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lloween”这个字原意是"万圣前夕"(All Hallows’Eve),乃指万圣节前夕,即十月卅一日黄昏,在踏入十一月一日万圣节前的特别时刻。“Hallow”在旧式英文解作"圣人 "之意,为何这个日子叫做万圣节?原来是在主后七世纪邦尼非教皇所制定的日子,他将五月十三日定为纪念圣人的日子,一则纾缓过多圣人须被纪念或封册的困难;二则借此消 除天主教徒受异教鬼节的影响,到了主后835年,教皇贵格利三世将这日子改为十一月一日,即今天的"诸圣日"。
但可惜,世界上不同庆祝这节日时,仍然离不开主前八百年的居尔特人的风俗与鬼神之说(Celt’s Festival)。由于居尔特人(即爱尔兰与苏格兰的先祖)传统有一种庆祝,名 叫“Samhain”节日,用作庆祝夏令己尽,冬天将至,适逢收割完成,他们便会献祭神灵,在居尔特族的神话中“Samhain”乃是死亡之神,他们相信这节令正好是在世的人与死去 的人最接近的时刻,已逝的亲友可以附在动物身上还魂,黑猫就是最常见的标志。为著祭祀死亡之神,后来演变成向逐户募捐收集祭品的行动,为免这种思想影响教徒,教皇特别 定立"诸圣日",纪念世上众多的圣人,可是并不成功,时至今天,许多人在万圣节日所表现的,并非纪念圣人,仍无法脱离居尔特人鬼神说的阴影,强调鬼魂附体,四出游荡吓 人,阴魂不息等思想。
因此,笔者认为基督徒面对这类节日时,须有属灵敏锐的触觉,辨识这节日背后的灵界意义,现建议下列的"三不"行动,以抵挡撒但技俩:
〈一〉不盲从附和──基于这节日容易使人联想鬼魂活动,像中国人的盂兰节似的,不期然引入误堕魔鬼陷阱,终日被邪灵鬼魔的思想困扰著,无法自拔。
〈二〉不助长迷信──由于鬼魂邪灵学说众多,议论纷纷,许多人谈论起来,古灵精怪,无奇不有,更说得眉飞色舞,言之凿凿,听者心动,趋之若骛,结果抱著"宁信其有,不 信其无"心态的人,做起事来诸多忌讳,不再正视问题者,大不乏人,可见迷信带来的祸害非同小可。
〈三〉不乐极生悲──每逢万圣节日均出现多人涌现街头,扮鬼扮马,四出奔跑,说话粗言秽语,易生磨擦;另有酒吧流连者,举杯痛饮,醉后撩事生非,结果累己害人;还有年 青人参加什么"俾面"派对或"狂野"派对等,更是罪恶温床,吸毒、打架、贩毒及误交损友等,比比皆是。
最后,笔者建议教会、机构及学校,在万圣节日来临前,一则向学生或朋友解释这节日扯上灵界关系的由来;二则可以举办活动或节目取待之。感谢神!本月份将有两项大型基督 教活动值得信徒与非信徒一起参加的,就是由金像提名导演米高亘特倾力之作──
"奇异恩典"励志电影,内容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缔造爱与释放的故事。另一项活动乃由影音使团主办之大型歌舞剧──"方舟东游记",内容生动兼生趣,详情可留意壁板之海 报。上述活动较万圣节之古灵精怪、恐怖惊吓活动来得有意义及健康,大家可积极邀约亲友出席,获益匪浅。




