公开见证——他们对于耶稣复活的辩证是根据当时500人对复活的耶稣的亲眼见证和希伯来圣经对于弥赛亚和他的工作的预言。"

《时代周刊》表示诺尔言论不会动摇任何一人的信仰 甚至于即使《时代周刊》用一个哗众取宠的标题《耶稣基督复活是续篇吗》来讲述诺尔的观点,但作者仍旧承认说:"这样一个有著87行争议性文字的石板,只是依赖于对充满污斑的古卷的富有创造性的解释……他们可能对于证明或者扩大化一些不是那么重要的主题有用,但不大可能真的确认这些主题,也不大可能动摇任何一个人的信仰。"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