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的"含糖饮料"包括汽水、加了口味的水、能量饮料、运动饮料和果汁味饮料,而尚未计算在内的还有健儿饮料、百分百果汁、加糖的茶和调味奶。
整体上,美国人有喝越来越多含糖饮料的趋势。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的研究指,在1970年代,只有37%的6至17岁儿童及青少年有喝汽水,但1990年代已增长到56%。而2005至200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相关研究亦显示到儿童和青少年比以前喝更多汽水了。
特别是男孩子,在某特定的一天,有7成喝过汽水。而且男性青少年单单在一天的汽水消费量,已经超过美国心脏协会的每周建议摄取量的一半以上。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在一星期不得喝超过3罐12盎司的罐装汽水(相当于450卡路里)。
在种族分布方面,非裔儿童每天的总热量摄取中有8.5%是来自含糖饮料,拉丁美裔的则有8.2%,白人儿童的是7.7%;同样数据在成年组别中,非裔8.6%、拉丁美裔8.2%、白人5.3%。
喝含糖饮料也跟家庭收入有关。年收入有$29,000的家庭,每天的总热量摄取中有8.8%是来自含糖饮料,相对年收入有$77,000的家庭只有4.4%。
目前在医学界,普遍已经认同含糖饮料与"不良饮食习惯、体重增加、肥胖、成二型糖尿病"有直接关系。
公共利益科学中心执行主任迈克尔‧雅各布森(Michael Jacobson)说,含糖饮料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根深蒂固,是因为有效的广告,快店,以及份量增加。同时,社会上开始有不少团体发起关注,呼吁公共机构、不同种族的组织及宗教社群减少喝汽水。据悉,波士顿的政府大楼已经禁止汽水,几个公立学校系统也不再在校园里售卖汽水。
汽水商当然也意识到这些关注,因此近年推出了不少新产品,如标榜健康的维他命水、能量饮料等。虽然这些产品的卡路里和糖分的确比汽水低,但消费者仍然需要小心其所谓的"健康"好处。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超重儿童教育及研究计划主任桑迪普古‧普塔博士(Dr. Sandeep Gupta)说,消费者很容易被饮料上的标签误导。
他说:"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我有些儿童病者狂饮这些标榜含维他命和抗氧化剂的含糖饮料。 标签上说『足够每天100%的维他命C,果汁』, 但却不告诉你有多少糖份。所以记得要看看包装背后,不要只是看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