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福音工场的三大急迫挑战及其对策

欧洲福音工场的三大急迫挑战及其对策
张牧师在意大利米兰年度培灵会上呼召,多人蒙召献身。(图:张路加牧师提供)
欧洲福音工场的三大急迫挑战及其对策
张牧师在威尼斯青少年营中呼召,多人回应。(图:张路加牧师提供)
作者:张路加牧师

今年七、八月间,笔者历时一个多月,在欧洲的数个国家中,参与带领了五个营会,并走访了多间当地的华人教会及团契,也和不少华人教牧同工及许多华人家庭有深入的交谈互动,对欧洲的华人福音工场有了更进一步的体认。一方面惊叹于神在欧洲华人当中的奇妙作为,另一方面也更深地感受到那片福音工场的许多急迫需要。在此仅将所看见的笔者自认是当前欧洲工场的三大迫切挑战提出,并列出一些建言,求教于主内同道们;也借此进一步呼吁,让我们携手为那片工场在主前迫切代祷,寻求各方的努力和支持。

一、 欧洲福音事工的总体状况和需要

应该说,今日欧洲华人福音事工的总体状况和早些年相比,已经有了相当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东、西、南、北欧的多个国家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华人团契和查经班。原有的华人查经班或是教会也都在继续不断的发展中。一些原本以温州、青田地区为主体的华人教会也开始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大的属灵承担,来推动本地及远方的宣教事工。

随著欧洲许多国家对高端人才在工作就业以及移民政策方面的调整,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基督徒毕业生和专业人士得以投身当地华人教会的服侍和建造;同时随著移民第二代的成长,教会中的儿童主日学,以及青少年的事工,成了许多教会的当务之急,也在这方面有了许多的尝试和突破,取得了相当喜人的成绩。

欧洲华人的神学教育也在更多面、更深广的层次上展开,许多福音、培灵、同工造就等营会,甚至连接欧洲各教会的差传大会等,也渐次的展开,并获得越来越大的反响。

北美乃至亚洲(如香港、台湾)的华人教会对欧洲的宣教工作有了更多的负担和投入,已经看见越来越多的华人基督徒愿意藉著短宣、中宣或是长宣,投身到欧洲的宣教工场上去。而从欧洲"海归"回去中国的基督徒们,也开始承担起更多在国内的事奉和传福音的工作,这一切实在是令人兴奋!然而,发展中的欧洲华人教会仍然面临著如下所述的三大急迫的挑战和瓶颈。

二、 欧洲福音工场面对的三大挑战及其对策

1. 儿童及青少年事工的挑战:

欧洲许多华人教会几乎都严重缺乏能够带领儿童主日学,特别是带领青少年事工的人手,更遑论拥有这方面专才的传道同工和牧者。这个问题在许多的团契和教会中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年轻一代和成年人之间的代沟、张力日渐突出,不仅是语言方面,更多是在文化和思想层面。许多教会纷纷发出这样的呐喊:能够牧养年轻群体的工人在哪里?

建议的对策:

a. 从教会决策层面重视儿童及青少年事工,舍得投入资源,舍得培养工人; b. 在执事会中增加服侍青少年的同工,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了解实际的需要;鼓励教会中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各项事奉中,适时放手,给予空间; c. 加强与本地西人教会的互动和合作,寻求他们在这方面的资源和帮助; d. 更多地开展专为青少年设计的营会和聚会,以在他们当中呼召工人、培养领袖,辅导协谈,解决问题; e. 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可考虑构思一类能够融合各种语言、各种族裔一起来崇拜的,适合年轻群体的聚会形态,以便给予年轻同工们更多的事奉机会和出路,同时培养他们对未来跨文化宣教和国度事奉有更多的负担和习惯;

2. 教会开展留学生及校园福音工作的挑战:

随著当今中国"出国潮"和"留学热" 的持续升温,欧洲仍然对学子充满著吸引力。进入21世纪后,留学欧洲的大陆留学生有明显的增加。大学本科的留学生,大多都能逗留至少三至四年。而博士、硕士、交换学生、学者、语言班及游学学生,他们所逗留的时间,则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另外还有预科班或中学生等。

近年来,除了传统的西欧之外,其它如南北欧和东欧等也越来越成为留学的新焦点。针对这个群体的福音工作,欧洲的华人教会也越来越开始关注,但是受限于自身的人力、物力及一些文化背景方面的包袱,大多数的华人教会还是没有办法较为有效地开展这方面的事工。

建议的对策:

a. 在一些学生相对较为集中的地区,华人教会可派出有负担的同工前往带领固定的校园查经班; b. 支持已经在欧洲地区开展校园福音工作的机构(如《欧洲校园事工》(ECM)、《海外校园》、学园传道会、COCM、OMF等相关的宣教团体); c. 一些资源(人力、物力、财力)较丰富的欧洲华人教会,可在教会设立留学生团契,或是为学生举办福音营会等,以及开设有针对性的主日学课程等; d. 多鼓励一些已经信主的留学生参与教会的事奉,让他们在事奉中成长; e. 鼓励自己的孩子(多半也是学生)主动成为留学生和教会之间的"桥梁",引领更多学生进入教会,认识福音;

3. 栽培华人教会下一代领袖的挑战:

随著欧洲华人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陆新移民群体及留学生群体的不断涌入,欧洲华人人口保守估计应该至少有300万(注:"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5年前公布的数据是250万;但五年来赴欧华人又有相当的增长,再加上一些无合法身份的华人,一般保守估计至少有300万);面对如此庞大的福音群体,欧洲各国的华人福音需要极为迫切,盼望建立查经班、团契乃至教会的呼声随处可闻,许多现有的华人教会也纷纷考虑植堂或是扩堂、建堂等。

然而,一个严峻的挑战便是:教牧人员何处可得?随著年轻群体的不断增加,及牧养对像在年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断多元化,能真正牧养他们的同工实在是十分稀缺。年轻一代领袖的栽培日渐成为欧洲福音事工发展的关键。

建议的对策:

a. 在欧洲的各种培灵会、差传大会等营会中呼召出更多的全时间工人投身欧洲工场的事奉; b. 教会应更加注重发掘和栽培年轻一代的教会领袖,尽量为他们创造和提供事奉成长的机会; c. 有条件的教会可考虑设立神学生基金或是工人装备基金,鼓励和帮助有志全职事奉的蒙召者进入神学院或是其它途径的装备; d. 欧洲大陆仍然需要提供更多的神学装备机会和场所,包括提供网络神学教育,远距神学教育,以及各种"师徒式"的门训和带领方式,使得有心事奉者能得到栽培; e. 欧洲以外的华人教会应当更多地在人力和物力上协助为欧洲华人教会栽培年轻的属灵领袖;

三、 结语

今日的欧洲福音工场用"庄稼已经成熟发白"来描述是一点也不过份的,上述的三大挑战和瓶颈,其实也正显出教会在成长中的"阵痛"(Growing Pain)。感谢神,祂亲自在开路和动工,当笔者在意大利威尼斯青少年营会最后一天,亲眼目睹近百位年轻人响应呼召走到台前,将自己献上给主时,泪水不禁夺眶而出:主啊,你的作为何其美!愿你我再次听见这"马其顿的呼声",与欧洲的华人教会一起,与神同工,迎接挑战!

(注:作者张路加牧师为"播种者"国际协会 (The Sowers international) 中国事工部主任)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